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美誉,黄山的奇美令人震撼。
黄山令多少游客叹为观止,留下了“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感叹。
黄山引来多少文人墨客挥毫作画写意黄山,留下了许多黄山山水的旷世之作。
黄山奇峰汇聚,有名可数72峰,或峭壁千仞,或拔地擎天,或峥嵘崔嵬,可谓群峰叠翠,气势磅礴。
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有一座自己的黄山,在不同的视觉里,会呈现出不一样的感觉。
黄山的“蓬莱阁”仙境。
我和老公在攀登黄山的过程中各自一个背包,徒步艰难跋涉,都很忘我地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忘情地各自行摄。
我们行摄迷醉在黄山的幻美之中,登高纵览,辛苦着我们的辛苦,快乐着我们的快乐,用镜头来表现摄入自己心中的黄山。偶尔用镜头拉近我们之间的距离,将对方的身影留在黄山的背景中。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哈,高高在上的时候,水平线当然也相应地提高了,所以在山上拍照,无论站得有多高,镜头里也显像不出高度的。
这块黄山石,宛若一只大手,向上牵引着顶上的树木。恰好走来一对情侣,构成了一幅情意绵绵的“牵手”画面。黄山的很多怪石都是象形,都是人们根据自己的想象来命名的。
我们舒畅地呼吸着黄山的气息,游览着黄山奇幻地风景。黄山的石级引领着我们步步登高,黄山的风景牵引着我们快乐的视线。黄山让我们体味艰辛与快乐,黄山检验着我们的体能,考验着我们的坚忍,让我们认识自己、挑战自我。向着一个又一个目标攀登,收获一个又一个惊喜。攀登的过程和经历,足以让我们忘怀,也成我我们自己难忘的风景。

黄山蜿蜒的山路,引领我们攀登。
黄山怪石与奇松、云海、温泉称为黄山四绝。

“一线天”为登玉屏必经之路,两石相夹,窄如古巷。宽处不过2米,窄处仅0.5米。
我们初次攀登黄山,选择了不乘缆车,我们不是驴友,未知自己的登山能力,选择自由的徒步攀登。开始了亲近黄山的快乐之旅。
黄山怪石的形成,是由于花岗岩体经历了漫长岁月,日晒雨淋、风化剥蚀、流水冲刷等,使得岩石受到大自然无数次的雕琢而成的。
百步云梯,大家一个接着一个缓慢上行,想歇息也不能停留时间太长,因为后面的队伍好长好长。老公在我前边攀登,我在后面跟着爬到腿软,天呀,谁也帮不了我,我要坚持,不能停下来,望着前边的老公,可怜的我说话都嫌费劲儿了,我尽量呼吸均匀,深呼吸轻吐气,保持足够的含氧量,艰难地一个石级一个石级地挪动、攀爬着......终于见到“亮”了,我身子一软,瘫坐紧挨着云梯顶上的石凳上,深深地吸着气,感觉几乎窒息,连话都说不出来了。良久,望着天色,又继续上路了。踏上百步云梯,那种“仿佛身在九天中”的飘然意境,被攀登的难言之苦所隐没了,让我终生难忘。

我们快抵达目的地的时候,和鳌鱼峰一起钻进了云层。鳌鱼峰海拔1780米,是黄山36小峰之首。峰以形命名,云雾中,只见那巨大高昂的鲸首,大有鲸吞天地之势。此时云雾弥漫,能见度只有几米之内。老公还在拍,我已经筋疲力尽了,腿软到画圈。第一次感到腿真的会软了,完全没有了拍摄的欲望。老公要背我的包,我有气无力地呢喃:没关系,我就是上不来气儿,背包还没问题。此时的我们持续登山8个多小时了。我感到浑身无力地倚在山石上了。可是我还要坚持,因为还有一段路,我们才到天海的栖息之地——白云宾馆。

