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设计•起承转合的文化之旅

(2008-10-29 16:29:55)
标签:

专访

朱少贞

家居

杂谈

分类: 新闻稿

                          设计·起承转合的文化之旅

                           ——专访新景设计会所执行总监冯嗣杰

 

 

设计•起承转合的文化之旅

 

冯嗣杰简介:

毕业:中国美术学院

荣誉:北京高级设计师

     国家注册高级室内设计师

     曾获北京美化家居杯一等奖

现任:新景设计会所执行总监

 

    编者按:他,是个功力深厚的室内设计师;他,是个谆谆教导的讲师;他,是个擅长点面结合的管理人;他,是个拥有真知灼见的行业建议者,在他的身上不断变换多重身份多种角色,他就是来自浙商云集的浙江,他的名字叫——冯嗣杰。            

 

                                   起:设计灵感来源于生活

 

       绝大部分的业主接触面不同,职业不同,背景不同,所需要的室内设计风格也截然不同,有些室内设计师,可能在网络中随便搜出各种迥然不同的风格“依葫芦画瓢”,就可以满足业主的装饰需求,但是,方案在实现或者执行的过程中,就出现了种种无法实现的问题,这是目前大部分装修“门外汉”的业主普遍反映的问题。

      

      冯嗣杰认为:做为一名真正专业的设计师,他不应该是一个以为“专业”的设计——就是只关心“设计”的事,只看“设计”的书,所有的活动和知识均局限在这个圈子内。其实,很多与设计相关的灵感都是在生活中发现、积累的,比如,一面白色的墙壁贴上巴洛克风格的墙纸,它必须根据家具的风格来选择花纹款式,室内也需搭配欧式的灯具、门窗、哪怕是一个很有味道的门锁,只有在实际实践得越多的情况下,整个居家的氛围营造才会显得纯熟、和谐、舒适。设计师现在做设计更应注重业主性格,业主个性,引导他们提高生活品质,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塑造舒适的空间,唤醒他们对家的需求,对环境的需求。真正要做到适合业主需求,再融合业主的喜好,把设计渗透到每个装修的细节,这要从生活中去汲取营养。因为,设计来源于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知识面越开阔,见识越广,思想越活跃,做设计才能不拘一格,才能够设计出符合业主精神需求,功能齐全的作品。

 

 

                                   承:融合文化的设计更有内涵 

 

      “室内设计作为一门与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密切相关的专业,其标准已不再是单纯满足于环境的‘创新’、‘适用’、‘美观’了。”在设计领域工作多年的冯嗣杰,真真切切感受到,室内设计作为社会环境设计的一部分,应具有更高的文化和艺术内涵,文化的传承在设计中显得尤为很重要。

 

      2000年左右的厦门家装行业发展过程可以说是一个模仿经典案例的过程,当时的房地产建设如雨后春笋,五湖四海的人才涌入厦门,形成了一个很大的家装市场,与此同时,不同城市汇聚过来的精英也带来了很多不同的生活理念和家装要求。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室内设计人才奇缺导致了室内设计的都采取模仿案例的方法,又模仿不很到位,对于中西传统的演绎,西方思维的定位,2000年都不流行。近几年,各种艺术设计人才的提高,大幅度的提高了室内设计水平,以前,千篇一律的风格,现在,通过设计师的构思,根据室内特点,融入代表业主气质的造型和氛围,增加了很多原创性的亮点。

一个合格的设计师不单要适应社会功能的需要,更重要的是为现代人的快节奏、高频率的生活方式提供一个舒适的生活空间。冯嗣杰认为:“设计直到现在,人们已渐渐地明白,设计是为人,而非产品或金钱,慢慢地明白了设计包含的这种人文精神,为社会提供一种新的审美价值观念。”

                        

                                        转:设计的创新离不开文化基础 

 

