股市救不了,又要救楼市,屋漏又逢连阴雨!
(2008-07-13 11:12:00)
标签:
爱在中国行房产/置业炒股财经谈天说地感悟随笔社会/纪实杂谈 |
分类: 财经证券 |
股市救不了,又要救楼市,屋漏又逢连阴雨!
韩强
今年以来股市不断地下挫,于是救股市的呼声不断。到了6月份,又出现了救楼市的呼声。
最近,深圳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发布了由深圳市房地产研究中心撰写的《2008年上半年深圳房地产市场发展形势分析报告》,显示深圳房价已跌回一年前,而楼市的交易量今年很有可能退回十年前。面对今年以来的楼市衰退,深圳市房地产研究中心提出了三项措施:一是降低交易税费,二是放松信贷管制,三是增加土地供应。这就是“救市”建议。
同时,我们看到:7月8日《每日经济新闻》的一篇报道《深圳负资产人数超30万去年置业全成负资产》:首次撰文披露深圳“断供已过千亿”的作者风语向本报记者爆料:目前深圳房贷负资产人数已经超过30万,一些香港业主因租不抵供已经开始寻找买家。
去年置业的全成“负资产”。
风语认为“负资产”的标准是:现在房子的市场价是否超过其在银行的购房贷款,也就是说卖掉房子的钱能不能还清银行贷款。风语在他的博客中写道:“按照这个标准,深圳负资产数量相当惊人,因为深圳房价下跌的幅度太大了。”
依据房价的跌幅,风语得出这样的结论:2007年全年新房贷业主都已经成为负资产!风语根据2007年和今年年初成交数据得出,这段时间大概有20万套房卖出。“除去投资的成分,最保守估计也有10万个置业者的房子成为负资产。按照每个置业者的家庭有3个人算,深圳负资产人数已经超过30万。”
大家都知道:中国内地的房地产商,经常是自有资金缺乏,是靠银行贷款来经营,所以银行扮演着输送资金的角色。不仅如此,而且买房贷款也来自银行,真正用自己的钱一次性买房的人并不多。特别是工薪阶层,在“今天花明天的钱”的鼓动性,贷款买房也成为一种时尚。好象银行的钱不花白不花,先贷了款再说。所以提高贷款利率可能导致的结果是一些人很后悔,早知道早贷款就好了。这可能鼓动更多的人去贷款。但是,房子买到手,才知道银行的钱不好花,你要按月还款,还要还利息。这样“房奴”就出现了。也就是说,开发商、银行套住了买房者。
买房者只是开发商和银行的中间环节,贷款者付给开发商,开发商再向银行还建房的预先贷款,这样开发商就解了套,变成了买房者和银行的关系。也就是说,开发商是用银行的贷款建房,再用买房者的按揭款还银行,做着低成本、高利润的买卖。
开发商——银行——买房者——银行——开发商,这个循环,好象是很全了。其实不然,要盖房就要有地,地从哪里来?从地方政府的审批那里来。所以,卖地成了地方政府搞活经济的一大法宝,地卖出去了,有了钱,就可以修马路,盖办公楼、盖商场,投入开发区,这些都是政绩,特别是增加GDP,这可是最快的增长率。
但是,任何事情都有它的反面,如果房子卖不出去,资金链就断了,即使断了,地方政府还是赢家,因为要有地卖,就得利。所以许多地方政府都热衷于支持房地产。剩下的就是房地产商、银行和买房者了。房子卖不出去,开发商就欠债,银行收回本金就困难,另一方面,买放者看到房价下跌,还按揭借款的积极性就减弱,这样银行收回本金也困难,最后形成呆账甚至坏账,出现金融风险,金融风险直接影响广大储户的利益。
也许有人说银行不知道这个风险吗?当然知道,但是不这样做,银行的居民储蓄款也没有什么好的出路。这真像是饮鸩止渴,而且明知道,还要干。现在风险出现了,表现为:房地产资金链要断裂、存房增加,降价销售。
目前,深圳出现的正是这种情况。如果放松信贷管制,那就等于让银行用资金来“托市”,但是托不住,怎么办?
韩强
去年置业的全成“负资产”。
风语认为“负资产”的标准是:现在房子的市场价是否超过其在银行的购房贷款,也就是说卖掉房子的钱能不能还清银行贷款。风语在他的博客中写道:“按照这个标准,深圳负资产数量相当惊人,因为深圳房价下跌的幅度太大了。”
依据房价的跌幅,风语得出这样的结论:2007年全年新房贷业主都已经成为负资产!风语根据2007年和今年年初成交数据得出,这段时间大概有20万套房卖出。“除去投资的成分,最保守估计也有10万个置业者的房子成为负资产。按照每个置业者的家庭有3个人算,深圳负资产人数已经超过3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