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四川

标签:
洪水吊针绝望主妇献给爱丽丝一份雪顶咖啡小四川 |
分类: 偶然嘴馋 |
入伏后,白天闷热潮湿,每晚一场雨,有时走暴,躲闪不及,就成落汤鸡。
22日晚赶往医院,只见江汉关钟楼上空,黑云压城,异常壮观,可惜没时间拍下这景,只有落荒而逃。23日早从医院返回,汉口沿江大道上徒增警力,以为98洪水要再现了,今早看晚报,才知是家宝总理来汉口龙王庙查看水情。
最近和医院较上劲,前段时间医院陪老爸,现在又转战协和陪老妈,家里唱了空城计,焦虑和黑白颠倒,为爱狂奔两地。
解放大道车流滚滚,直到近夜半,灼热的马路才能稍稍喘息。
济州岛、世博园、向往已久的平遥之旅都成了泡影,预先的设计都顺着医院抽水马桶的下水道被冲的一干二净。
熬夜已不是我这个年纪的人该干的事,但是陪在母亲身边却让我内心充满踏实。
张爱玲那本颇有中国红特色封面的《小团圆》、亨得里克.威廉.房龙的《宽容》(这个美国著名人文主义文学大师,用魔力文笔写自由思想,他那智慧的妙语和真知灼见,让人获益匪浅),夜里医院没法读书,两本书的书签还插在原来的地方。
披着被子在手提上看事先下载的《绝望主妇》,一晚看个四、五集,可以混上差不多好几个钟点,除了听着熟睡母亲的动静,就是“绝望主妇”盯着夜空中晕晕乎乎的月亮。
护士站老是传来克莱德曼的钢琴曲,是熟悉的《献给爱丽丝》,不过这医院也够幽默的了,献给爱丽丝的无非是吊针换药或吊针完毕的信号,忙碌的护士像按水葫芦一般中断这些七上八下的呼唤。
晚上医院的中央空调开的太低,不由得让人的肚子浮想联翩。
协和对面的小四川,是我在这个街区光顾的最多的地方。偶尔也会去武广里的KFC或和一美女知己,叫上雪顶咖啡、蛋挞,脑袋碰脑袋的唧唧歪歪的聊上一个下午。
每隔一段时间会去武广后面的五洲花十元钱剪个碎发,光顾那里的人都是为了小店高超的手艺。然后溜到凯威自助,只吃涮羊肉,那里韭菜花和各种酱料俱全,独立小火锅很适合一个人消遣。或者去新加坡美食城要一份花枝牛柳盖饭或海南鸡饭、烧鹅饭。通常吃完了都会觉得还不如自己来料理。
一个人的时候特别喜欢这些闹哄哄的地方,或许为了了结一个人的尴尬。
。
今夏的珞珈同学聚会没时间在我家里喝冰镇星巴克了,于我最方便的地方就只有小四川。
钟情于小四川,是因为觉得他的川菜做的很地道,夫妻肺片麻辣的很正点,还有靠谱的酸菜鱼,草鱼片白而细嫩,盛在白色的大瓷碗里,麻辣烫兼具,两个有点怕辣的人吃这一份绰绰有余。当然还有麻婆豆腐、鱼香肉丝、宫保鸡丁、泡菜粉条肉丝,这些传统川菜每来必点。因为离医院太近,运气不好的话碰到个挂尿袋的病友就坐在你旁边,似乎有点倒胃口。
通知聚会的短信都留在每个人的Q里了,包括经常旅游的老大歌唱家和正在法式田园风格的罗纳河谷忙装修的淡泊,至于什么时候饕餮要等外来妹的消息,虽然各位都在各忙各的,但是到了这种时刻,基本都是一呼百应。
深更半夜想小四川,等于自虐。
俺知道俺娘的床头柜里有袋开了包的奥利奥,要是偷偷拿了,那塑料纸悉悉索索的声音会惊醒老太太,还是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