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炒股股票理财房产财经证券感悟随笔谈天说地杂谈 |
分类: 财经证券 |
会买还要会卖:股市感言五篇
股市需要辩证思考,甚至有时需要反向思维——韩强
-----------------------------------------
不会玩就别玩,看不懂就别看—股市感言之一
------------------------------------------
一位网发表了一篇文章《股票不会玩就别玩》,言辞直率,是一篇好文章,我们这些小股民应该好好读一读。我想不会有人骂作者,可能拍手称快还来不及呢。
最近一位好友看了我在《网易》写的东西,给我打电话说,你又说业绩普遍下降,又说市场不规范,这股市是碰不得了,那我赔了钱怎么办?我说,你就当花钱找了个乐,或者当打麻将输了,那就心理平衡了。我要是早看网友这篇文章,就会用“不会玩就别玩”这句话来回答他。其实这是善意的忠告,在现实这个市场上,没有谁是买了股票,靠上市公司业绩不断增长而赚钱的,是靠搏差价来获利的,所做对了十次,只要有一次失误,就可能把钱又送会去。
很多股民积极研究政策,研究技术指标,这是基本的操作方法,但更重要的是要有一个善于思维的头脑,股市往往在一片欢呼中从高位跳水,在一片悲观中悄然启动。我对朋友说,你经常看证券报,如果大多数股评家看多,特别是原来的空头都唱多,你就跑;相反大多数看空,你就进。而且常常是在技术指标到了历史低位时,还有人看空,那就进货,耐心等行情吧,有时出现大盘80%以上的股票跌停版,那更是好机会,你想一年有几次这样的机会。96年12月。97年2月,98年8月,99年6月底。不过你要记住,赚了钱就跑,不要贪。股票一卖出,后面怎么涨,你都有不要再参与了。因为深沪股市还处在初级阶段,不会出现一两年甚至两三年的大牛市,初级阶段的股市只有震荡市,不可能有所谓的大牛市,前两年股评家们还在宣扬大牛市赚大钱,现在这样的字眼很少了。所以有涨就有跌。不要卖了股票,一看涨了就立即追,这是最容易犯错误码的时候。
我讲这个话,是要自己道首先清自己在干什么?股市虽然不规范,也有不公平的现象,但有一点是公平的,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如果你把自己的命运交给了著名的股评家,或者是著名的报刊,或者是某个利好,那就不要进股市。谁也不怪就怪你自己,把自己的命运交给别人,那有不赔钱的道理。人最贵的是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国际歌》中唱的“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命运,全靠我们自己”是至理名言。
记得曾有一本写股市的书中说,94年9月上海涨到1000点时,上海股民喊着一二三,一起抛,后来大机构,又利用市场传闻在10月初把指数打到了560点,11月再拉高到会800点,才把一部股民又吸引回去,来了个胜利大逃亡。假如股民再耐心等一等,某些机构很可能就深度套牢。可见小股民也有掌握自己命运的时候。
《网易经济频道专家视点》2000年2月17日
--------------------------------------------
对待利好、消息股评要辩证的看——股市感言之二
--------------------------------------------
前几天写了我在股市的失误一文,是想把花钱买来的教训告诉大家,现在想和大家谈点经验,这也是花钱买来的。我觉得作股票,首先有要独立思考的的修养,要知道自己是在干什么?现在的股市究竟是什么状况?不要被那些眼花缭乱的现象搞错昏了头。97年月初我根据几年的经验在《中国证券报》上发表了理性思维的文章,指出了我们的深沪股市还处于初级阶段,其特点是法规不健全,这种不规范的市场,一般表现为震荡市,无所谓牛市与熊市。所以我并没有受所谓大牛市的干扰,同时也不相信99年的所谓“恢复性行情”,因为从94年以来每年都有有一次大行情,而在这之后是较长的下跌。在这个思想的指导下,我十分注意观察机会的来临。