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玩伴(二)
| 分类: 2006.柬埔寨碎片 |
除了“暗鸡娇”、“三吉黄”和“白鸡’外,儿时生涯还有不少好玩能吃的、好玩不能吃的、好吃不好玩的东西存在。
【禾虾】
这货尖头尖脑生活在田间。平时人们倒不会太留意它的出没。
它的存在感最强时是在收割稻谷的时候,随着稻苗一茬茬的被放倒,禾虾就再无藏匿之处,于是满田的扑腾,或在稻垛上,或在田埂边。纵然生一口利牙,但自然也不是我们这群自小野惯的捕捉好手的对手。
小时候抓禾虾,主要是为养着玩,用线栓住脚,在自家门前的空地随它乱飞,自有一番乐趣。个别性烈的,径自扯断腿飞去,但因伤势扑腾不远,常常落入我们家母鸡之口。
禾虾于一些人的乐趣是可以吃,相传炒得奇香。常常见有些邻居随手拿干禾苗起一把火,把一堆禾虾丢进去。灰烬过后,禾虾的翅膀尽焦,外皮油黄,而身体又软又香,可以撕下便吃。据说里面有块嫩肉,是人间美味。
而我是不吃的。因为妈妈常吓唬我禾虾肚子里面有种叫“天线”的细长可怕生物。现在想来,“天线”虽确有其物,但禾虾肚里既长又细的,可能不过是肝肠而已。
禾虾的学名,我还不明确。有人说是稻蝗,但百度到的稻蝗,却很是不同。
稻蝗我们叫“蜢”,飞起没禾虾优雅,又不能吃,是被我们小孩嫌弃的。这倒也是它的造化,至少能活得久些。
(禾虾:图来自网络)
http://s12/mw690/001ou7Foty6RMoaKGp56b&690
(蜢,即稻蝗:图来自网络)
http://s6/bmiddle/001ou7Foty6RMpKy84d55&690
【天线】
既然说到天线,就顺便八卦下。
小时上山掏鸟下河捕鱼,无恶不作。但是水里,我最厌恶的是蚂蟥,最惧就是天线这货。
天线学名“铁线虫",长得就是一根细铁线,小时常在田沟或河里看到。百科上说它是常寄宿在蝗虫、螳螂和人身上的寄生虫。
不过我们发怵的,并非是寄生(那会也不懂)。而是老妈他们常吓唬我们,一旦碰上它,它就会一直缠着手指,直到把手指缠断,除非遇上雷公打雷,才可能放手。
T_T,小时候居然信了这个邪,想来还真是太单纯。
(图来自网络)
http://s9/bmiddle/001ou7Foty6RMqLQwzua8&690
【爬狗】
爬狗即蝼蛄。
因为是对庄稼危害极大的害虫,大人们对这货是深恶痛绝的,见到必捉。但于我们却是十分好的玩物,捉几个养着,没事放出来,看它们用笨拙的姿态赛跑。
家乡一年春秋两季水稻,冬天多数人是在田里开垦土垄,种下萝卜马铃薯等各种越冬的菜。到了阳春三月,菜地犁平锄平,复灌满水将泥泡软,老牛入田,老农在牛后扶耙细细的将泥田耙到水平如镜。这时洞被灌水受惊扰的爬狗就在泥水上到处乱窜,轻易落入我们之手。
爬狗前两只小短腿十分坚硬,长得像耙,所以我常常疑心它应该叫耙狗。我比较喜欢从两边按着它双前腿,任它奋力挣扎。
这货据说也可以吃,还可以入药。很遗憾,没吃过。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17EN00SIGG.gif
(图来自网络)
http://s3/mw690/001ou7Foty6RMr7qKAi42&690
【土狗】
说到爬狗便不得不说到给我们更大乐趣的土狗。
儿时的家乡还常常停电,每到夏夜,喜欢和老爸跑到我家外面小路拐角(岗)的石坪上闲坐乘凉。路是土路,常常出现拇指大小的洞,这便是土狗的栖息之处。
经哥哥确认,土狗应是专吃植物根茎和嫩叶的花生大蟋。恰好岗上有三株很大很大的桉树,每入夜,公土狗就跑到洞口弹琴,不间断的狂“Jue”求偶,声大而洪亮,响彻静夜,亦常常因此为己带来杀身之祸。
因而,灌土狗成为仅次于捉萤火虫的夏夜愉快活动。就着月光,舀来一勺水,慢慢往洞里灌,灌到差不多,便用瓶子放在盖着洞口,土狗被水憋得慌乱窜出,直入瓶内,又成为一新玩具。
土狗打洞的时候,洞口会留下一圈泥。灌过的狗洞外泥会被我们抹平,当发现有新泥的洞口或听到土狗狂鸣不已,我们便知道,愉快的新一轮消遣又到来了。
有时想起,着实很怀念儿时那有着月光和繁星、有萤火虫、有土狗、有家人闲聊、有一群小孩围来听老爸胡诌故事的日子。
老妈说土狗和爬狗都可以吃,很遗憾未吃过。
(图来自网络)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