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香港人乘车都不爱让座 2010-08-10
(2010-08-10 00:25:25)
标签:
大巴小巴公共交通工具让座位杂谈 |
分类: 菲言菲语 |
面对弱者的理直气壮与当仁不让,没有必要将自己的善意送到跟前被刻薄。
这是我对于最近内地关于乘车让座引发的新闻的第一感觉。
关于乘车让座,无论是受或施的一方,都应该是基于彼此的心甘情愿,以礼貌及克制的方式去进行,为个座位,劳神费力地争取到了,无论是哪一方,都只会感觉到无趣。
想说一说,关于香港乘车让座问题的。
经常可以听到朋友说“香港人都不爱让座”
香港的公共交通设施极其完善与方便,主要的交通工具有“地铁、轻铁、火车、大巴、小巴、的士、渡轮”,基本上已经覆盖了整个交通网络,并且班次的安排基本能满足日常出行的需求甚至更多,所以在香港乘车,经常都不会座到人满为患的程度。
在香港搭乘公共交通工具与内地最明显的区别在于“排队”,排队的目的是为了更有效地节省上车时间的一个方法,并且在香港有严格的规定,小巴一定不允许超载,一辆车有多少位置就上多少的人,不设站位,大家排队上车,座满了人就马上开出,因此绝对不存在让座的问题,这趟车满人了就等下一班车,通常几分钟就有一趟车。
小巴不设站位,大巴的下层倒是可以站人的,通常年长者都会座在下层,年轻的都到大巴的上层,上层是不允许站人的,如果上层及下层都座满人的话,大多数人会选择下一班车,或者是在下层站着,通常年轻人看到车厢内较多人的时候,即便有一两个座位,也通常都选择站着,把座位留给有需要的人,因为在香港对公共交通工具有严格的车速限制,加上路面很平坦,所以即使是站大巴上,也极少会有不安全的因素,非常地平稳。
和大巴的情况类似,座地铁或是轻铁,可以经常见到年轻人大多数时候都选择站着,(即便是有许多空着的位置,也都选择站着),这样能够留出更多的位置给有需要的人座着,而一般较小的小朋友,家长带着出行的时候,都会推着幼儿车,这样小朋友就能直接座在车里,到了五六岁,已经有足够的能力保护自己,家长就让小朋友学会保护自己以及乘车的能力,即使是人满的时候,也绝对不会认为,别人有让位的必要。而关于长者,有位置就座,如果实在没有座位,只要能力做得到,也都会选择站着,即便有人让座,有时还会拒绝,因为认为自己还有能力,就不必麻烦别人,并不会认为,别人让座,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因此遇上别人让了座位,下车之际,还会转个头与让座的人再次说声谢谢与再见。
所以在香港,除了年纪非常大的长者,或是怀孕的女士,以及行动不方便的人士,一般极少可以看到“让座”与“要求让座”的事情出现。因此初到香港的朋友,看到香港极少的让座行为,不必惊奇或是觉得香港人素质低,不懂遵老爱幼,这其实是一种大家彼此都接受与习惯的乘车环境。
所以我想,如果有更完善的交通环境及更文明的乘车习惯,让座一事引发的矛盾,其实可以降至最低。
跑题一小会儿,有人说香港人的素质是靠“政府罚出来的”,譬如“乱扔垃圾要罚,闯红灯要罚,乘地铁吃东西违法,单独留未成年孩子独自在家要座牢”还有很多很多各方各面的规定,一个不小心,都要处罚。
可是我想说的是,就是这样的处罚规定,让人先有了“不得不”克制的私人欲望,而后才多了一些公众场合应有的道德感,而一代言传身教的下一代,才会有了本能意识地自我克制,进而形成一个更为文明的大环境及社会风气。
而素质,本身就是依靠文明而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