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龙聚首的锥子山-----辽宁长城(一)

(2013-04-23 08:56:44)
标签:

辽宁长城

绥中野长城

三龙聚首

锥子山

行进随拍

分类: 旅行旅摄

三龙聚首的锥子山-----辽宁长城(一)

三龙聚首的锥子山长城,位于绥中县永安堡乡,全长22455米。

 

三龙聚首的锥子山-----辽宁长城(一)

古长城历经沧桑的历史,蜿蜒逶迤,雄姿苍劲,具有独特的原始风貌。迎着朝阳,我们一行挺进锥子山。


三龙聚首的锥子山-----辽宁长城(一)
几乎看不到城墙的长城,因没有被专家认定和投资,也没有具体的保护措施,所以这些残桓断壁的蜿蜒长城,更据原始的古长城风韵。


三龙聚首的锥子山-----辽宁长城(一)
    自从这里被发现,不只有多少户外运动、摄影、绘画爱好者成为“野长城”的常客,近几年慕名的八方来客络绎不绝。


三龙聚首的锥子山-----辽宁长城(一)

    古长城沧桑的风骨雄姿,让无数热爱长城的人们热望,登临古长城,渴望零距离亲密接触的梦,在终成现实的时候,如何保护好古长城的原生态,也成了颇为严峻的话题,


三龙聚首的锥子山-----辽宁长城(一)
在崇山峻岭的乱石之上,时常都有攀登者的身影。


三龙聚首的锥子山-----辽宁长城(一)

    穿过丛林,披荆斩棘,凝神汗颜地攀过崎岖满是碎石、土坡的山岭,终于登临只能容纳几人的小小的锥子山顶。心潮澎泮地体会着那种“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的俯瞰,愉悦着“人生豪迈”地心情,带着汗颜的笑容任凭山顶春风劲吹。


三龙聚首的锥子山-----辽宁长城(一) 三龙聚首的锥子山,向南经九门口可直达山海关。

 

三龙聚首的锥子山-----辽宁长城(一)向东经曼芝草、石闸口至金牛洞,长城止于山谷中。


三龙聚首的锥子山-----辽宁长城(一)向西越大毛山,出河北抚宁,即通向八达岭、居庸关。


三龙聚首的锥子山-----辽宁长城(一)  站在高处俯瞰着古长城,因为残桓断壁,犹如藏龙卧虎般地掩映在起伏的山峦中若隐若现。


三龙聚首的锥子山-----辽宁长城(一)
沐浴在朝阳下的锥子山。

三龙聚首的锥子山-----辽宁长城(一) 山里不时能看到这种新修的一样的小亭子,在朝阳中十分“抢眼”。

 

三龙聚首的锥子山-----辽宁长城(一)
  在丛林斜坡碎石的山体中攀爬,“登山不看景,看景不登山”对于安全攀登很重要,可是“路过不看景”还会担心错过,于是在丛林的空隙中也会轻按快门。


 三龙聚首的锥子山-----辽宁长城(一)

    在杂草丛中的“野长城”,几乎没有了城墙,在山脊上只剩下了碎石铺就的古长城窄小的路
面。


三龙聚首的锥子山-----辽宁长城(一)
晨光中的“野长城”,因为没有了护城墙,显得有些落寞。


三龙聚首的锥子山-----辽宁长城(一)
只能一人行走的窄小的古长城路。


三龙聚首的锥子山-----辽宁长城(一)
蜿蜒逶迤的“野长城”。


三龙聚首的锥子山-----辽宁长城(一)
锥子山近三个多小时的攀爬、拍摄、游览很快就要离去了,再次的眺望,只为留下经久的记忆。


三龙聚首的锥子山-----辽宁长城(一)
我们继续沿着崎岖蜿蜒的“野长城”西行。

拍摄日记:

   辽宁绥中长城,古长城历经沧桑的历史,蜿蜒逶迤,雄姿苍劲,具有独特的原始风貌。因为被专家评定为几乎没有城墙的长城,没有被投资“修旧如旧”,也没有具体的保护措施,所以绥中境内的这些残桓断壁的蜿蜒长城,更据原始的古长城风韵,被来这里的户外运动、摄影、绘画爱好者成为“野长城”,近几年慕名的八方来客更是络绎不绝。

    去年5月第一次看到绥中的时候,就被“西沟野长城”的风骨风貌所吸引,虽然在之前也看过影友拍摄的图片,但是当我沿着荒野的山路,攀爬上“西沟野长城”,虽然只是“野长城”其中的一小段,但那种身临其境所感受的触摸与震撼,那种刻骨铭心,是用言语难以表达的。当时虽然已近正午,又是阴天,已经没有什么摄影的最佳光线,但是拍摄出来的原始风貌的“野长城”,那种威严与沧桑的风骨,凛然不可冒犯的气势,依然触动着视觉上的冲击。

    周末的正午,春寒舒缓,蓝天白云下的城市,也焕发了春的朝气,我跟随着有对古长城有着特殊感情的非遗文保志愿者团队,愉快地踏上了辽宁绥中之旅。我非常喜欢这支队伍,他们当中很多人都有丰富的历史和地理知识,有着对长城人文历史的了解,是一支对长城颇有研究的学者和文人队伍。

 

