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今天哈佛 明天耶鲁(全球网络开放课程收藏)

(2010-07-28 16:24:19)
标签:

留学

耶鲁

哈佛

哲学课

李想

中国

分类: 偶然相遇
今天哈佛 <wbr>明天耶鲁(全球网络开放课程收藏)
    最近,网友间流传着这么一个“段子”:“都是讨论人生的入门课,你看看耶鲁课堂上探讨的是什么:死亡(哲学部分),男女性欲自然的强度差异(心理学部分),从城邦经验到民主政府(政治哲学部分);再想想我们的大学辅导员喜欢念叨什么:不许交男女朋友(哲学部分),敢交就打电话给你家长(心理学部分),爱人不行,要加强爱国(政治哲学部分)”。
 
    这段话虽然有点讽刺,但不无道理。而刺激网友做出这番评论的背景,是全球顶尖高校“免费开放教育课程”的视频在网络上疯狂流传,已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慕名体验哈佛、耶鲁等大学的课堂氛围与名师风范。按照知名网友“和菜头”的说法,“单看西方思想家的思辨过程,就已经足够性感。”
 
    知道“哈佛大学最受新生喜爱公共课”是什么?是法学教授迈克尔·桑德尔的公开课《公正:该如何做是好?》。每周在哈佛大学桑德斯礼堂,有超过1000名学生来旁听此课。在第一讲中,屏幕前的网友往往和地球另一端的大学生一样被不断要求思考一个个道德困境——
 
    A、你开着一辆电轨车,突然刹车失灵,车前方有五个工人,分岔轨道上只站着一个工人,如果你猛转方向盘冲向分岔轨道,你会撞死那个工人,却可以挽救五个人生命。你会怎么办?
 
    B、你站在天桥上,看到桥下一辆失控的电轨车快要撞向车前方五个工人,此时你身边站着一个大胖子,如果你将他猛推下桥,他必死,但他的身躯却可以阻挡电轨车撞死五个人。你会怎么办?
 
    C、你是医生,一天夜里医院突然来了五个轻伤患者与一个重伤患者,只有一天时间,你要么挽救重伤患者的生命,却得看着另五人死去;要么救治五个轻伤患者使其康复,让那名重伤者死去。你又会怎么办?
 
    另一个相当热门的课程,是耶鲁大学著名教授Shelly Kagan开设的一门名为《死亡》的哲学课。通过视频,你可以看到一个瘦削的大胡子老头,盘腿坐在一张桦木桌面上,侃侃而谈,镜头推远,正是一副典型的西方大学讲坛的气派。
 
    与常春藤公开课程类似的TED也受到中国年轻网民的欢迎。TED(Technology,Entertainment,Design)是一个社会各界精英交流的头脑风暴盛会,创于1984。TED 每场演讲时间都在18分钟以内,主题旗帜鲜明,集中于各领域最新最有想象力的发明或设想。从美国前总统比尔·克林顿到《阿凡达》导演卡梅隆,都是它的演讲者。“随身携带一个上网本或iPad,在上下班的地铁上,正好看完一场演讲。”
 
    为什么会公开?
 
    作为第一所公布课堂视频的大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每节公开课的制作费用约为20000美元。用“义举”来解释这些大学的做法,似乎未免太过纯良。
 
    美国大学各门课程的第一节课被称为shopping(推销)课,老师需要向学生说明这门课的教学内容、参考书目以及考试方式,他们更重要的任务在于展现自己的学术功底与个人魅力,因为在shopping课之后,学生才需要决定这学期是否选这门课。因此,在各学年初的shopping课期间,美国各高校里充满了自由市场竞争的硝烟。
 
    亲自上过哈佛课堂的中国学者认为,网络公开课程不仅解决了资源稀缺的问题,还能让“哈佛通过展示自己最卓越的课堂吸引全球最优秀的人才去报考它,耶鲁、MIT、所有美国常春藤大学都会那么想。”
 
