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果只读一本书

(2013-03-15 21:47:24)
标签:

季羡林

二月河

叶朗

王安忆

于敏

分类: 佳品转贴

【此文由江上村人俞正明根据有关资料整理】

季羡林(国学大师、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商务印书馆创始人张元济先生有一句简单朴素的话:“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天下”而又“第一”,可见读书的重要性。人类千百年以来保存智慧的手段不出两端:一是实物,二是书籍。人类之所以能够进步,永远不停地向前迈进,靠的就是能读书又能写书的本领。在我喜欢读的书中,司马迁的《史记》算一本。它是中国第一部通史,但这部书的真正意义不在史而在文。时至今日,不可一世的汉武帝,只留得“西风残照汉家陵阙”,而《史记》则“光芒万丈长”。 

 

二月河(中国作协主席团委员) 

  读书,人生一大乐事。爱读书这一条,我至死不会变。我读书过程中没有什么功利目的,但是当读了很多书时,自然而然就有了一种积累,一种创作的欲望。在这里,我推荐曹雪芹著的《红楼梦》。《红楼梦》是中国古代社会的百科全书,读《红楼梦》对了解中国古代社会及传统伦理道德等都大有裨益。在艺术上,《红楼梦》也是巅峰之作,读她可获得最顶尖的审美享受。 

  

叶 朗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教授 

  读书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浏览,一种是精读。一个人要提高文化修养,打下做人、做学问的根底,必须精读几本书。我推荐的书是《论语》。在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上,没有哪一位思想家、文学家不受《论语》的影响。中国人都该读《论语》,不把这本书读懂、读通、读透,就不能深刻理解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读《论语》,会感受到在你的心中流过的是一条有几千年历史的文化长河。 

  

王安忆(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我读书是看一本扔一本,扔掉的是书本,而留下的是人对书本的深刻理解和书本对人的启迪。如果非让我推荐一本书,我建议大家读一读哥伦比亚作家马尔克斯著的长篇小说《百年孤独》。这本书让读者看到的不仅是拉丁美洲的一百年,它简直是把整个地球端到了读者的面前来转动了。 

 

 于敏(中国氢弹之父、中科院院士)

  读书不在多,而要抓住精髓,不被书所累。读书,如同做学问,要厚积薄发,初读的时候越读越厚,养成习惯,透过表面看实质,就会越读越薄。一般读书要由薄到厚知道骨头熟悉肉,了解知识的广泛是必要的;把书由厚到薄,透过字面提炼出精华,则需要下一点功夫。我虽然从事的是物理研究,但喜欢的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最喜欢读中国的历史书,尤其是《资治通鉴》,读它可以知兴亡更替。

 

李国文(著名作家)

   读书人不能被时尚牵着鼻子跑。年轻人当多读历史类书籍,尤其是传统经典。但并不是说每个人都去读《二十四史》、《资治通鉴》等大部头的史书。我推荐对我一生起到重大影响作用的几本书:曹雪芹的《红楼梦》、《鲁迅全集》,还有俄国作家契诃夫的短篇小说集。 

    《红楼梦》因其内容的丰富、思想的深刻以及写作手法的多样性,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无论什么样的时代,也无论什么样的评判者,只要认真研读,都会找到属于自己的收获。 

    鲁迅是20世纪中国最清醒的知识分子之一。他的思想是超越时代的。《鲁迅全集》不但是伟大的文学作品,更是一部思想史。他对中国国民性和中国社会的深刻认识和思考,在今天依然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 

    每个作家可能都在寻找自己的保护神,这三个作家就是我的保护神,每当我下笔为难,人生困惑的时候,我总是去翻阅他们的书,从中寻求力量。如果只准许读一本书,那我就读《红楼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