      现在很多业主自己会带着个人的喜好,告诉设计师说:我喜欢新古典主义的设计风格,然后,让设计师根据她们的户型图设计,来实现她们梦想中的生活环境,设计师对这种现象的出现反映出可喜的表情,毕竟,业主已经拥有装饰设计的意识了,而设计师在沟通过程中会更顺畅,实现方案会更加的尽善尽美。

 

     冯嗣杰对这方面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一件好的设计作品,设计师在“创新”时应融入一个民族、一个地域的文化精髓,并通过作品所营造的环境来启迪大众,室内设计应肩负起宣传社会文化功能,同时提升大众的消费审美,引领大众生活文化、消费文化的进步。比如,一个商人喜欢新古典主义风格,但是,他个人的都不具有文化沉淀的修养,这个时候设计师就应该用现代人的审美眼光,分析并建议业主选择其他适合他个人生活习惯的装饰风格,或者建议业主提高自身的修养,简单来讲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如果设计被普遍关注,能代表业主的身份和地位,无论简约风格,轻柔氛围,还是典雅风格,设计师都要配合、发展、学习,提升自己的修养,不拒绝任何风格。设计作品本身应透露出来的内容和意境。我一直深信,只有这样的作品才更能让人回味,让人感到一种深度,感觉到设计的这种人文精神。”  

 

 

                                合:收费会极大的提升设计价值

 

       1997年—2002年全国大部分家装装修设计以免费的形式出现,设计师以工程提成为主,这种方式让促使设计师追求以“量”为主,从而忽视了“质”的提升,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设计水平的发挥。

 

       目前设计师设计收费问题有所改良,在上海,北京,天津等成熟的大都市都施行了设计公开收费的方式,设计的价值得到肯定和提升的同时,极大的促进了设计师自身的设计水平,设计师做更多的细节配合做好施工,在工程施工过程全程跟踪,避免了业主在设计、选材、配饰花掉的大部分时间,设计师可能一个月只做2单,但是,收入总量有得到提高,从作品的角度来讲是更有意义。提倡收费,提倡完善房屋设计施工各方面,可以杜绝设计师造成的装修材料浪费,从成本角度来讲业主更省钱。

 

       也正因为这种趋势将逐渐蔓延到厦门家装界,从让业主装修时感受到轻松和放心的目的出发新景建材城有限公司成立以“集成家居”为特色的厦门设计会所,冯嗣杰任执行总监,厦门设计会所提供“设计-施工-产品-服务” 的高品质家居环境整体解决方案,成立会所的目的:提升厦门整个行业,设计实力,操作规范,(沙龙、学习、交流);把设计推向更好的市场;更好让设计师与材料商互动;为厦门客户提供高品质设计特色服务;集合优秀的装修公司和施工队,把真正大的集成家居概念通过设计融合起来。

 

 

采访手记:

 

     从中国美术学院毕业后的冯嗣杰并没有像其他同学一样选择马上找工作进入职场,而是选择中国美术学院进修2年,而后在实力深厚的北京重信建筑装饰公司开始了他的室内设计生涯,也就在北京的家装行业刚形成氛围的时候,成为当时最早的一批室内设计师。如今回顾起学生时代的经历,他感触最深是:“坚持手绘和厚积薄发的设计功底积累”。

     11年前做室内设计的他,刚出道,创意实现不了,很难过,创意在实践过程中,被业主修改, 施工过程中细节无法实现,导致作品无法完成,只有设计与施工结合起来,做到工地上任何细节,包括尺寸都记得住,可以减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冯嗣杰说:“每一个人,每一个从事设计行业的人,都面临着一个不断学习、不断积累、不断思考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微妙的,量化的,只有达到量化的积累,才会有质的突破,这也就是‘厚积才能薄发’的道理。”

                                                                       《建材·家·生活》第五期

                                                                                           《名仕会所》栏目

                                                                                                  文/朱少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人淡如菊
后一篇:快乐做装修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