怎么判断机会呢,除了技术指标之外,就是对利好、消息、股评进行辩证的分析。有人说,你写了那么多批评利好、批评股评的文章,现在又说要看,这不是矛盾吗?不错,是矛盾,我们就是在股市中的矛盾中玩股票的,要是认为没有矛盾了,反而会失误。或者说思维中的矛盾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当前,我们股市的矛盾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初级阶段中,不健康、不成熟、不规范的市场与利好、股评的矛盾,你看明明是上市公司业绩逐年下降,却说是“恢复性”的行情,你说矛盾不矛盾。所以辩证的思考,会使我们冷静,作出比较正确的判断。这里我举几个例子。
97年初,琼民源有送股题材,我买了一千股,当时已经是20多元了,但是有一天,我从《中国证券报》上看到两种评论,一种说它业绩大幅度提高,一种说它值得怀疑,当时我的直觉告诉我立即抛,第二天我毫不犹豫地抛,第三天,它被停了牌。为什么呢,我在这两种矛盾的评论中,取了怀疑的观点,因为股市处在初级阶段,违规的事是经常发生的。
另外,每次利好和利空都有是有征兆的,96年十二道金牌,已经明显地表明了当时要制止股市的恶性投机,而一些大机构就是不听话,这种矛盾的现象,预示着风险就要来了。我又从《参考消息》上看到评论要制止投机风的小豆腐块文章,《参考消息》一般情况下是不登股评的,我立即决定——跑,两天后见到了第一篇评论员文章。我们小股民得到点消息不易,知道了,就必须立即行动。
然而对评论员文章还可以做另一种理解,就是利空出尽是利好,当时股市上一片恐慌,在屏幕上看到的上证领先和深证领先天天挂绿帘。94年所谓的“健康问题”也曾引起股市的恐慌,但暴跌之后出现了有力度的反弹,有了那次经验,我在96年底天天去股市,在评论员文章发表后的第三天我发现屏幕上的绿帘不再那么整齐了,这说明机构在悄悄的进货,我马上告诉股友们,大胆进。所以每次在所谓的利空出现时,只要一有跌停板,我都立即进货。同样每次出现大利好,我都在两三天内出货,利好出尽是利空。原因很简单,我们的股市是初级阶段的震荡市,与国际上成熟的股市不同。
这里,我并不是说,每次利好都要做反向的理解,关键是看股指站在什么点位,96年刚一开始有降息的消息,上证指数才600多点,这时就不能做反向的理解,只能做正面的理解。
讲到股评的题材,我认为,象股市行情一样,也有它的起步、发展、高潮阶段,前两天,我在网上一再提醒投资者,网络股不能再追高了,就是舆论已经到了白热化的程度,事情要走向反面。这两天大家都有看到了所谓高技的亿安科技已经下跌,前两天呢?股评还说它是中国第一只百元股代表新理念呢?已经上了重要电视台的节目,这说明登峰造极,是向反面的转折点。我再说一句,从去年519以来。类似于造神运动的网络股神话,已经是日落黄花,一些股评家们正准备制造新的题材,这也是初级阶段的股市的特征。
《网易经济频道专家视点》2000年2月23日
----------------------------------
顶和底都在一闪之中——股市感言之三
----------------------------------
韩强
证券市场的投资者都知道如何判断一段行情的顶和底,是掌握进货和出货时机的最基本方法。顶和底是一个区域,用技术分析方法是很难精确地计算出点位来的,必须把技术方法与实践经验结合起来。因为深沪股市经常出现超实再超买,超卖再超卖的情况。
从我的经验看,顶和底都在一闪之中,人们从电视屏幕上看不到顶和底停留的时间,哪怕是一秒,,当然这只是一天的底。如果观察三天之内它不再反复出现,,那就是一个阶段的底,反复出现的不是顶和底。1995年股市处于底迷状态,春节刚过股市就出现了阴跌,有一天我在证券营业部看到最底524点,但是没有看到它的停留时间,一整天这个点位都有没有出现,而且在以后三天再也没有看到这个点位,于是我和股友们商量,524点可能是底,进一批股票试试吧,一看还真灵。以后又在几次行情中试了试,确实是有效的判断。那一年除了解518行情之外,有过几次在580点和777点之间的波动,当时的777点被看成是神秘数字,股指过不了这个关口是很难有大行情的。当然,就在这个一闪之中的顶和底中,技术指标早以给出了提示,所以实践与技术分析相结合是我判断的依据,这种方法是在波段行情中的应用,不是对股市一年趋势的判断,以后经过几次波段行情指数不破524点,才能判断它是95年的底。
