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族》--爱、恨与哀伤
(2017-01-10 14:17:15)
路明非是个18岁的高中毕业男孩,父母常年不在身边,寄养于叔叔家中,成绩不佳,表现平平,叔婶不爱,泡妞失败,自卑颓废,看上去就是一个蔫头耷脑的衰小孩。
当然,他也并非一无是处,他的游戏玩得很好,在业界是数一数二的。这么看来,其实是一个聪明的孩子。至于为什么学习差,从他一直缺乏大人的鼓励关爱的角度,其实也是可以理解的。
他也并非完全没有梦想--他常常独自坐在楼顶的天台,看着满天繁星,神游,也许,偶尔会想象一下在远方的父母的踪迹---之所以不说是想念,是因为他一直觉得父母并不爱自己。自卑失落的人是不敢奢侈去想念的。这样也就不会感到过于悲伤。
与其说这是梦想,倒不如说是幻想。而慢慢地,他的梦想才清晰起来--做一个值得父母爱的人。这也是他之所以选择在不靠谱的屠龙学院里待下去的原因。
也许,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有这样一个自怜自艾的衰小孩,每当失落的时候,难受的时候,孤独的时候,恐惧的时候,这个衰小孩就会冒出来。觉得自己很糟糕,一无是处,空虚无聊,却并不那么哀伤。
奇妙的是,他常常梦到一个悲伤却又法力无穷的小男孩,这个另一维度空间里的小男孩总是在他身处困境的时候出现拯救了他。类似的救星还包括另外一个表面冷漠内心强大的女孩诺诺。倘若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看,女孩诺诺和小男孩都是路明非人格的另一部分,悲哀的,却又强大有力的那个部分。
这是这本书里一个特别动人的地方--悲哀具有无比强大的力量!无论是作为路明非子人格的梦幻小男孩,女孩诺诺,还是被人类追杀的龙族,都拥有超级强大的力量和本领,同时拥有内心无比的哀伤,每当哀伤爆发的时刻,便也是能量爆发的时刻。姑且不论他何来的悲伤,单是把悲伤的力量形象化的描述,已是小说中一大令人共鸣亮点了。
很多资深心理治疗师都知道,几乎大部分的心理障碍问题,都来源于无法真正而又充分地感到哀伤--对于那依然发生的亲密丧失和人生变故的深沉哀悼。这份哀悼的缺乏,会将一个人的能力与活力死死地压制住,无法发挥出应有的潜能,或者创造力。
反之,则人生当能走得更深更远。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哀伤确实是与力量紧密相连。当然,我们这里所说的哀伤,应该与另外一种感受不到力量和希望的,类似于抑郁情绪的哀伤所相区别。也就是说,我们要区分两种不同的哀伤。一种能让人感觉到力量,另一种并不能。
书中所描述的,正是能让人迸发出强大力量的哀伤。
假如借用克莱恩的精分理论,那就是D位置-抑郁心位,从PS(偏执分裂位)摇摆过来的进阶位置。而自卑空虚懦弱的路明非,毫无疑问正处于PS位置--他内在的强大力量以及伴随的哀伤被分裂并投射给了外界,那个梦幻男孩,以及女孩诺诺,甚至哀伤的龙族。
从象征层面来说,外界的所有客体,无论敌友,都是我们内在人格的分裂化身而已。
征服,合力,融合,其实都是为了最后的人格整合。成为一个完整的,全面的,真实的,人。
为了向父母证明自己,一向懦弱胆小的路明非走上了一条艰辛的自我整合之路。在《龙族》第一集中,结果如何,尚不得而知。
唯一能确定的,这是一条无法回头的路。前方纵有再多艰险,也只能一往无前了。
听说,这套书风靡了许多的青少年,让他们心潮澎湃,反复咀嚼,爱不释手,热爱程度几乎能与他们最爱的电脑游戏相提并论。
而看完后,我仿佛理解了他们。
爱与恨,懦弱与力量,卑微与伟大,这一切,通通透过形象化的想象故事,为孩子们,在幻想世界里给整合了......
善哉!《龙族》!
前一篇:团体里的认同和共谋
后一篇:首秀优惠丨扪心有情,问诊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