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窟是依着山崖开凿而成的一种佛教建筑,其中的雕像精美,珍贵,具有历史与艺术价值。
窟内还有丰富多彩的众多壁雕,色彩斑斓,雕刻精细,令人赞叹。
窟中的主供佛像面貌英俊,面容沉静肃穆。

神秘莫测的石窟艺术,使得这些石窟中的佛像,充满了文化艺术,而不仅仅是宗教而言了。
飞天石刻。

窟顶也布满了石刻,空顶的飞天都是北魏的真迹。
窟内中心方形柱上部的彩色壁雕,佛像及供养佛像,都是典型的北魏的珍贵遗迹。
第一窟大雄宝殿,中心有方形塔的建筑,塔柱直指窟顶。四面皆有石佛造像。据说这个高约5米的石窟内,东西北三壁各雕三佛,经过泥塑后又复原,面目已难分辨。
由于风化,有的石佛造像已经面目模糊不清了。门西侧龛中雕坐佛一尊,两旁有两个脚踏莲花的胁侍
石窟中的石佛很多这样的“黑眼圈”。不知为什么。
窟内壁上的彩色壁雕。
神态各异的石佛造像。
石窟内的转角处。
窟壁上的浮雕图案,活灵活现的大海龟。
石窟造像。
万佛堂石窟整个造像群布局严谨,内容丰富,镌刻精巧,形象生动,栩栩如生。这千年经久的雕刻与色彩,穿越历史穿越时空,展示在人们面前,依然魅力无穷。

这是站立石窟入口处西侧的石佛,已经风化得很严重了。不知是那代的后人,竟然给他画了一个很现代的“眼镜框”。据说门东侧原有天王造像,已风化无存了。
石窟的上面有一个横匾,上书:“佛光普照”,其上还有一个未能拍下来的,比例比牌匾小很多的长方形的篆字门额“万佛寺”。
这里面烛光照明,显得很幽暗,幸亏沉重的三脚架很给力,匆匆支起拍摄了这组画面。
后来查资料参照,才知道这里是西区一号窟:
西区一号窟为方形,高5.1米东西长7.55米,南北宽7米。中凿方形塔心柱,为支提式洞窟。窟前有后世添造的外廊式窟檐,面阔3间,正面辟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