不过上述方法是在没有重大消息时的一般判断方法。我曾经在前面谈过518行情的第四天,《天津日报》的记者问我,明天还能涨多高,我说明天770点,因为我看到928点在全天只是一闪之中,从当时的形势来看,股市的热度很高,停止国债期货的措施引起的效果,是管理层事先没有估计到的,很可能会出什么新措施。况且当天收在了870点,所以一有风吹草动,股市也会跳空开盘的。所以我当时的意思是,有消息,就会暴跌。
今年的2月16日,我在家里看行情,发现电话委托占线,赶紧向证券营业部跑。到了哪里一看,人山人海,再一看屏幕,最高1770点,我马上问,谁看到期1770的停留时间了?大家都有没有看到,这时的上证指数已经在1735点徘徊20多分钟。所以我们几个老股民一商量,出货!自助机已经挤满了人,我们马上填委托单。因为人这么多,也是见顶的信号,即使1770点不是顶,也离顶不远了。这和我在94年10月5日那天下午遇到的营业部里中有我和一位大夫在睡觉的情况,正好相反,所以要赶在这个人最多的时间出货。也许有人要问后面还涨,你怎么办?我们当时的决定是:不管后面,再等可能没时间了。因为我不能再对1770点观察三天,创新高必有回调。而且再创新高,我们也不想作了。因为初级阶段的股市,还会再跌下来,它的震荡势特征会在较长时间内表现出来。我们还有机会。
《网易经济频道专家视点》2000年2月24日
----------------------------
会买还要会卖——股市感言之四
----------------------------
很多股民听股评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希望专家推荐个股,但是这些推荐来的个股,往往第二天就涨,第三天就有气无力了,再等到就被套住了,所以我们要学会自己选股。但是选好了股也不一定赚钱,一个行情到来的时候,很多股民手里拿的股票都赚钱,但等到行情结束,有时却赔钱,所以会买还要会卖。下面谈一些我自己的体会,事先声明,我讲的是最一般的操作方法,对亏损股和热门股不适用,我基本上不碰这些股票,因为不知道哪一天亏损股摘牌,也不知道热门股连拉几个涨停板之后会突然来几个跌停。我是求稳的人。
(一)买技术指标最差的股,卖技术指标最好的股
利用技术指标选股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我主要是利用KDJ值和SAR值。技术指标很多,每个都有用,往往很难综合,所以每个人最好用自己熟悉的指标,两三个也就够了。一般我是在一个股票J值在0轴附近时买入,在80以上卖出,。如果我们打开个股的长期日线图,就会看到大多数股票都有有周期性的变化,一年会有几次,从J值在0以下到80以上甚至于100以上的运行周期,而在每一个周期中SAR值都有呈现由一连串的绿圈到红圈的运行过程,一般说在一串绿圈之后出现红圈是见底信号,可以买进;在一串红圈之后出现绿圈,是见顶信号,可以卖出,当然这还要结合前面所说的KDJ值来看。这种方法适合作一般的股票,对热门股不适用。大家可以看这次行情的上海石化,明显地表现出是一个周期,从3.50到4.20,也有0.7元的空间,只要从中有0.5元的利润,就是13%。当然,你如果是短线高手,可以去玩热股。那时靠技术指标不行,要有博杀的经验。
(二)吃鱼身,不吃头和尾。
任何人在股市上作股标都很少买最低价卖最高价,如果一味追求百分之百,可能适得其反。记得96年初大众出租天除权后,跌到了11元,我12元买进,当时在营业部的股友们劝我快点卖,它已经涨到了16元,可是我刚出手不久,它又到了17元。股友们说,留点利润给别人,别作的太绝了。回家一想,有道理,最低价和最高价不属于我,而且我永远做不到,炒股的原则是赚钱,赚多赚少不要紧,关键是别赔。所以这是一个心态问题,有了这样的心态,逐步积累,也不错。
(三)卖了股票离场休息,紧紧握信自己的钱
