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开卷并非都有益---合适的时候读合适的书(1)

(2011-09-29 11:23:51)
标签:

杂谈


        看了很多关于孩子读书的博文,有说开卷有益的,有推荐图书的,但几乎没见到讨论读物合适度的问题。
        在书店里见过一个带孩子买书的妈妈,不停地说,
        “噢,不,这本书对你来说太容易了。”
        “不,这本书页数不够多。”
        “不,这本书插图太多。”
        我听了欣慰不已,原来不止我一个人有这种想法啊。只不过我的优点在于,我只是心里想想,从不口动行动,我们家孩子有阅读的自由(所以阿嘟有一半的阅读时间抱着漫画书傻笑,让我更郁闷的是,我还要假装感兴趣,让他给我讲讲)。
        不禁想,孩子到底应该读什么样的书,到底应该怎么去读书,读书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我的答案是:为了享受。
*  *  
        我觉得不需要让孩子读的每本书都具有挑战性。
        长度和程度并不能决定一本书的好坏,一本好书并不会因为短小或者有太多插图而减少震撼力,不少图画书同样适合高中生和成年人看。
        可以通过三点判断书的合适度:孩子是否理解,是否读得舒服、自然,是否有强烈的动力和兴趣。其实还真不需要我们去多此一举,孩子念得津津有味的书都是他们阅读能力和兴趣的吻合。嘟嘟就极少看女孩为主角的书。

*  *  
        一个老师建议:一,让孩子自己挑选读物;二,教会他们用Goldilocks的方法来选书。
        在神话故事里,Goldilocks尝了肉汤,“太烫了”,“太冷了”,“刚刚好”;她摸了摸床,“太硬了”,“太软了”, “刚刚好”。选书时和孩子一起讨论“太难了”,“太容易了”,“刚刚好”。
        告诉他们“太难的”书过在将来的某个时候可能就变成“刚刚好了”。有一点,“太难”的书不一定是指程度难,完全有可能暗示他们对内容不感兴趣。这种情况下,不要改正他们,不要强迫他们。过早强迫孩子阅读超过他能力和兴趣的书可能最终使他对那本书永远丧失兴趣,仇恨那本书或者作者。
        可以每过一段时间就“不经意”提醒一下他们,翻翻看,那本书有没有变得容易点。我自己的做法是,每过几个月就把那些书借回家让他们试试,还不感兴趣就又还回去。可也有就感了兴趣的时候 :)
        “刚刚好”的书是孩子完全理解作者试图传递的信息,也感兴趣的书,也就是最适合他们读的书。
        “太容易”的书是孩子们的旧时最爱,纯粹为了娱乐而阅读,不要剥夺他们的这一乐趣。这些书一般都极其幽默搞笑,放在触手可及的地方,是家庭气氛的调节作料。

(写不动了,只好分上下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