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明代武官朱梅墓(2)----寻摄绥中明代古迹(四)

(2012-05-25 09:09:14)
标签:

杂谈

辽宁绥中

明代古迹

石牌坊村

朱梅墓

寻访行摄

分类: 旅行旅摄

明代武官朱梅墓(2)----寻摄绥中明代古迹(四)
     朱梅墓园南北长350米,东西宽110米,占地38500平米。现地面由南向北存有华表、石狮、石坊、石门、石虎、石羊、石马、石人、石碑、及墓冢等。墓园规模大,保存完好,文化信息丰富,极为珍贵。甬路正对的就是朱梅的墓冢。这条甬道是1982年文物保护部门修的。

 

明代武官朱梅墓(2)----寻摄绥中明代古迹(四)
    朱梅墓前有4座石碑,东西两侧各列2座。东侧前碑刻首七祭文,东侧后碑为崇祯十年三月三日诰命碑。西侧前碑刻的是崇祯十二年正月二十日下葬祭文碑;西侧后面的为崇祯十年闰四月二十日初祭文碑。

   座石碑型制相同,都是龙首龟跌座式。通体为纹理雕制,碑文为柳体楷书,笔势劲挺有力。石碑边框雕刻着游龙戏珠,线条清秀奔放,栩栩如生。碑文中记载朱梅经理军务镇守蓟辽、五挂将军印……百经血战,解围宁锦。因此他死后,皇帝对他加封号,厚葬仪,造墓园,建碑碣,以示优崇。这些碑文对朱梅的人品、军事修养及战功作了很高评价。也反映了明清之际的辽西军事情况,因此它为研究明末政治、军事和艺术提供了实物资料,对我们来说弥足珍贵。

 

明代武官朱梅墓(2)----寻摄绥中明代古迹(四)
   最北端为墓冢,共三座,中间一座,地面封土残高4米,系黄土堆成,为朱梅墓。墓前横立题铭碑(亦称题铭石屏,)由两个抱鼓形基座将其托架。碑面周边为云水游龙戏珠纹饰,中间阳刻碑文:“明诰赠左柱国特进光禄大夫太子太保前经理军务镇守蓟辽等处地方五挂将军印总兵官后军都督府左都督海峰朱公墓”50个遒劲的大字。

 

明代武官朱梅墓(2)----寻摄绥中明代古迹(四)
      前有一石质供桌,上面刻着整只的小猪、水果、点心等12种祭品,与下葬碑文中所记祭品一致。

 

明代武官朱梅墓(2)----寻摄绥中明代古迹(四)
    在朱梅墓冢的下方还有两个较大的墓冢。左前一座埋葬着朱梅二子朱国梓,右前一座埋着朱梅三子朱国桢,墓前分别立有墓碑。东南处墓冢的墓碑碑首有清故二字,碑文为篆书:前明奉政大夫永平道佥事 贝孝先生邓林朱公 诰封安人元配陈氏合葬墓。

明代武官朱梅墓(2)----寻摄绥中明代古迹(四)
      西南的墓冢前碑文为明骠骑将军锦衣卫指挥使宁我朱公之墓。根据碑文推测出这两个墓冢里葬的是朱梅的后人。

 

明代武官朱梅墓(2)----寻摄绥中明代古迹(四)
     令人悲哀的是,朱梅墓和其旁边的墓均已被盗。据说前些年朱梅墓园几乎年年被盗。绥中县文物管理所每年都要堵被盗墓者挖开的洞口。现在墓冢里所看见的就是用青砖砌成的起券门墓室。可以从这里看到空空的墓内。

 

明代武官朱梅墓(2)----寻摄绥中明代古迹(四)
初夏的朱梅园有很多蒲公英。

 

明代武官朱梅墓(2)----寻摄绥中明代古迹(四)
     朱梅墓园是全省仅存的明代官员的大型墓园,这里有全省唯一一处保存完整的石雕群,其价值是不言而喻的。在这里分别立有省级和市级的文物保护石碑。


明代武官朱梅墓(2)----寻摄绥中明代古迹(四)

   
    墓园碑文、题额、记录了明末蓟辽两地区重大军事活动,记录了一位边将的真实经历,对研究明末政治军事形势,具有文献价值。墓园整体布局严正、规范,制作精致。石坊巍峨状观,其上石刻图案精美生动;石兽石人造型古朴庄重;题额及碑文刻字或楷或篆,或敦或清秀,中规中矩,各有千秋。这对今天研究古代丧葬文化,研究建筑、雕刻、书法等艺术提供了实物资料。

    “在秦皇岛境内,如此大规模的墓园还是不多见的。而难得的是,经过多年的风雨洗礼,这里还能保存得如此完好,的确令人称奇。明朝众将中,死后有如此尊祟者也不多见。何况还是在山海关。”

 

 

    五挂将军印 英明永流传(网上资料)

    

    朱梅,字海峰,明末辽东广宁前屯卫(今绥中县前卫)人,明末著名边将,曾五挂将军印,战功卓著,名震蓟辽。   

   他早年投身军旅,驰骋疆场,在防御蒙古部落的战斗中屡立功勋,由于“勇略素优”,到明神宗万历末年,已由下级军官升为备御,在辽阳、义州(今义县)一带驻守。从万历末年经天启到崇祯初年的二十几年中,由于东北的女真族势力日益强大,不断向明军发起进攻,辽东兵事连绵不断,朱梅的主要作战对象也由蒙古部落转化为女真军队。

  朱梅身经百战,屡立功勋,是打出来的猛将。从天启元年到天启七年,仅仅七年的时间里,朱梅就因为战功累升为游击将军、参将、副将、总兵,并挂征辽前锋将军印。崇祯皇帝继位后又晋升为都督。他一生先后五次挂将军印,成为关外战功卓著、名声显赫的战将。

  天启六年(1626年)正月,朱梅率军参加了宁远保卫战。他下决心死守宁远孤城、负责坚守北门。战事十分惨烈,三天三夜的血战中,朱梅几乎没有合眼。在后金军队的猛攻下,宁远城几度危在旦夕。守城军民众志成城,红夷大炮向后金军队开火,努尔哈赤大军兵败城下,最后不得不撤兵。战斗中,朱梅不仅防守北门,还奉命驰援西北角城墙,功勋仅次于满桂。战斗结束后不久,皇帝下旨任命朱梅为代理都指挥佥事(相当于省军区代理副司令)。

  天启七年(1627年)五月,皇太极亲率15万大军,气势汹汹进攻锦州、宁远,试图攻下辽西走廊,打开入关的通道。朱梅此时正防守锦州,他协助总兵赵率教坚守城池,后金军队一连攻打了24天也没能如愿。宁远城在满桂的守卫下同样固若金汤。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宁锦大捷”。由于宁锦大捷的功勋,朱梅受到朝廷的奖赏,被加升为都指挥同知(相当于享受省军区司令待遇的将军)。同年十月,皇帝下旨“给朱梅征辽前锋将军印”,这是朱梅首次挂将军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