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蝴蝶
(2013-03-11 16:43:12)分类: 杂谈 |
在思索这篇文章的标题时,我的脑海突然浮现出一个联想,那是很久以前,电影“沉默的羔羊”发布的一幅经典海报--一个美丽的女人面庞,嘴巴却被一只漂亮的蝴蝶覆盖着,留下缕缕悬念......
美丽的表象可以掩盖很多东西。问题在于,旁人是否会被这个美丽的表象所迷惑,产生或认同,或敬仰,或接近的过度欲望,从而在不经意中给自身带来伤害?这是“沉默的羔羊”这部电影留给我们的思索。而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待这个现象,都将投射出我们个人的经验与风格。又或许,美丽的的蝴蝶只是锦上添花,能够带来更多的炫烂点缀,而为彼此增添风彩呢......
但我在这里想要谈谈的,是从个人成长与突破的角度,来如何看待这在一开始便出现的“漂亮的蝴蝶”。生活中总有这样的人,喜爱述说成绩或者欢乐,即便是在深入分享的场合,分享的话题或者情绪,也以积极的为多,偶有不如意之处,也能不过多流露情绪地稍提提后很快带过。他(她)就像一只美丽的蝴蝶,以其灵动的身姿,赏心悦目的气质,积极乐观的话语,给身边人及周遭的环境带来了一股活泼的氛围。
我们都爱跟这样的人交朋友。包括我在内。
然而,每个人都会有内在的持续烦恼,与生存环境中的无形压力,没有充分地表现并不意味着就不存在自己也暂时无法解决的问题。这也是你会发现他们通常也很乐于参与某些成长类的活动的原因所在。当他们出现在心理咨询室里面的时候,常是因为在生活当中碰到了即便是积极能干的他们,也难以决断的事情,而不得不考虑寻求专业的指导了。
于是,沟通的问题随之而来。
对于这类“美丽的蝴蝶”而言,他们在生活中已经形成了强大的自我保护防御机制,这个机制已高度社会化,能很好地适应各种社会功能,因而也成为了他们自身的核心价值所在。他们懂得如何尽量让自己避免遭受伤害,所用的方式就是尽可能地回避过度流露负面的情绪,而代之以正面的情绪和话语。或许,负面的情绪对于他们,意味着软弱,无力,缺陷,以及最终的恐惧,甚至崩溃。
然而,被压抑的阴影总有一天是会爆发的。倘若没有被深入地理解和体验的话,阴影总会以它鬼魅的方式,迟早出现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里,寻求着被发现,被了解,被重视,直至达成妥协为止。无法决断的事件,便是阴影流露出的微笑。
治疗与成长的过程,将是努力去面对这个一直没有机会去好好面对的阴影部分。只有这样做了,合适的解决方法,才会昂然地现身。可是,对于习惯了做“美丽蝴蝶”的人而言,这种面对有多难!我的感觉是,这种难将不亚于要一个正处于抑郁情绪中的人去看到希望的难啊!
可能有些人会反驳,说他们也会很愿意去看自己的不足之处。然而,看到,与体验到,是两种不同的事物。前者,没有情绪,后者,明显地带着情绪。而真正的面对,是体验之后的过程,决非理智上的了解看到。
“美丽的蝴蝶”,当需要面对阴影时,难便难在进入体验。于是不经意地,现场悄悄让位于“美丽”的重现展现。问题似乎开始被掩盖了。
此时,身边稍有经验的旁观者,将体会到一种强烈的矛盾冲突:维护他(她)的“美丽”,皆大欢喜,但问题将隔靴搔痒而持续存在;突破这层外壳,又似乎唐突贸然,容易激起反抗或“公愤”--要知道,大众总是倾向于喜乐祥和的局面。这种矛盾,是被赋予帮助者角色的旁观者,常有的两难。于是,无论是团体小组,还是个人的咨询,场面将陷于类似的僵局。
那么,也许折衷的方法,是两种方式都不用,而只是尝试去共情与表达这种矛盾和艰难,来看看是否能悄悄软化对方那坚硬的防御外衣。
蝴蝶的美丽有着蝴蝶自身所无法操控的遗传基因,正如积极强干的人的个性所形成的成长环境,是他(她)自己所无法掌控的一样。蝴蝶的不可磨灭的美丽,也是其强大的资源,决不可轻易将其破坏。
“沉默的羔羊”海报里,那只遮盖嘴部的美丽蝴蝶,吸引眼球,让人无法忽视。而在我们享受美觉的同时,却也需要保持警惕的心,谁知道什么时候,蝴蝶一旦飞走,张开的也许是血盆大口,还是殷桃小嘴,只管让我们屏息地等待吧。
前一篇:简话认知行为治疗与精神分析治疗
后一篇:我们祖先短暂的一生--辛波斯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