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千年国宝·木构建筑大雄殿---义县奉国寺(二)

(2013-12-07 08:12:32)
标签:

锦州义县

奉国寺

辽代木结构

千古大雄殿

实景随拍

分类: 历史记忆

千年国宝·木构建筑大雄殿---义县奉国寺(二)

奉国寺大雄殿,是辽代流行的介于厅堂和殿堂之间构架的典型实例,也是东北地区现存年代最早的木构建筑。

千年国宝·木构建筑大雄殿---义县奉国寺(二)
  大殿内垒砌一个巨大的佛台,供安放佛像,因而采用厅堂构架法,将内柱加高。

 

千年国宝·木构建筑大雄殿---义县奉国寺(二)
    支撑整个大殿的是梁、柱、枋、斗拱组成的木结构,所有檐柱和角柱都微向内倾,檐柱高度从当心间左右两端依次加高,角柱具有明显的侧角和生起,四角周柱依口“侧角作法”向内倾斜,以增强支柱抗拉的稳固作用。


千年国宝·木构建筑大雄殿---义县奉国寺(二)
     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在中央七间的内槽和外槽采取了减柱法。殿内进深五间,每缝只用两根金柱(前边较细的柱子为后增建),前槽的6根金柱外侧各加抱柱一根,以增强4椽栿(fu)榫(sun)头的抗剪应力。

千年国宝·木构建筑大雄殿---义县奉国寺(二)

        大殿的门窗隔扇。这是大点的正中位置,上方悬挂的木质大牌匾不知哪里去了。据说那个牌匾上书“大雄殿”,是清代乾隆的御笔。


千年国宝·木构建筑大雄殿---义县奉国寺(二)    大雄殿两侧还有两个木质大牌匾。是中国最大的透雕牌匾,高2.8米,宽1,78米)。这是东侧悬挂的大牌匾。


千年国宝·木构建筑大雄殿---义县奉国寺(二)  这是西侧悬挂的木质大牌匾。这两块牌匾,被誉为中华名匾。

千年国宝·木构建筑大雄殿---义县奉国寺(二)
   大雄殿上覆单檐庑殿屋顶。


千年国宝·木构建筑大雄殿---义县奉国寺(二)  大殿瓦当。


千年国宝·木构建筑大雄殿---义县奉国寺(二)

大殿建在砖包砌的高台上,前有月台。体量之大在现存辽代建筑中首屈一指。

 

千年国宝·木构建筑大雄殿---义县奉国寺(二)
     大雄殿背面明间开门,其余部分用厚墙封闭。

千年国宝·木构建筑大雄殿---义县奉国寺(二)
    大殿梁架的木结构高29厘米,厚20厘米,相当于宋《营造法式》的一等材,和殿身的规模相称。横架进深10椽,举高约为通进深得四分之一,坡度平缓。

千年国宝·木构建筑大雄殿---义县奉国寺(二)

   内檐梁枋保留有辽代彩画装饰,是国内罕见的辽代建筑装饰。从设色来看,以朱红、青、绿三色为主调,系“五彩遍装”。图案内容有莲花、宝相花、团窠(ke)柿蒂(di)和各种琐文。

千年国宝·木构建筑大雄殿---义县奉国寺(二)
    柱头以上部分,分别用4椽栿、6椽栿和乳栿、礼牵、平梁等逐层叠架而上,构成刚健粗壮的屋架,结构和功能高度统一。在前后檐柱和金柱缝上,使用阑额和多层柱头枋,与横架紧密结合,在内外柱头上组成两个环形框架,加强了整个屋架的整体性。


千年国宝·木构建筑大雄殿---义县奉国寺(二)    大雄殿内屋顶木结构。由于支架梁柱完全符合结构力学原理,虽历经千年,仍保持着平直挺健,没有出现弯曲折扭的现象,实为我国建筑史上极为光辉的成就。


千年国宝·木构建筑大雄殿---义县奉国寺(二)     大雄殿内屋顶木结构。

千年国宝·木构建筑大雄殿---义县奉国寺(二)   大雄殿面阔9间,通长55米,进深5间(10椽),通宽33米,总高度24米,建筑面积1800多平方米,是中国古代木构建筑遗存最大的。大雄宝殿使用的是减柱法,后来貌似清代后立起来的柱子,把原来的“减柱”又重新加固起来。起到了加固支撑更稳固的作用。


千年国宝·木构建筑大雄殿---义县奉国寺(二)  大雄殿内的横幅牌匾。

千年国宝·木构建筑大雄殿---义县奉国寺(二)  大雄殿前一对石狮子,被保护在玻璃罩内。

 

千年国宝·木构建筑大雄殿---义县奉国寺(二)
大雄殿前的四角碑亭。建于清代。

千年国宝·木构建筑大雄殿---义县奉国寺(二)  碑亭内的石碑。


千年国宝·木构建筑大雄殿---义县奉国寺(二)  大雄殿前的建于清代的六角钟亭。

 

相关资料:

     奉国寺大雄殿始建于辽开泰九年(1020),是奉国寺的主体建筑,位于寺内南北中轴线的北端。建筑学家梁思成称辽代寺院为“千年国宝、无上国宝、罕有的宝物。奉国寺盖辽代佛殿最大者也。”;文物专家杜仙州赞誉“奉国寺大雄殿木构建筑,千年仍平直挺健,是我国建筑史一项极为光辉的成就。辽代七佛像高大庄严,权衡匀整,柔逸俊秀,神态慈祥,极为壮丽。梁架上飞天面相丰颐美悦,色调鲜明绚丽,是国内极为罕见的辽代建筑彩画实例。”;主持过奉国寺维修工程的国家文物局古建筑教授杨烈,曾评价奉国寺大雄殿为“中国古代辽(宋)以前保存至今最为宏大和最为完整的单檐四阿顶木构建筑,建筑规模是中国第一大雄宝殿。”。

      就中国建筑历史而言,自中唐至北宋末年约三个多世纪以来,所遗存至今的23座木结构建筑,堪称为珍贵的中古时期建筑文化遗产,而辽代建筑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是建筑技术水准的巅峰之作;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及山门,这两个建筑以其设计严谨、制作精丽见长;而辽宁义县奉国寺大雄殿,则以撼人心魄的大体量、大气势雄冠一世。

    辽代建筑展示着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无穷魅力,代表着中国建筑的最高技术水平,更因在时间跨度上与北宋同期在文化价值观上取代唐代,兼有唐代遗风和宋代建筑技术与规范方面的影响,是研究唐宋建筑发展变化乃至文化形态衍变的关键环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