在股市上我看到不少投资者,刚刚卖了股票,就急急忙忙地换股,想再捞一把,这常常会失误,因为这时的心态已经被场面上的热度感染,很难冷静,不妨离场休息,找地方玩一玩,甚至休息一段时间,调整好心态再去股市。因为没有只涨不跌的股市,也没有只跌不涨的股市,急急忙忙地买,甚至高价追赶涨,一有风吹草动就会把心态搞坏,很容易出错。我常常和朋友开玩笑,说股票好象不定时的炸弹,不知它什么时候爆炸,这样才能有风险意识。这因为如此,所以卖了股票,最好离场。
《网易经济频道专家视点》2000年2月25日
------------------------------------
打破惯性思维战胜自己——股市感言之五
------------------------------------
4月11日上午,一位朋友给我打来电话,他说,大盘这样稳定的上升,涨一段回一次档,然后再涨。人们也就慢慢习惯了。要是某一天,庄家利用大家这种习惯,原来跌一天,涨三天,改为跌两天,涨三天,到期了一定时候,跌下来,你去接,以为还要涨,结果庄家已经出了货,不就上当了吗?他这一提醒,我到有一个感觉,兵不厌诈,利用这种思维惯性,庄家是可以达到出货的目的的。
同样,在大家都已经习惯了缩量上涨的情况时,缩量下跌也可以出货。因为你总是觉得只有放大量时,才是行情到头了。在这种惯性思维方式中,庄家可以通过盘中热点的不断转换,让你不知不觉地达到出货的目的。
其实,在股市中,是要有点反向思维的,比方说,某些股票炒得很热的时候,你手里的股票不涨,你卖掉手中的股票去追热点,刚一拿了热门股,结果它又跌下来了,而你原来的股票又涨起来了。我们这个市场是风水轮流转的,这一段可能一批股票涨幅大,下一个阶段,又是另一批股票涨幅大。有时候来点反向思维,不去追热点,说不定过一段时间你手里的股票涨起来了。当然,不追热点,也不是随便买个股票,就一定能涨,在非热点中你要选择一下。
再比如,某某股评家推荐的股票,总是你刚一买进去,第二天它就跌,而且跌起来就让你损失惨重,你下次除了不买他推荐的股票之外,也不妨来点反向思维,如果发现你买前几天的股票正好是某某股评家推荐的,就赶快出货。
我们常常说股市在一片恐慌中上升,在一片欢呼声中见顶,但真正到实际中往往忽略了这点,为什么?关键还是战胜自己,战胜自己也是一种反向思维。
《上海证券报》《股民心声》2000年4月11日
-----------------------------------------
不会玩就别玩,看不懂就别看—股市感言之一
------------------------------------------
一位网发表了一篇文章《股票不会玩就别玩》,言辞直率,是一篇好文章,我们这些小股民应该好好读一读。我想不会有人骂作者,可能拍手称快还来不及呢。
最近一位好友看了我在《网易》写的东西,给我打电话说,你又说业绩普遍下降,又说市场不规范,这股市是碰不得了,那我赔了钱怎么办?我说,你就当花钱找了个乐,或者当打麻将输了,那就心理平衡了。我要是早看网友这篇文章,就会用“不会玩就别玩”这句话来回答他。其实这是善意的忠告,在现实这个市场上,没有谁是买了股票,靠上市公司业绩不断增长而赚钱的,是靠搏差价来获利的,所做对了十次,只要有一次失误,就可能把钱又送会去。
很多股民积极研究政策,研究技术指标,这是基本的操作方法,但更重要的是要有一个善于思维的头脑,股市往往在一片欢呼中从高位跳水,在一片悲观中悄然启动。我对朋友说,你经常看证券报,如果大多数股评家看多,特别是原来的空头都唱多,你就跑;相反大多数看空,你就进。而且常常是在技术指标到了历史低位时,还有人看空,那就进货,耐心等行情吧,有时出现大盘80%以上的股票跌停版,那更是好机会,你想一年有几次这样的机会。96年12月。97年2月,98年8月,99年6月底。不过你要记住,赚了钱就跑,不要贪。股票一卖出,后面怎么涨,你都有不要再参与了。因为深沪股市还处在初级阶段,不会出现一两年甚至两三年的大牛市,初级阶段的股市只有震荡市,不可能有所谓的大牛市,前两年股评家们还在宣扬大牛市赚大钱,现在这样的字眼很少了。所以有涨就有跌。不要卖了股票,一看涨了就立即追,这是最容易犯错误码的时候。
