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新浪读书频道“荆楚文化.武汉论战”专题

(2009-10-06 18:53:12)
标签:

杂谈

   九月中旬,醒龙兄急约参与新浪网、中国作家网、武汉市文联、《芳草》杂志联合举行的《荆楚文化.武汉论战》活动。17日上午在《芳草》编辑部,作为“小说家眼中的武汉人”中的一员,与刘富道、彭建新、叶大春、徐世立作嘉宾,醒龙兄主持。19日下午,在湖北大学会议中心思齐厅,专题讨论“荆楚风情与中国文化”,嘉宾为华科大何锡章教授、长江大学孟修祥教授、省社科院刘保昌研究员、湖大郭康松教授,本来主持人为北京的一个文化人,他有事来不了,醒龙推我上前台,这几个嘉宾也是我联络的,他们都有荆楚文化、文学研究的丰厚成果。还请了湖大的本科生硕士生近百人参与互动。

由于我是临时客串主持,又是在原主持人方案的基础上自行修改的,只在开始前几分钟跟几位嘉宾临时讨论了一下,之前十几分钟跟有娴静之美的新浪读书主持人文坛当面沟通了一下,原以为能够顺利应对下来就很不错了,结果效果比我们预期要好得多。可以说,两个小时的活动,话题鲜明、讨论深入、互动踊跃、连贯流畅。现场效果不错,新浪方的主持人、组织者也很满意,当晚我收到了好几条赞美这个活动的短信。

但有两点遗憾:一是我原设计有现场观众自由发言、提问环节,但时间接近下午五点,我的一个朋友不断发短信催我大人物到了,我理解朋友的苦衷,委屈了同学们。事后有点后悔,觉得不值。至少应给一刻钟提问。这事充分反映了我的性格弱点:克己待人。克自己人待他人。

二是不论作嘉宾还是作嘉宾主持,批判的锋芒不够尖锐。作嘉宾时我和徐世立算是较有反思批判意识的,我还专门强调作家对武汉和武汉人要有反思批判精神,但另几位和几场的嘉宾被武汉、湖北浸润太深,习惯于看好的一面。作嘉宾主持时,主要从关于荆楚的诗歌看荆楚文化特质,学理层面探讨多,现实针对性弱了一点。当然,学者们注意到了中原儒家文化对荆楚文化的强势遮蔽和改造、注意到了现代人不可盲目从古文化中吸取资源,我了解嘉宾,对他们有信心。作为主持人,话不宜多,点到为止。

下旬末,新浪网把视频和文字、图像都挂出来了。我专门看了网友留言,很活跃。绝大部分是对武汉人和湖北人的性格弱点的批评意见,很尖锐、很到位。我看了之后,因惭愧而脸红。

单就这次“论战”而言,作家、学者都输给了匿名的网友!

武汉有媒体报道说,仗没打起来,正好说明了湖北文化的包容性。我觉得媒体也输给了网友!

我一向认为网上脏话太多,不负责任的抨击漫骂、侮辱人格的言论太多,对网上评论不以为然。但看了这个专题的网评,我由衷地敬佩。在此,我作为“论战”参与者,向网友致敬!鞠躬!道谢!

 

 

关于新浪读书频道“荆楚文化.武汉论战”专题

 

 

关于新浪读书频道“荆楚文化.武汉论战”专题

             刘富道         彭建新               刘川鄂

 

关于新浪读书频道“荆楚文化.武汉论战”专题         关于新浪读书频道“荆楚文化.武汉论战”专题

四位嘉宾,从左至右:刘保昌、孟修祥、何锡章、郭康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