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生的智慧在于懂得人生的归零

(2008-04-27 18:53:18)
标签:

心灵成长

当下归零

林谷芳

情感

人生的智慧在于懂得人生的归零                                         摘自林谷芳《中国女性》接受记者的采访

 人的有限,正因为生命缠绕太多的葛藤;

                   禅的归零,却让生活充满无限的可能;

                   禅不在远,就在当下。

    我们要有一个临界点的智慧,就是禅对任何事情都认为是“药毒同性”的。比如砒霜,分量用对了叫药,用错了就叫毒;所以很多事情过了那个临界点,就好转成坏、坏转成好。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和整个社会告诉我们的都是生命的加法,学这学那,要这要那。加法原本是好的,人生下来一无所知,透过学习和积累才能成长;但问题是加法最后变成人的累赘;甚至我们会无谓地追求各种无名的冲动。“有时候我把禅定义为生命的减法。这个社会为我们订了很多标准:什么是成功?什么是幸福?别人的成功不见得就是我的成功,而同样的事情放在一个人身上是幸福的,放在另一个人的身上就是痛苦的。减法就是有一个归零,看自己要的是什么?看自己的生命状态、自己的身心状态时什么?”

《归零就是无限》提出四种归零:

阶段性归零:

我们做一件事情,努力一个阶段要忘记它,心理学上所谓的高原期,就是有一个阶段你怎么学都不会都不会有增长。例如:曾经有一个画家怎么画都无法突破,于是扔掉画笔出去游历;二三年之后,一挥笔就上了一个层次;这个方法对生命的学习非常重要。

 

人生的归零:

生命是一个类似抛物线的曲线,有人可能三十岁之前是在学习过程,三四十岁到五十岁左右可能在创业,五十岁后就要变成减法。你的曲线要往下,所以你如果继续负担那些东西就会造成你生命不可承受之重。所以孔子才会讲“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

 

当下的归零(随时可以归零):

禅有这么一个公案:一个人掉下了悬崖,在千钧一发中攀住了树藤;他想往上爬,又看见树上有只山鼠正在啃食他攀附的树藤;他向往下跳,又看见树下有只老虎张着大嘴正在等这他;而就在这上下不得、进退维谷之际,无意间却瞥见旁边树叶有一粒红橙橙、娇艳欲滴的山果,很自然或不知怎么,他伸手摘下了那颗山果放进了嘴里。“啊!好甜呀!”所以我们常常讲,前念已去,后念未来之际的当下,你是自由的。就像工作上犯了错误,上司要批评,责备你,从你自己的座位到上司面前的时候,常常会紧张,甚至快要崩溃了;其实你大可以在被批评之前都还是如常的,还是快乐的!

 

绝对的归零(所有后天的、或与生俱来的,无名欲望怎么打破了以后,完全做一个自由的人):

前面三个我们任何人都做的到。生命总是它的一个可以荷担的重量,所以就必须在减法的基础上"慢活”跟“乐活”。减法的这种简单却是跟生命有深刻的关联,你不会丧失自我,不会有过多的负担,你跟人群的关系其实也都存在。我们在一个社会的漩涡里,价值绝大多数都是别人赋予的,而且还会变,我想能够认清这个事实,就能理清什么东西对我们真的有价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