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孙的无奈 《非2》观

标签:
新元素摄影芮昆仑娱乐 |
分类: 乱弦丛笛(影曲杂烩) |
刚看了《非诚勿扰2》有点后知后觉吧。
京片子里管漂亮男孩叫——尖孙,老男人叫——苍孙。
冯小刚和王朔两个苍孙折腾的片子,自然在苍孙中有些反响,但最难伺候的也是这些苍孙们,要不怎会恶评如潮,抽掇的紧。
《非》剧系列,其本身就是像一个患了贫血症的病秧子,人物定位本身就是个病态:一个游手好闲一辈子思维清晰腿脚硬朗就享受退休的混混苍孙和一个二奶出身爱榜老头又不爱老头的问题花瓶,所谓的畸形恋爱故事。明事理的人照说不该对任何一种的爱恋有歧视,不歧视是一个概念,但如果是一种宣扬的代表形式,就不能不说其无奈和可悲了。
不可否定,非2让我有了比非1多些的感悟,而这些感悟不是来自哪个病态的爱情故事,而是,那个爱抢别人戏的小眼孙红雷。
首先,将错就错的阉割爱情的生活认识,俺不敢苟同,如果说现实中,长久的婚姻只能是将错就错,这又是一种时代的无奈。
相差20岁难以产生爱情,这倒是个合理的逻辑,也合乎人本性,何况对象不是尖孙,市场经济时代可以说什么都是买卖,古人的男人吸引力标准:潘、驴、邓、小、闲,到了如今甚至只要有个邓,其他都可以将就。将就就是将就,人本性还是难违背的,用主观意识中的追求和潜意识的本性纠结可以剖析梁笑笑之流的行事做派了。
正统的传统文化中,其实从来没有家庭爱情的概念,有的只是亲情,传统文化中,爱情只是存在于风雅文人和妓女之间,要不就是和妖魔鬼怪之间;常人是没有爱情的,常人没有,甚至中国的正统英雄也没有,有了便是红颜祸水的结局,关羽有爱情吗?武松有爱情吗?李逵就更没有了,唯独一个项羽,还是个别姬自刎的反面典型。是不是我们的文化有什么问题?奉为正统的儒家文化,其实就是压抑人本性和天性的,难怪鲁迅说过:“满眼的仁、义、道、德横竖着看,只是看到了‘吃人’二字”传统文化的缺失+当朝买卖风行,培养出现今中国人的正常的爱情认识真是难乎其难。年少时本性的实验式爱情常有,而苍孙的买卖爱情很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