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禾木晨曦中的平流雾,起初竟被我误认为炊烟迷漫。据说这也是到禾木不可不拍的独特风景。

初升的太阳终于冲出云雾照耀在图瓦族的小木屋上,那袅袅的炊烟,让我们感受到了禾木那静谧宛若世外桃源的景致。

晨光中秋风缭绕着炊烟,沿着峡谷形成了一道难得的平流烟雾,流畅在绚丽的秋林中,俨然一幅优美的禾木晨曲。
从黎明前的黑暗到晨曦微露,天公一直和我们开着玩笑,不时洒下丝丝冷雨,考验着我们的执着,风云变幻着天色,呼啸着企图阻挡朝阳的笑脸。
为了拍禾木日出,我们5点半就出发,天上的星辰和月亮都躲在云层里面,我们大部队借着几个影友们的手电或头灯的亮光,摸黑探路急行军似地穿过小村庄,在黎明前的黑夜,在凛冽的秋风和冷冷的秋雨中,攀登湿滑的石级,来到无遮无拦的小山坡上,面对着东方,非常虔诚地静候着,伫立成一个个令人感动的痴情追逐光影的剪影。

我最终没能抵御疲倦和阴冷,竟然在山坡上唯一的四处漏风小亭子里,拥紧租来的军大衣,美美地睡了一个回笼觉,醒来后山坡上已站满说着各地口音的影友,天边已经发白了。

专注的影友。

晨光中美丽的小村庄。

依傍着小村庄的禾木河。

图瓦人的小村庄苏醒了,马儿已经等候着游客的牵引。

寄宿的游客们已经开始游览禾木晨景了。

当太阳升起来的时候,领队催促我们下山了。
拍摄日记:
前一天的傍晚,就安营扎寨在喀纳斯景区的禾木了,客栈是清一色的小木屋,夜幕下小山村显得灰暗了许多,山区的夜晚完全没有了白天的炽热,明显地感到冷飕飕。小木屋里没有热水,四张硬邦邦地木床挤得小屋几乎没有周旋的余地,柴油机“突突”地发电,视乎满足不了大面积用电,我们居住的小木屋停电了。吃完简单的晚饭已经很晚了,夜幕下也无法抹黑看看外面陌生的小山村,也许白天的奔忙,让我钻进冷冷的被窝,即使听到同屋影友酣睡的呼噜,也能疲惫地安然入梦乡。
第二天清晨寂静,才5点多,“大公鸡”领队就在院子里放开了喉咙,唤醒了睡眼惺忪的我们。可敬的影友们就像军事化的队伍,除了一人实在是不愿意起床,其他50多人的队伍,在凌晨漆黑的5点半,按着预订的计划准时列队出发了。天上没有星辰和月亮,路上也没有路灯照明,队伍中偶有几个拿手电和戴头灯的,一列长队就这么默默地行进着,忽然前方掉头,原来走错了方向。继续,只能听到嚓嚓不齐的脚步声。上山了,是原始的石头阶梯,感觉脚下有些湿滑,很敬佩一位拄着双拐的影友,第一天他就在魔鬼城把脚崴了,现买的双拐跟着队伍,可拄着双拐在这样湿滑漆黑地山路上,急行军似地夜行,也真算是一个钢铁战士了。
夜幕下,迷迷糊糊跟着队伍在小村子里转了几个弯,沿着鹅卵石铺垫的山道,厚木板铺成的路径,终于气喘吁吁地一路登上了山坡,看到一个小亭子,大家要停下休息了。领队说,不远了就在山坡下,选好位置支好三脚架,驻守最佳视点吧!无遮无拦的小山坡,是最佳的俯瞰拍摄点,据说每天这里都站满了迎候禾木日出日落的影友,我们先来一步,站好最佳位置,这时领队的初衷。
急行军使得我汗颜,山风瑟瑟,望着满天的黑云,我躲在小亭子的角落里,没有随大部队下坡支三脚架。小亭子也是四周没遮拦的,原来这里是个贩卖商点,因夜幕笼罩,还没有开始营业。好冷呀,我抱紧自己,望着天上的阴云随风肆虐地飘舞着。黑暗中,旁边的一个影友说话了:长毛的黑云是雨云!果然一会儿,当那片“长毛”的雨云被风吹过来的时候,天空飘下了细雨。可是依然没有看到山坡下驻守的影友回来,这个小亭子是山坡上唯一的避雨处。也幸亏我没蹲在山坡下,我没带雨具。售货点的人醒了,我忙化30元租了个军大衣,潮呼呼的而且好沉,穿在身上不一会儿就感到抗风暖和了。抱成一团坐在凳子上竟然睡起了回笼觉。
当醒来,依然氤氲但天已经亮了,山坡上已经汇聚了很多人,都是前来观看日出的影友和游客,风儿又拽过来一片雨云,细雨飘拂着,而太阳仿佛在每一个静候日出的游人脸上,几乎没有人去躲雨了。
支好三脚架,俯瞰着山谷下的禾木村全景,犹如一幅长卷画幅。前后两重树林间,云烟氤氲中,那些尖顶木屋疏密有致,形成了一幅独特的风景,一条河面泛着流淌的银光,使得画面充满了灵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