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变形记托马斯医生教师教育 |
分类: 教育叙议 |
我现在的职业是教师,我很喜欢教师这个职业。我性格属于内向型的,平时不善于和陌生人来往,在陌生的场合我常常是沉默寡言的,在公众场合我讲话我总是紧张兮兮的,每每不能把心里想说的说出来。常常是事先想了一大堆话,而往台上一站(或拿起麦克)那些言语全都忘记了。但是,这一切都没有影响我对教师工作的热爱,因为教师工作更需要有一颗滚热的心。
今天约稿的话题是“变形记:再给你一次职业选择,你会从事什么职业?”对这个问题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如果再给我做一次职业选择,我会选择做医生。”
医生和教师都是拯救人的,所不同的是教师是给人以精神,是提升受教育者精神的,一个民族的强大不能只停留在物质上,还要上升到精神层面。精神上苍白的民族,无论如何不能称为伟大的民族。而医生是拯救人肉体的,肉体是精神的附着物,肉体不存,焉谈精神?所以,医生的工作也是意义重大。
http://s7/mw690/001otr32gy6GDsub1xY06&690
我对医务工作者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敬重,尽管在我生命的历程中曾经多次遇到庸医、缺德医,但更有很优秀的医生形象印刻在我的脑海中。
2001年我生过一次眼病,去本市的一家三甲医院,眼科的一位专家检查后没看出什么,给我开了五甁眼药水,第一瓶还没用完,眼睛越来越看不见了,我赶紧去皖南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专家很认真地替我做了检查,说是眼底出血,接着要我做了几种其它项目的检查,之后,开了一周的输液药水。一周下来视力反而更差,专家喊来科室的另一位专家(会诊),那位专家看后没有说什么。最后专家建议我去北京同仁医院治疗。我到同仁医院挂了专家号,专家的名字叫傅守静,她没有给我开任何缴费的检查单,只是用她门诊室的设备给我做了检查,很快就诊断出病情开了处方,很肯定地告诉我病名及预后。今天我的眼睛没有失明得感谢两位医生。一位是皖医附院的那位专家,他在自己医术不够的时候能及时给我指明一条求医之路;一位是傅守静医生,她以自己精湛的医术给了我科学合理的治疗。
我在前些天的一篇文章中曾提到过泾县的一位房地产开发商,说他曾生过一场急性重病,当地医院的专家说挽救生命希望不大,即使救活很可能成植物人。后来,求救于江苏省人民医院的一名女专家,女专家一边远程提出治疗方案,一边急速赶往泾县,在那位女专家的治疗下,开发商转危为安,又健康地生存着。我对这位女专家很敬佩,因敬佩而好奇,询问开发商有没有给她红包,他说没有,我又问了她年龄,开发商说四十多岁,我又问人长得好看吗?开发商笑笑。我之所以刨根问底是因为对她高超的医术的敬佩。
我的一位亲戚生耳疾,在当地的医院看了很长时间,吃了不少药,不起作用。再到省城的医院看知名专家,专家让他做了一些仪器检查,诊断为耳神经炎,开了六七百元的药,亲戚很认真地把药吃完,耳疾仍没治好。亲戚去了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专家没有做收费检查,只是用门诊室的检查设备做了检查,然后开了12元钱的滴耳药水,药水没有用完,耳疾就好了。
例子还有好多,不再举了。很多好医生医技高超,令我神往。我常常幻想,如果我是医生,我该是怎样的医生呢?
因此,如果交换职业,我很想去尝试做医生。我有做医生的优势:首先我有一颗对生命敬重的心,面对将生命的希望寄托于我的病人,我决不会敷衍塞责,一定会认真听其叙述病史,并根据自己的诊疗经验仔细检查、认真诊断。其次,我会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无论达官贵人还是底层民众,我都会一视同仁,认真对待。第三,我善于积累、善于思考,我相信医技水平会不断提高的。
美国著名的医学家刘易斯•托马斯认为,人生体悟和人道精神应是医生的必备品质,其重要性至少不在艺术之下。医生自己必须是一个丰满的人,他才可能把病人看做一个人而不只是疾病的一个载体。从托马斯的观点中我可以感受到医生和教师这两种职业的相通之处,就是对生命的敬重。因此,如果交换职业,我将选择医生,以行动来证明托马斯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