三龙聚首的锥子山-----辽宁长城(一)
    尤其这次去绥中考察古长城,依然是上次给我们带队的宁远老师,他从事对绥中的古长城研究已经很多年,是长城专家,有宁远老师的亲临指导并全程陪同,对于我们的这次绥中古长城之行,给予了非常大的支持和帮助。我曾开玩笑地说:如果我们没有宁远老师带队,我们可真成了满山乱转的户外“野驴”啦!不仅仅是因为“活地图”宁远老师的指路,在穿越古长城的途中,宁远老师对长城历史渊源文化的讲诉,以及对古长城的深度研究和考察知识的介绍,是我们大家受益匪浅,获得了视觉“野长城”之外的很多古长城知识。再次真诚地感谢宁远老师的辛苦指导。

 

    这一次我们虽然时间也很有限,但是终于能够利用周末的时间“安营扎寨”了,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去徒步走近古长城,能够亲密接触看到更长的绥中“野长城”。

    由于路途较远,我们走高速行程五个多小时来到绥中,因为还有一路户外团队,我们又等了一个多小时,天黑以后才进山,下榻在西沟长城的一个农家院。

     第二天清晨,因为事先都查看了天气预报(当天预报是3--12度),所以天亮就早早起来,团队定的是早5点半出发,这个时候再去上山拍日出已经是不可能的。于是我沿着山村的周围转了转,山区的早晨春寒冷风颇具寒意,温差也十分大。安静的小山村因为远方来客的云集热闹非凡。

    我们第一站是在曙光中拍摄“三龙聚首的锥子山”,我们在长城专家宁远老师的带领下,驱车前往锥子山,晨光中仰望锥子山,那片金色给山峦和古老的“敌楼”涂上一抹神秘的金黄,我兴奋地疾步踏上山岗碎石山路,沿着古长城的龙脉攀登,和古长城一起沐浴着迷醉的晨光,春寒带来的寒意全然被登山的热身运动驱散。

    因为我急于追逐晨光微妙的影子,一个人就先行踏上了一个又一个崎岖的山路,偶有看到系着“红绳”的户外标志,但因为我自有想抵达的风景,没有沿袭行走,所以自行披荆斩棘地走了很多弯路。途中还和一些户外的“驴友”相遇,最后还是在当地的“活地图”王老师的带路下,终于攀登上“三龙聚首”的最高峰“锥子”顶部。

    正像宁远老师所说的那样,这个“锥子顶”宛如立锥之地,只能容纳4、5个人,四面都是陡峭的崖壁山谷。尤其户外和摄影的大背包,每每转身观赏四面风光,都要小心翼翼地四下光顾。

    站在“锥子山”顶部,“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极目远眺,风光无限好,远眺山峦起伏,深壑幽谷,只见山脊上风骨犹存的古长城,如巨龙一样逶迤起伏,整个山峦成了藏龙卧虎的神秘境地。

    也许在摄影人的眼里,眼前因为今年春寒,山花烂漫的美景姗姗来迟,但是作为对长城的考察和研究,确是很好的黄金季节。文保志愿者团队经常在这样枯草疾风的时候考察古迹,因为只有这个时候,没有长草和树木枝叶的遮挡,那些古迹才会更加显露和突出,醒目的古迹才是文保人眼中最美的风景。

     拍了许多图片回来,望着很多沧桑中的古长城,竟然会分不清东南西北中了,只好凭回忆的印象,查看光线来确认。但是最终和宁远老师的询问中,才知道还是有很多差异,最后还是在宁远老师的认证中,确定了准确的方位。

 

三龙聚首的锥子山-----辽宁长城(一)

 

    离开的两天多时间,窗外鹅黄色的迎春花开了。打开电脑才知道前天地球又发生大事了,地震局公布的雅安地震时间是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中央电视台播放的监控视频中的时间都是在7时58分地震。

     查看的拍摄时间,地震的那个时候,我们正在锥子山的“锥子顶”向南方眺望。没想到在遥远的地方,地球的另一个地方,正发生地震悲剧。因为在这里手机信号时常处于若有若无状态,我的手机干脆就放在背包里了。

 

拍摄时间:2013年4月20日。当天气温:3--12度,晴空万里乌云。

 

相关资料:

    绥中境内长城原为两段,一段位于李家、永安、加碑岩三乡的西南界,全长31公里,建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为徐达所建,属明万里长城的主干线蓟辽长城。历经多年风雨侵蚀和多次战争洗礼,但仍较为完好地保存下来,它蜿蜒于燕山余脉的崇山峻岭之上,是万里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2006年6月10日被确认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另一段是明万里长城的支线辽东长城,从锥子山向东南到金牛洞,全长13公里,建于明万历五年(1577年)。

   锥子山长城位于绥中县永安堡乡,全长22455米,基本为东西走向,依山的地名为大毛山段、锥子山段、端木冲段、曼芝章段、石闸口端和金牛洞段。

      锥子山长城多采用石结构,或砖石合筑,或以山险为墙,六紧密相连,却又各具特色。锥子山段蜿蜒曲折,集三道长城为一体,向南经九门口可直达山海关,向西越大毛山,出河北抚宁,即通向八达岭、居庸关,向东经曼芝草、石闸口至金牛洞,长城止于山谷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