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谈心理咨询中的新体验---最富有疗愈效果的因素

(2014-06-05 18:19:43)
标签:

股票

分类: 心理咨询的有关知识

有一种对心理咨询的误解,以为让咨询师给个建议,给个方法,或者做个专业的分析点拨,来访者就能豁然开朗,醐醍灌顶,困惑顿时消散,问题迎刃而解。

不可否认,是会有来访者在听到某个中肯独到的意见或者分析后,觉得心灵得到滋养,压力得到放松。但你会发现,一段时间后,她(他)的情绪再次出现,冲突再次爆发,问题仍然在那里。这个过程将反复出现,假如没有进一步的“专业干预”的话。直至医患双方都越来越无助,信心激情逐渐地被耗竭。

从专业的角度来看,有的来访者之所以在听到一个“建议”或者“分析”后能得到缓解释放感,是因为发出“建议”的这个人--咨询师,暂时地满足了她(他)的“理想化客体”的幻想--我面前的这个人好棒!好厉害!可以给予我信任和依赖感!我有救了...因为有了这个人在这里......尤其在这个人提出的方法在那一刻还很独特有效的状况下,那份内在的轻松平静感,更是可以预期的事情了。至于自己内在的力量是真的增强还是只是虚假的增强,问题的根源是已经找到还是仍然掩盖在事情的暂时解决之下,仿佛都已不重要了。

直至,下回类似的问题和困惑又再次出现。

国外的资深临床心理学家早已指出,来访者需要的不是explanation解释,而是experience体验。这意味着,经过大量的临床经验总结后,最终得出的能真正为来访者带来深刻改变的有效治疗因素,是“体验”。而非其它的比如解释,共情,建议之类的技术。这么说并非否认这些技术的重要性,因为,假如没有这些技术的支持过程,将很难建立一个良好的治疗同盟关系,那么进一步的“体验”也将无从说起了。

我们来举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说明心理咨询是如何工作的。

假设一个来访者,带来的问题是与其伴侣的关系出现强烈冲突,总是抱怨对方对其关心理解不够。此时咨询师经过收集资料,了解事态情形后,给出某些独到的建议,例如改变跟对方的沟通方式,探索早年的家庭创伤背景对其的亲密期待所带来的影响等。来访者比较配合,在一段时间的咨询后,负面情绪得到了一定改善,夫妻关系似乎也开始出现缓和迹象。但不久,家庭碰到了意外的事件(这样的情况在生活中比比皆是),夫妻间的冲突再次爆发。咨询师只好再次进行指导共情,同时给予专业的解洗,然后事件再次过去,情绪再次缓和直至下次爆发。反复一段时间后,咨询师开始觉察到来访者对咨询师本人产生的负面情绪--来访者开始迟到,偶尔忘记约定,咨询的热情和动力降低,甚至暗示抱怨进展缓慢,彼此间的关系开始充斥某种张力....咨询师开始尝试与来访者共同面对这份直接指向咨询师的不满的情绪,以及背后的期待和幻想.....咨询师的理解和包容,不防御不反击的温和态度,直接带给了来访者崭新的体验:原来,愤怒和不满的交流,还可以是这样的!原来,表达了这些情绪后并不是一定会遭受到对方的反击或惩罚的!原来,我的这些情绪和隐秘愿望,是可以被看到被理解的!......于是,这份全新的咨询中的体验,在加深巩固后,被直接内化并带到了生活里!真正的变化开始了......

从这个例子里,我们看到,其实,真正的修复性的新体验,是来自于咨访关系的探索和体验,再由此推及到来访者的现实生活。虽然, 这是个比较理想化的过程。因为,很多的咨询无法走到如此深的阶段,就因各种原因而结束。

我无法再多强调在改变中,提供新体验的重要性了。

让我印象深刻的, 是我本人的一次新体验给自己带来的触动和感悟。在一次远途旅行出发的前一晚,我突然地剧烈腰痛,也许是扭着了,也许是旧患发作,原因并不确定。疼痛一直持续着,没有缓解。就像以前遇到病痛的经历一样,我很担心自己的身体,几乎完全丧失了继续旅行的勇气。我快要打退堂鼓了。这时,同行的几个朋友鼓励我继续出发。她们有的带药油给我,有的主动搀扶照顾我,给我打气,硬是把我扯上了飞机。再然后,顶着剧烈的腰疼,拖着不方便的身体,我硬是完成了几天的野外行程,顺利返回家中。当然,朋友们一直在我身边。

对于我来说,这真是一次奇特的经历和体验。我的新体验是:身体的疼痛是可以不阻碍行动的继续的;意志的力量原来是可以大于身体的;而当我处于病痛中时,是会有人在身边照顾并同时鼓励我的,这点无疑给予了当时的我巨大的力量和信心。简而言之,我找回了处于病痛时的“可控”感。而这点,正是从前的我所缺乏的。朋友们无意中成为了我的治疗师。感谢她们。

这个个人的例子虽然不是正式的心理治疗,可也能说明新体验的重要性,以及不可或缺的,带来新体验的人--亲友,或者咨询师。

而这一切,哪里是仅仅口头的建议或者解析所能够带来的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