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风韵依旧的老宅——和顺古镇慢生活(三)

(2017-01-03 12:09:22)
标签:

边陲小镇

和顺老宅

明清建筑

弯子楼

福盛隆

分类: 行走在云南
风韵依旧的老宅——和顺古镇慢生活(三)
    所有的岁月如水流淌,曾经的记忆镌刻老屋,风韵依存宛若时光倒流,蹉跎的往事印记着老宅。

风韵依旧的老宅——和顺古镇慢生活(三)
     老宅历经岁月的磨练,呈现出一种淡若不惊。

风韵依旧的老宅——和顺古镇慢生活(三)
    早已褪去昔日的奢华,呈现出经久的韵味。

风韵依旧的老宅——和顺古镇慢生活(三)
   老宅淡泊与丰盈的灵魂,娴雅、饱满而富有魅力。

风韵依旧的老宅——和顺古镇慢生活(三)
    在平淡的日子里,厚重的老宅,依然有一份阳光里的祥和。

风韵依旧的老宅——和顺古镇慢生活(三)
     在岁月的时光里,殷实的老宅,拂去了那些尘世中的浮华。

风韵依旧的老宅——和顺古镇慢生活(三)
    和顺福盛隆,是民国时期著名的翡翠大王寸尊福的故居,也是著名商号“福盛隆”的所在地。高大围墙里有一座二层小楼,是三屋两院一壁。门窗栏线条流畅,雕花精致,花瓣花蕊涂有金粉朱红,是一座十分精致的古宅。


风韵依旧的老宅——和顺古镇慢生活(三)

风韵依旧的老宅——和顺古镇慢生活(三)

风韵依旧的老宅——和顺古镇慢生活(三)

风韵依旧的老宅——和顺古镇慢生活(三)
    一百多年历史的老屋,如今成为接纳四方游客的客栈,中西合璧的建筑风貌,若一抹清风令人留恋,心中有山水,风貌皆可人。

风韵依旧的老宅——和顺古镇慢生活(三)
 夜幕下的福隆盛。

风韵依旧的老宅——和顺古镇慢生活(三)
    和顺民居,顺势而建,符合“枕山、环水、面屏”的中国风水理念。和顺是一座民居建筑的博物馆。弯子楼是这座博物馆的代表和缩影。

风韵依旧的老宅——和顺古镇慢生活(三)
    和顺老宅的院落为汉式合院建筑,用火山石镶砌起高耸坚固的石脚,虽然不施水泥,但上百年不变形。用火山石铺就石阶和院子地面,遇到雨水天气可以防滑。

风韵依旧的老宅——和顺古镇慢生活(三)
老宅的房廊顶部、吊柱、门枋、插枋、门窗等装饰,都有精美的镂空木雕、浮雕、浅雕、漏雕等。

风韵依旧的老宅——和顺古镇慢生活(三)
     剑川木雕闻名全省,老宅的门窗木雕,各种雕刻造型栩栩如生,很多出自剑川艺人之手。

风韵依旧的老宅——和顺古镇慢生活(三)
    一楼房顶的椽子上面还有木料连接,做二楼的地面基础,称“锁脚”。

风韵依旧的老宅——和顺古镇慢生活(三)
 民居的木结构完成后,四周做清水墙体,以火山石砌筑,结合紧密坚固无比。

风韵依旧的老宅——和顺古镇慢生活(三)

风韵依旧的老宅——和顺古镇慢生活(三)
弯子楼实景。

风韵依旧的老宅——和顺古镇慢生活(三)
   老宅毕竟沧桑,慢慢变“老”,这里用两根铁管加固着支撑。

风韵依旧的老宅——和顺古镇慢生活(三)
     弯子楼民居的门窗很有特色,各具风格。

风韵依旧的老宅——和顺古镇慢生活(三)
     老宅楼上的护栏,采用了漂亮的的英国铁艺。

风韵依旧的老宅——和顺古镇慢生活(三)
     和顺建筑文化的特点,可以用“和”与“顺”来概括。

风韵依旧的老宅——和顺古镇慢生活(三)
   老宅的花池里的花儿,嫣然私语,令人倾心。

风韵依旧的老宅——和顺古镇慢生活(三)
   岁月静好,回眸流年,盘亘岁月的光影。


相关资料:       
    和顺是大马帮托来的翡翠之乡,是西南丝绸之路古道上最大的侨乡,至今有几万和顺人侨居海外,形成“海外和顺”。和顺是汉文化与西方文化、南亚文化交融的窗口,游子们吸收了外国文化的精髓,与传统本地文化交流整合,造就了有和顺特色的地域文化。在这里可以看到徽派建筑粉墙黛瓦的神韵,可以看到西方建筑、南亚建筑的元素与“四合五天井、三坊一照壁”传统中式古民居恰到好处地融合为一体。
    和顺古镇,沉淀着六百多年的历史文化,有着历经沧桑巨变的传统民居。一千多户传统民居,其中清末民初的老宅子有一百多栋。这些古民居不仅设计讲究、布局紧凑、用料考究,而且自成一体、各具特色。
     和顺的村落风貌、民居建筑、民间工艺,无不浸润和保存了中原汉族文化精髓。和顺古民居建筑群,被中外专家誉为西南边地明清民居建筑的博物馆。

拍摄地点:和顺古镇老宅:福隆盛、百岁园、弯子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