我讲这个话,是要自己道首先清自己在干什么?股市虽然不规范,也有不公平的现象,但有一点是公平的,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如果你把自己的命运交给了著名的股评家,或者是著名的报刊,或者是某个利好,那就不要进股市。谁也不怪就怪你自己,把自己的命运交给别人,那有不赔钱的道理。人最贵的是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国际歌》中唱的“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命运,全靠我们自己”是至理名言。
记得曾有一本写股市的书中说,94年9月上海涨到1000点时,上海股民喊着一二三,一起抛,后来大机构,又利用市场传闻在10月初把指数打到了560点,11月再拉高到会800点,才把一部股民又吸引回去,来了个胜利大逃亡。假如股民再耐心等一等,某些机构很可能就深度套牢。可见小股民也有掌握自己命运的时候。
《网易经济频道专家视点》2000年2月17日
--------------------------------------------
对待利好、消息股评要辩证的看——股市感言之二
--------------------------------------------
前几天写了我在股市的失误一文,是想把花钱买来的教训告诉大家,现在想和大家谈点经验,这也是花钱买来的。我觉得作股票,首先有要独立思考的的修养,要知道自己是在干什么?现在的股市究竟是什么状况?不要被那些眼花缭乱的现象搞错昏了头。97年月初我根据几年的经验在《中国证券报》上发表了理性思维的文章,指出了我们的深沪股市还处于初级阶段,其特点是法规不健全,这种不规范的市场,一般表现为震荡市,无所谓牛市与熊市。所以我并没有受所谓大牛市的干扰,同时也不相信99年的所谓“恢复性行情”,因为从94年以来每年都有有一次大行情,而在这之后是较长的下跌。在这个思想的指导下,我十分注意观察机会的来临。怎么判断机会呢,除了技术指标之外,就是对利好、消息、股评进行辩证的分析。有人说,你写了那么多批评利好、批评股评的文章,现在又说要看,这不是矛盾吗?不错,是矛盾,我们就是在股市中的矛盾中玩股票的,要是认为没有矛盾了,反而会失误。或者说思维中的矛盾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当前,我们股市的矛盾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初级阶段中,不健康、不成熟、不规范的市场与利好、股评的矛盾,你看明明是上市公司业绩逐年下降,却说是“恢复性”的行情,你说矛盾不矛盾。所以辩证的思考,会使我们冷静,作出比较正确的判断。这里我举几个例子。
97年初,琼民源有送股题材,我买了一千股,当时已经是20多元了,但是有一天,我从《中国证券报》上看到两种评论,一种说它业绩大幅度提高,一种说它值得怀疑,当时我的直觉告诉我立即抛,第二天我毫不犹豫地抛,第三天,它被停了牌。为什么呢,我在这两种矛盾的评论中,取了怀疑的观点,因为股市处在初级阶段,违规的事是经常发生的。
另外,每次利好和利空都有是有征兆的,96年十二道金牌,已经明显地表明了当时要制止股市的恶性投机,而一些大机构就是不听话,这种矛盾的现象,预示着风险就要来了。我又从《参考消息》上看到评论要制止投机风的小豆腐块文章,《参考消息》一般情况下是不登股评的,我立即决定——跑,两天后见到了第一篇评论员文章。我们小股民得到点消息不易,知道了,就必须立即行动。
然而对评论员文章还可以做另一种理解,就是利空出尽是利好,当时股市上一片恐慌,在屏幕上看到的上证领先和深证领先天天挂绿帘。94年所谓的“健康问题”也曾引起股市的恐慌,但暴跌之后出现了有力度的反弹,有了那次经验,我在96年底天天去股市,在评论员文章发表后的第三天我发现屏幕上的绿帘不再那么整齐了,这说明机构在悄悄的进货,我马上告诉股友们,大胆进。所以每次在所谓的利空出现时,只要一有跌停板,我都立即进货。同样每次出现大利好,我都在两三天内出货,利好出尽是利空。原因很简单,我们的股市是初级阶段的震荡市,与国际上成熟的股市不同。
这里,我并不是说,每次利好都要做反向的理解,关键是看股指站在什么点位,96年刚一开始有降息的消息,上证指数才600多点,这时就不能做反向的理解,只能做正面的理解。