到了我们的住宿地,因为是网订,因为住宿白云宾馆的人超多,所以颇费了一番周折,老公跑前跑后地忙碌了好一阵,我们才终于安置好行李,去旁边的快餐店,黄山顶上的方便面20元一桶。这快餐55元一份,我和老公吃的一样多。夜幕降临,天下起了小雨。
拍摄日记:
前山攀登有难度有艰险,仅凭信心是不够的,体能对我们来说也是考验。人们常说的:“上山容易下山难”,对于我们却有了新的体会,宁愿下山扔腿,也不愿上山吃劲。上山时抬腿倒不是问题,就是感觉肺活量不够大,气喘吁吁地胸闷上不来气儿,只好歇下来喘匀了再继续攀登。行进艰难时,如履太空步,缓慢而迟缓。
上山不看景有点亏,上山看景有点悬。黄山的幻美有时在我们不经意的时候,豁然出现,我们于是乎常常会得意忘形了,登高望远也常常潜伏着危险,好在一切都在无恙掠过,艰辛着我们的艰辛,快乐着我们的快乐。随拍的图片往往都是我们眼中的风景,其中的苦乐甘甜只有身临其境享受过程的我们,才深有体会。这个过程永存在我们的记忆之中了。
面对黄山,我们心存敬畏和膜拜,从未想过征服,只是想亲近。每一次登临山峰都很慰籍、知足,庆幸、诚惶诚恐。黄山的石阶上,没有留下我们艰辛的足迹,黄山的山风,也吹干了我们跋涉的汗水。我们把攀登的快乐飘扬在登临的山峰上,留存在幸福的回忆中。
攀登的过程,虽未知而莫测,但也做了了然于心的准备,由开始对登顶的欲望与冲动,渐渐变成稳重与不可冒然轻视。调整心态和调节体能在登山过程中同样重要。黄山让我们感受大自然的无穷魅力,黄山让我们懂得知足长乐,黄山让我们品味仁者乐山的道理。
仁者见山,仁者静,仁者寿。在千变万化的大自然中,山是稳定的,可以信赖的,山始终巍然屹立,包容万物,是最可靠最可依赖最可信任的支持。攀登黄山,让我们享尽其中的苦与乐,品读了山是一种理想、一种性格,体味了一种坚忍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一种健康向上快乐的情趣。
我喜欢山,尤其名山,但我也很敬畏大山,仰望名山。这次的黄山之行,更加让我对名山敬畏了。攀登的艰辛,铭刻至深。沿途的风景,铭记在心。
在这张黄山地图上,红线是我们上山的途径。(绿线是第二天的行程,第二天即上山又下山。)因冬天冰雪山路,天都峰、莲花峰、西海景区都封闭,只能用镜头拉近了。在图上看上去短短的线,也就十多公里的山路,因为山路陡峭艰难,也因为从玉屏楼(索道从慈安阁到玉屏楼),开始上山的游人超多,将山路几乎堵住。也幸亏人多,我们才能慢行,所以百步云梯之前,因为人多行走缓慢,没有感觉到过度疲劳。根据图片上记载的时间,从慈安阁8点算起,到白云宾馆近5点,我们持续攀爬了近9个小时。
上黄山之前,这张图让我们忽视了攀登黄山的艰难,也无畏了黄山的艰险。从心理上因无知而无畏了。经历了攀登黄山的过程,知晓眼前的这个地图的标识只能做参考,并不很准确,但心中能坦然相对,毕竟我们已经登临了黄山,抵达了预期的目的了。
相关资料:
黄山集天下名山胜景于一体,泰山之雄伟,华山之险峻,衡山之烟云,庐山之飞瀑,峨眉之清凉,雁荡之奇巧。黄山“朝岚夕烟,千态万状,山不一境,境不一时”,变幻莫测,气象万千。
三大主峰是指莲花峰、光明顶和天都峰。黄山无峰不奇,无石不美,古人有“一步十叫绝”之叹。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