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卫.盖尔的一生
标签:
影评大卫-盖尔的一 |
分类: 偶然影院 |
昨晚看《大卫.盖尔的一生》,又名《铁案悬疑》。
曾经身为奥斯汀的哲学教授,一位在学术上颇有建树的学者、反对死刑运动的积极倡导者,同时也是一名慈爱的父亲,却深陷悬案,准备接受死刑。
悬疑部分出乎意料,二个多小时的故事,昨晚看到一个多小时时,4兆宽带竟然屡屡被卡,都是过年惹的祸。
早上4点起来接着再看。
不谈悬疑,也不谈废除死刑。
意外地欣赏他课堂上的一番演讲:
你们幻想什么,
世界和平?
应该是
你们幻想国际名望吗?
幻想获得普利茨奖?
或是诺贝尔和平奖?
还是MTV音乐奖?
幻想邂逅天才洋溢的性感帅哥,
表面上有点坏、私低下闪耀着高贵的热情
不介意瘫痪在激情后的床上?
拉康哲学的重点...
幻想必须超越现实,
因为在你到手的那一刹那,
你没办法也不会再想要它。
为了继续存在,
欲望的客体必须永远无法达成,
你要的不是“它”本身,而是对“它”的幻想,
欲望与疯狂幻想相辅相成,
这正是巴斯可所谓真正的快乐...
来自对未来快乐的白日梦。
不然我们怎么会说“猎比杀更为有趣”,
或“小心你许下的愿望”。
不是因为你会得到它,
而是因为一旦得到它,你再也不会要它。
所以拉康给我们的教训是,
心想事成的人绝对不会快乐。
最符合人性真谛的是,
尽力活在你的想法和理想中,
不要依据你达成多少欲望来衡量你的生活,
而该以获得多少真诚、怜悯、理性、甚至自我牺牲的时刻
来衡量。
因为到头来,
衡量我们生平轻重的唯一标准,
取决于你如何看待他人的生命。
初次接触拉康哲学,自以为此论点在思维深处早已潜移默化。
难怪人亦老矣,惊诧眼角却总也找不出沧桑的鱼尾纹,
虽未满足现实生活中的种种欲望,
却常常生活在幻想的幂幂之中,
原来如是。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