    眼下,日本的大学也宣布,将其课堂视频上传网络。中国开放教育资源协会自2006年起也开始组织试点大学的老师翻译中国精品课程,希望将中国精品课程推介到国外,使中国融入世界知识共享运动的潮流中去。
 
    免费公开课程,正在成为全球人才战略的全新战略手段。
 
    白领忙充电 家长忙择校
 
    杭州白领郑准一年前的第一位愿望还是升职加薪,但看过《死亡》的哲学课后,她却说自己“现在最想出国念念书,重新走进大学课堂”。与她同城的“淘课粉”李想,32岁,在某银行从事信贷行业,处于事业起步关键时期。“我们几个人成立了一个学习小组,定期交流下载到的网络课程和相关书目,还组织QQ群讨论。”李想说,他关注最多的还是金融方面的网课,《金融市场》、《博弈论》是他的最爱。
 
    身为人母的谭若梅,有一个正在读高一的女儿,这几日她正央着同事下载《金融市场》、《心理学导论》等课程。有心送孩子去美国念书的她想法很简单,“让孩子提前上一下这些课程,既能提高思维逻辑能力,也能让她有选择地挑选自己喜欢的学校,这样规避了很多以后对国外学习方法的不适应。”
 
    翻译难过美剧 知识需要分享
 
    欧美顶尖大学的课程虽然公开下载,但毕竟是全英文讲授,除了英语好的人,语言对于一般观众可谓是道巨大的障碍。开放课程能在国内受到网民追捧,翻译者功不可没。知名美剧字幕组YYETS就是其中广受赞誉的一员。
 
    现在YYETS翻译并制作的开放式课程已经有三门,除了《死亡》的哲学课程,还有《金融市场》和《心理学导论》,另外还有七门课程已经在翻译和制作之中,分别为《聆听音乐》、《古希腊历史简介》、《欧洲文明》、《基础物理》、《生物医学工程探索》和《博弈论》,另外还有五门课程在准备之中。现在一部课程的翻译小组可能达到10个人左右,大家分别认领一门课程的各个部分,一些离得近的组员经常凑到一起讨论,查字典辞典的次数也比翻译美剧时频繁多了,而且很多名词还要找到约定俗成的官方翻译,难度确实比翻译美剧时大很多。
 
    来自中国台湾地区的朱学恒在六年前,就创立了MYOOPS计划,组织义工翻译这些开放式课程。他表示,他有着和字幕组一样的目标:分享知识,消除知识鸿沟。许多网友在受惠之余,都感慨“中国的大学别只会修楼,可以做的事情实在太多啦!”
 
 
    国内现有被翻译成中文的开放课程。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作为美国第一公立大学,该校提供的课程播客和视频讲座,始自2001年秋季学期,涵盖了从哲学,人类学到物理学,统计学。
 
    ■麻省理工学院
 
 
    麻省理工是免费开放教育课件的先驱,计划在今年把1800门课程的课件都放在网站上,提供课程与作业的PDF格式下载。
 
    ■英国公开大学
 
 
    英国公开大学是由英国十几所大学联合组建的。其网络公开课的一大特色,是把课程依难度分为“导论、中级、进阶、研究”四个等级,科目跨文学、法学、商学、教育、理工等领域。
 
    ■约翰·霍普金斯
 
 
    网站提供了本学院最受欢迎的课程,包括青少年健康、行为和健康、生物统计学、环境、一般公共卫生、卫生政策、预防伤害、母亲和儿童健康、心理卫生、营养、人口科学、公共卫生准备和难民卫生等。
 
    ■中国开放教育资源协会
 
 
    汉化了世界各国高校的上千门课程,也包括小语种国家,如法国、西班牙、日本的高校。科目涵盖文史、理工、法律、商科。已发布了347门网络公开课的中文版。
 
    (综合南都周刊、南方周末、钱江晚报)
 
                                                         (转自《武汉晚报》2010年7月26日29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小四川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