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只读一本书
(2013-03-15 21:47:24)
标签:
季羡林二月河叶朗王安忆于敏 |
分类: 佳品转贴 |
【此文由江上村人俞正明根据有关资料整理】
季羡林(国学大师、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商务印书馆创始人张元济先生有一句简单朴素的话:“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天下”而又“第一”,可见读书的重要性。人类千百年以来保存智慧的手段不出两端:一是实物,二是书籍。人类之所以能够进步,永远不停地向前迈进,靠的就是能读书又能写书的本领。在我喜欢读的书中,司马迁的《史记》算一本。它是中国第一部通史,但这部书的真正意义不在史而在文。时至今日,不可一世的汉武帝,只留得“西风残照汉家陵阙”,而《史记》则“光芒万丈长”。
二月河(中国作协主席团委员)
读书,人生一大乐事。爱读书这一条,我至死不会变。我读书过程中没有什么功利目的,但是当读了很多书时,自然而然就有了一种积累,一种创作的欲望。在这里,我推荐曹雪芹著的《红楼梦》。《红楼梦》是中国古代社会的百科全书,读《红楼梦》对了解中国古代社会及传统伦理道德等都大有裨益。在艺术上,《红楼梦》也是巅峰之作,读她可获得最顶尖的审美享受。
叶
读书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浏览,一种是精读。一个人要提高文化修养,打下做人、做学问的根底,必须精读几本书。我推荐的书是《论语》。在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上,没有哪一位思想家、文学家不受《论语》的影响。中国人都该读《论语》,不把这本书读懂、读通、读透,就不能深刻理解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读《论语》,会感受到在你的心中流过的是一条有几千年历史的文化长河。
王安忆(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我读书是看一本扔一本,扔掉的是书本,而留下的是人对书本的深刻理解和书本对人的启迪。如果非让我推荐一本书,我建议大家读一读哥伦比亚作家马尔克斯著的长篇小说《百年孤独》。这本书让读者看到的不仅是拉丁美洲的一百年,它简直是把整个地球端到了读者的面前来转动了。
读书不在多,而要抓住精髓,不被书所累。读书,如同做学问,要厚积薄发,初读的时候越读越厚,养成习惯,透过表面看实质,就会越读越薄。一般读书要由薄到厚知道骨头熟悉肉,了解知识的广泛是必要的;把书由厚到薄,透过字面提炼出精华,则需要下一点功夫。我虽然从事的是物理研究,但喜欢的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最喜欢读中国的历史书,尤其是《资治通鉴》,读它可以知兴亡更替。
李国文(著名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