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到一个陌生的城市,都喜欢寻摄老房子,喜欢看看这座城市曾经的历史故事和痕迹。

建筑外表几乎没什么老建筑特色,只有那扇木门,承载着沧桑的痕迹。

小南后街曾在旧时是柳州最繁华的街市。老民居前休闲的人们。

这桩老民居的墙,也被水泥抹平了,但是独特的门窗造型,依稀可见当年的影子。

水泥墙面上,很新的牌子告诉人们,这里是历史建筑。

小南路后街建筑群,为清末至民国的传统民居。

一棵绿树散发着春天的气息。几位老人在树下打着纸牌。


这里的老民居,均为砖木结构,二层木板楼,青砖墙体,小青瓦硬山顶屋面。

走进一扇木门,看到里面的建筑呈“天井”式构造布局。

侧面可见硬山式屋顶结构。

纵横交错的线路,仿佛一张网,不之纠结了多少年代。

这个锁,不知锁住了几代人的私密往事。

高悬的笼中鸟,不停地啼明。

老巷子。

老巷子里的柳州粉。

红砖房是解放后的老房子。

如今柳州的小南路,旧时被称为“苏杭街”,在小南路后的这条仅有200多米的街叫小南后街。这条街的东面有门面有店铺,而西面通常只有一个个出入的后门。原来小南路后街东边和小南路相连为后门,店员工由此进出,所以当地人戏称小南路后街为“半边街”。

走出小南街后街出口不远,中山路有着较密集的现代的高楼大厦。

我们打着出租车离开老巷子。

沿途依然能看到老房子,但是不很集中,也很少见了。
拍摄日记:
每每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总是喜欢寻找一些有着当地特色的老房子,喜欢当地的历史痕迹。平姐特意带我到了小南后街,果然看到一面墙上,挂有牌子上书“柳州市历史建筑”等字样,不过这些房子基本看不出想象中的老房子的摸样,因为那些墙面基本都被水泥抹平了,偶有剥落的地方,可以看到里面的青砖墙体。房子外观上,也只是平平的屋顶。偶尔发现大门还有古老的痕迹——木板门。
沿着小南后街漫步,看着挂着牌子的老房子,很难找到想象中古老的痕迹,偶然推开一扇门,发现里面有着天井的二层楼房,有着与现在房子不同的格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