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八连阴,没有政策底
韩强
本周股市四连阴,加上周四连阴,形成八连阴。从技术指标上看,6月31日上证综合指数收于2868点,30日线3453点,60日线3460点,125日线4138点,250日线4520点,30天线,60日线,125日线,250日线继续向下运行,形成了30日均线下穿60日\125日\250均线,60日均线下穿125日\250均线,125天均线下穿250均线的态势。股指仍然是在下降通道中运行。而本周基本上是在30天均线上下波动。最主要是本周缩量的特征十分明显,这对后市是不利的。
实际上降低印花税的反弹行情已经结束了,从4月24日到5月30日一个多月,从2990点到2786点,基本上维持在3500点上下已经很不容易。但是这种情况并没有维持多久,所以政策底是不成立的.2001年底曾经有过1700点的说法,结果是2005年最低到了998点.值得注意的是2990点已经破位。如果仍然不甘心,那是幻想。
为什么股市会这样?有国际股市的影响,有越南金融危机的影响,还有国内通货膨胀的影响。但是,我认为根本的原因是“股改”之后,H股的风险全部转嫁给A股市场,A股成了“全流通”的承担者,无论是是大非、小非都在A股市场上减持。
现在的新股民不了解股改之后,股本的变化。老股民都知道1999年,2001年国有股减持引起的股市下跌。原因是A股改发行时,溢价很高。同时H股是稍高于净产值发行。这次股改,虽然基本上是10送3,实际是补偿30%,但是与流通股发行时的高溢价相差很多。例如中石化的对价方案:每10股流通A股获得2.8股。如果按照A股发行4.22元人民币,当时香港二级市场上的中石化只有1.7元港币,即使10送10,也仍然是H股的成本低,实际上2001年1.7元港币就是当时的国际市场价格。所以A股的高溢价是内地居民不许买H股造成的人为价格,不是真正的市场价格。换言之,A股流通股高于非流通股几倍的价格本身就是人为的价格。
那么我们再看,股改后中石化的股本结构变化:
总股本(亿股)
|867.0244|867.0244|867.0244|867.0244|867.0244|
|实际流通A股(亿股) |35.8400 |35.8400 |28.0000
|28.0000 |28.0000
|流通H股(亿股)
|167.8049|167.8049|167.8049|167.8049|167.8049
|限售流通A股(亿股) |663.3795|663.3795|- |-
|-
其中的限售流通A股
663.3795亿股是股改前没有明确属于A股还是H股的非流通股,股改后明确了属于A股。按照股改的方案,第一年解禁5%,第二年再解禁5%,第三年全流通。也就是说逐步解禁的非流通股要上A股市场流通。也就是说已经付出A股高溢价的股东们要承担非流通股的直接上市。付出低价的H股却不承担这个风险。这对A股的股东们公平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