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画家李自健的《人性与爱》油画新世纪巡展,在辽宁博物馆展出,观摩浏览颇为震撼,那些来自于画家真实生活的景象,从画家细腻地描绘,能体会到画外的灵魂深处。画中处处解读着人性的真善美,触及观者的心灵深处,共鸣出人性的美好。这幅画为《生之梦》。画面简洁,色调柔和,流露出细腻的人物情感。

《孕》:孕育生命的美好与羞涩,《乳汁》初为人母的辛劳与幸福,《摇篮》呵护养育的含辛茹苦,一个女孩儿走向女人的一生就这样开始了。《孕》是画家李自健1987年的作品,画家为初孕的妻子创作的这幅油画《孕》,当年入选中国首届油画大展,是李自健艺术生涯中最重要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孕》
那夜的莲
在你的梦里
留下怯怯的花蕊
那夜的你
和莲花一起
融融的深睡
白莲孕育
第一枚花蕾
你在孕育中
有疏疏的
轻泪细细的快慰
最后一朵莲中朦朦的脸
最后那朵微微雨中的莲
丹慧 诗
(丹慧系画中模特儿,画家之妻)

画家妻女的生活点滴细节,被画家描绘的非常生动,那份做母亲的恬淡与贤淑,那份自然流露的母爱和亲情感人至深。这是《母女系列》中的《果实》、《果实》、《童话》。

《远飞的大雁》、《静静地小河》、《清溪》,这是一组来自大自然纯洁的歌,静坐在大自然的调色板里,小女孩清澈如溪水的双眸,天真无邪地注视着,仿佛整个世界的天空都纯净了。

《姐姐的故事》,小姐弟的酣然入梦,无忧了画家坎坷艰困的童年,化解了那个年代的很多无奈与烦扰。

《家书系列》:《窗外》、《小春》、《篱笆》、《摇篮》。画面中的原型,是一个独育婴儿的村妇,在她所生活的乡村中不同的环境里,静静地深情地阅读着来自远方爱人的来信。那深情地双眸,牵动着观赏者的心,更牵动了孩子父亲的心。如今延续了数千年书信交流情感的传统方式,已经渐渐淡出我们现在的生活,现代化通讯的快捷方式,传递着的那份情感,视乎少有那个年代“情书”的深重和久远。

《祖母》系列:《风》、《慈》、《韧》、《摇》,细致入微地刻画了一个祖母的音容笑貌,和生活中和蔼可亲的自然神态。1999年联合国社会政策发展部,将李自健这幅作品《韧》定位世界老人年主题印刷品。

画家丰富的人生阅历积累了很多素材。上世纪90年代初,画家为旅美之初的困顿与迷茫,写实了画家那个时期的心情,创作了《流浪人系列》。

中国元素“红花被”,看得出画家的思乡情,画面洋溢着生活多彩的一面,“红花被”是这位海外画家故土文化情结的视觉符号,象征性地表现出一个审美意韵和精神内涵,渲染的不仅仅是中国乡村浓浓的洋洋喜气,更张扬了中国乡村的生活气息,表达了画家思念故乡、热爱生活的真情实感。

李自健的油画作品《雀儿飞过之后》。

李自健的油画《芦花谣》。

李自健的油画《儿时——鹭州》。画家几次远离城市喧嚣,走回童年的田埂和山丘,去寻找远逝的童真印记,于是一幅幅散发着泥土气息的灵动画面展现在我们眼前。

网上资料:李自健的这幅油画《和风》,于2006年5月14日,北京荣宝斋拍卖公司的油画春拍,拍出了220万人民币的高价。

我是没有什么信仰的俗人,欣赏李自健的油画,好像进入了“禅境”,那种源于心底的美好,像一首诗一首歌在低吟咏唱,那份恬静温润着心田,如小溪静静地流淌......就这样不知不觉中已浏览了几个来回,转眼展馆下班的时间到了,我回望着《太行山》的可爱小童的笑脸,欣然地走出了展馆。
网上观点:
李自健展览的不仅是他优美的画作,更重要地是通过他的写实油画高歌”人性与爱”的主题曲,在全世界宣扬真实善良和美丽.
绘画作为全人类的一种共通语言,是精神意识的一种交流手段,李自健就是通过他的现实主义艺术风格,完全忠实于自己的视觉和当时的环境,用比相片更富有艺术感染力的写实油画,激发着全世界人民的共鸣.看李自健的油画,是一种回归自然的完美享受,你可以看见白云在飘,老人在笑,小孩在闹;你可以看见溪水悠悠,芦苇摇摆,黄犬奔跑;你可以看见流浪人在叹息,红花被在招展,母女在欢笑,溪水在唱歌,芦苇在飘摇,黄犬在奔跑。
李自健的油画走过千万里路,感动千万观众.无数观众和我一样,在李自健的油画前流下了感动的泪水,我明白他们内心最细微的感情受到震撼的那种感觉.或许他们和我一样,并不懂得欣赏油画,也不懂得艺术流派,但只要是一个内心善良的人,都会被李自健画作中流露出的善念所感染,他用自己的绘画语言向观众诉说着祖母的仁慈,童年的美好,生命的可贵.真正能让所有人都能看得懂的艺术,才是永恒的艺术。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