讲到股评的题材,我认为,象股市行情一样,也有它的起步、发展、高潮阶段,前两天,我在网上一再提醒投资者,网络股不能再追高了,就是舆论已经到了白热化的程度,事情要走向反面。这两天大家都有看到了所谓高技的亿安科技已经下跌,前两天呢?股评还说它是中国第一只百元股代表新理念呢?已经上了重要电视台的节目,这说明登峰造极,是向反面的转折点。我再说一句,从去年519以来。类似于造神运动的网络股神话,已经是日落黄花,一些股评家们正准备制造新的题材,这也是初级阶段的股市的特征。
《网易经济频道专家视点》2000年2月23日
----------------------------------
顶和底都在一闪之中——股市感言之三
----------------------------------
韩强
证券市场的投资者都知道如何判断一段行情的顶和底,是掌握进货和出货时机的最基本方法。顶和底是一个区域,用技术分析方法是很难精确地计算出点位来的,必须把技术方法与实践经验结合起来。因为深沪股市经常出现超实再超买,超卖再超卖的情况。
从我的经验看,顶和底都在一闪之中,人们从电视屏幕上看不到顶和底停留的时间,哪怕是一秒,,当然这只是一天的底。如果观察三天之内它不再反复出现,,那就是一个阶段的底,反复出现的不是顶和底。1995年股市处于底迷状态,春节刚过股市就出现了阴跌,有一天我在证券营业部看到最底524点,但是没有看到它的停留时间,一整天这个点位都有没有出现,而且在以后三天再也没有看到这个点位,于是我和股友们商量,524点可能是底,进一批股票试试吧,一看还真灵。以后又在几次行情中试了试,确实是有效的判断。那一年除了解518行情之外,有过几次在580点和777点之间的波动,当时的777点被看成是神秘数字,股指过不了这个关口是很难有大行情的。当然,就在这个一闪之中的顶和底中,技术指标早以给出了提示,所以实践与技术分析相结合是我判断的依据,这种方法是在波段行情中的应用,不是对股市一年趋势的判断,以后经过几次波段行情指数不破524点,才能判断它是95年的底。
不过上述方法是在没有重大消息时的一般判断方法。我曾经在前面谈过518行情的第四天,《天津日报》的记者问我,明天还能涨多高,我说明天770点,因为我看到928点在全天只是一闪之中,从当时的形势来看,股市的热度很高,停止国债期货的措施引起的效果,是管理层事先没有估计到的,很可能会出什么新措施。况且当天收在了870点,所以一有风吹草动,股市也会跳空开盘的。所以我当时的意思是,有消息,就会暴跌。
今年的2月16日,我在家里看行情,发现电话委托占线,赶紧向证券营业部跑。到了哪里一看,人山人海,再一看屏幕,最高1770点,我马上问,谁看到期1770的停留时间了?大家都有没有看到,这时的上证指数已经在1735点徘徊20多分钟。所以我们几个老股民一商量,出货!自助机已经挤满了人,我们马上填委托单。因为人这么多,也是见顶的信号,即使1770点不是顶,也离顶不远了。这和我在94年10月5日那天下午遇到的营业部里中有我和一位大夫在睡觉的情况,正好相反,所以要赶在这个人最多的时间出货。也许有人要问后面还涨,你怎么办?我们当时的决定是:不管后面,再等可能没时间了。因为我不能再对1770点观察三天,创新高必有回调。而且再创新高,我们也不想作了。因为初级阶段的股市,还会再跌下来,它的震荡势特征会在较长时间内表现出来。我们还有机会。
《网易经济频道专家视点》2000年2月24日
----------------------------
会买还要会卖——股市感言之四
----------------------------
很多股民听股评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希望专家推荐个股,但是这些推荐来的个股,往往第二天就涨,第三天就有气无力了,再等到就被套住了,所以我们要学会自己选股。但是选好了股也不一定赚钱,一个行情到来的时候,很多股民手里拿的股票都赚钱,但等到行情结束,有时却赔钱,所以会买还要会卖。下面谈一些我自己的体会,事先声明,我讲的是最一般的操作方法,对亏损股和热门股不适用,我基本上不碰这些股票,因为不知道哪一天亏损股摘牌,也不知道热门股连拉几个涨停板之后会突然来几个跌停。我是求稳的人。
