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开卷并非都有益---合适的时候读合适的书(2)

(2011-10-02 22:37:41)
标签:

杂谈

        嘎嘎7、8岁的时候读《哈利。波特》,Lu开始得晚一点,他妈妈K问我,应该让孩子们在哪一本时暂时打住。
        我诧异,“愿读到哪儿算哪儿,管那么多?”
        K也诧异,“可是听说后面那几本不是挺黑暗、暴力的吗?(dark, violent)”
        她觉得我在看这套书,应该很清楚。不过直到我看到第六本时,才明白了她的意思,回头想想后面这几本确实不适合小孩子。
        从第四、五册开始,随着故事的深入发展,正邪的对抗更加激烈,场景趋于黑暗,打斗、暴力、谋杀更直接明显。面临重要选择时,人性的阴暗面也被直接展现出来。
        此外波特在第一册时12岁,每过一册长大一岁,8岁的嘎嘎、嘟嘟、Lucas理解12到14岁哈利波特的行为心里还没有什么问题,但再大他们就应付不了了,生命、死亡、牺牲、爱情、友谊这样一些主题。
        其实用不着我们操心,嘟嘟看到第四本后便丢开了;Lucas看完了第四本;嘎嘎停在了第六本开头,可能女孩子成熟更早一点。
        Win是波特迷,鼓励着劝说着她女儿sa看到第五册,可sa越读越不明就理。Win不得不解释“为什么Ron说了这句话,Hermione就很生气?”诸如此类。
        我说:“Win,算了吧,让9岁的孩子去理解15、6岁的爱情,真的是拔苗助长。有必要把这么愉悦的事情整得这么痛苦吗?”
        我们图书馆儿童部有给各个年级的推荐阅读书目,书店儿童书处按年纪分类也很细致,这并不是说8岁的孩子就读不了12岁孩子的读物,而是内容的深度、思想、情感、一句话背后的含意,不是写给8岁孩子读的。
        孩子思想和感情的成熟度也应该作为选书时考虑的重要内容。合适的年龄干合适的事情,合适的时候读合适的书,否则是糟蹋好书和孩子的兴趣。

*  *  

        有孩子前认识一个美国爸爸,每给女儿看什么电影之前,自己先看一遍,才决定是否给孩子看。我当时觉得可笑。现在倒觉得用在阅读上是蛮不错的。我们时间少,有的时候对孩子读的书也不感兴趣,但是可以挑几本翻翻,看看开头、结尾。
        这样做的好处是,第一,你知道孩子在读些什么东西;第二,增加不少和孩子聊天的话题;第三,让孩子领会我们的代沟其实没有那么可怕,是可以相互理解的,有什么事情可以来倾诉;第四,了解孩子成长的大环境,教育自己;第五,见缝插针、不动声色地教育孩子。
        "Diary of A Wimpy Kid"在这里的孩子中几乎人手一套,这也是我的美国初中指南读本。
        提到这套书,忍不住多说两句。我没有读过中文版,但看到它的中文书名《小屁孩日记》时很郁闷。主人公Greg在故事开始时11岁,是一个被称为青春前期的阶段,刚刚进入初中,正努力地要和“小孩子”这个名称断绝联系。其中有个情节很有代表性,Rowley在走廊柜子前放东西时大声对Greg说,放学后来我家playdate吧,Greg听了恨不能找个地洞钻进去,生怕在旁边的其他孩子听见,因为对约在一起玩,小孩子(小学生)才说playdate,大孩子应该酷酷地说hang out。
        "Diary of A Wimpy Kid"的作者解释写这套书的原因:在我们成长的过程里面有很多幽默滑稽的部分,我想把这些片段串起来,没有任何严肃的成分,看看会是什么样子。所以看这样的书时也不用严肃---just for fun。
        很有趣,文化差异对书籍的阅读也会产生大小不同的影响,于是某些时候,美国孩子低年级可以读明白的一些东西,中国孩子可能要高年级才行,反之亦然。而父母如果能在不同文化的层面上给予些许提示,必然可加深孩子的思考和理解。
*  *  

        读物还可以根据阅读的方式分为三种。
        孩子独立阅读的书籍,应该正好合适,孩子喜欢。
        孩子和父母共同分享的书籍(书拿在孩子手中),应该正好合适,孩子父母都喜欢,这时引导孩子考虑父母的感受,寻找兴趣的共同点。
        父母念给孩子的书(书本在父母手上),应该高于孩子的程度或兴趣。兴趣这种东西,我发现只要选对了书,念了一两章后,他们都会投入。
        我们家规定周日他们自己选书读,周末得给我一定的时间读书给他们听,由我选择书籍。实施得不好,时断时续,但效果很好,给他们念完了两本他们自己不愿意读的书,但听后发现非常喜欢。我则喜欢他们挤靠在我身边的感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