(一)买技术指标最差的股,卖技术指标最好的股
利用技术指标选股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我主要是利用KDJ值和SAR值。技术指标很多,每个都有用,往往很难综合,所以每个人最好用自己熟悉的指标,两三个也就够了。一般我是在一个股票J值在0轴附近时买入,在80以上卖出,。如果我们打开个股的长期日线图,就会看到大多数股票都有有周期性的变化,一年会有几次,从J值在0以下到80以上甚至于100以上的运行周期,而在每一个周期中SAR值都有呈现由一连串的绿圈到红圈的运行过程,一般说在一串绿圈之后出现红圈是见底信号,可以买进;在一串红圈之后出现绿圈,是见顶信号,可以卖出,当然这还要结合前面所说的KDJ值来看。这种方法适合作一般的股票,对热门股不适用。大家可以看这次行情的上海石化,明显地表现出是一个周期,从3.50到4.20,也有0.7元的空间,只要从中有0.5元的利润,就是13%。当然,你如果是短线高手,可以去玩热股。那时靠技术指标不行,要有博杀的经验。
(二)吃鱼身,不吃头和尾。
任何人在股市上作股标都很少买最低价卖最高价,如果一味追求百分之百,可能适得其反。记得96年初大众出租天除权后,跌到了11元,我12元买进,当时在营业部的股友们劝我快点卖,它已经涨到了16元,可是我刚出手不久,它又到了17元。股友们说,留点利润给别人,别作的太绝了。回家一想,有道理,最低价和最高价不属于我,而且我永远做不到,炒股的原则是赚钱,赚多赚少不要紧,关键是别赔。所以这是一个心态问题,有了这样的心态,逐步积累,也不错。
(三)卖了股票离场休息,紧紧握信自己的钱
在股市上我看到不少投资者,刚刚卖了股票,就急急忙忙地换股,想再捞一把,这常常会失误,因为这时的心态已经被场面上的热度感染,很难冷静,不妨离场休息,找地方玩一玩,甚至休息一段时间,调整好心态再去股市。因为没有只涨不跌的股市,也没有只跌不涨的股市,急急忙忙地买,甚至高价追赶涨,一有风吹草动就会把心态搞坏,很容易出错。我常常和朋友开玩笑,说股票好象不定时的炸弹,不知它什么时候爆炸,这样才能有风险意识。这因为如此,所以卖了股票,最好离场。
《网易经济频道专家视点》2000年2月25日
------------------------------------
打破惯性思维战胜自己——股市感言之五
------------------------------------
4月11日上午,一位朋友给我打来电话,他说,大盘这样稳定的上升,涨一段回一次档,然后再涨。人们也就慢慢习惯了。要是某一天,庄家利用大家这种习惯,原来跌一天,涨三天,改为跌两天,涨三天,到期了一定时候,跌下来,你去接,以为还要涨,结果庄家已经出了货,不就上当了吗?他这一提醒,我到有一个感觉,兵不厌诈,利用这种思维惯性,庄家是可以达到出货的目的的。
同样,在大家都已经习惯了缩量上涨的情况时,缩量下跌也可以出货。因为你总是觉得只有放大量时,才是行情到头了。在这种惯性思维方式中,庄家可以通过盘中热点的不断转换,让你不知不觉地达到出货的目的。
其实,在股市中,是要有点反向思维的,比方说,某些股票炒得很热的时候,你手里的股票不涨,你卖掉手中的股票去追热点,刚一拿了热门股,结果它又跌下来了,而你原来的股票又涨起来了。我们这个市场是风水轮流转的,这一段可能一批股票涨幅大,下一个阶段,又是另一批股票涨幅大。有时候来点反向思维,不去追热点,说不定过一段时间你手里的股票涨起来了。当然,不追热点,也不是随便买个股票,就一定能涨,在非热点中你要选择一下。
再比如,某某股评家推荐的股票,总是你刚一买进去,第二天它就跌,而且跌起来就让你损失惨重,你下次除了不买他推荐的股票之外,也不妨来点反向思维,如果发现你买前几天的股票正好是某某股评家推荐的,就赶快出货。
我们常常说股市在一片恐慌中上升,在一片欢呼声中见顶,但真正到实际中往往忽略了这点,为什么?关键还是战胜自己,战胜自己也是一种反向思维。
《上海证券报》《股民心声》2000年4月11日
后一篇:股市风水轮流转的技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