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超我”
(2011-06-13 14:48:01)
标签:
杂谈 |
分类: 杂谈 |
超我,通俗意义上指一个人的道德规范,价值观,为人处事的规则等。超我的形成固然有后天的因素,例如老师同学的影响,偶像人物的影响,突发事件的影响,等等。而最终,源头还是要回溯到原生家庭的关系里面去。
过于苛刻的父母,会明显的形成孩子固然叛逆却仍然自我高要求的超我;过于宠爱的父母,也会形成孩子优柔寡断而过于依赖的超我;这些超我的形成是在早年,并持续到成年。有的孩子会觉得父母的角色是缺失的,好像超我不该是与父母有关,例如,父或母早年去世,或者父母早年不在身边生活。这类的孩子长大后,常常会否认父母对自己的影响。然而,因为早年父母角色的缺失,孩子被迫过早承担起本不该孩子来承受的担子,被迫过早独立、思考、强大,由此在成年后所产生的自我要求,也就是早年缺乏,但后期形成的超我,仍然脱离不开原生家庭父母的角色的影响。
在 S.Mentzos的关于自恋自尊的三柱模型中,成熟的理想自我,成熟的理想客体,成熟的超我,分别形成了支撑起一个人健康心理状态的三条柱子,缺一不可。早年超我过于强大,则压制了自我的发展;早年超我过于缺乏,则促使自我过于膨胀。两者都会造成与自恋自尊相关的心理障碍。
早年超我的过于弱小,会形成成年后怎样膨胀的自我?或许会到达无所不摧的可怕地步--
就象我由于这种思考而被引发的一个清晰梦境:我们一队人,正试探着走在平静的水面上(象征着大家在现实中对某人的自我超我现象的讨论探索),突然,前方出现一股强大的水柱直冲云霄--顿时昏天黑地水烟弥漫。我们意识到,发生海龙卷了(估计是前阵子看到了电视中播出的海龙卷的画面的再现)!我们这队人立马回身展开了生死大逃亡(这显然对应着现实中,面对某人在讨论过程中出现的超强膨胀自我部分的防御,与攻击性,大家束手无策,只能纷纷回避的惊心动魄的讨论过程)。
我这个梦实在是太形象了--有什么能比海龙卷,更能象征一个人超级膨胀的那根“自我”的“柱子”?
贸然走进去,小心会被摧毁--对此类病人的治疗,需要付出百倍的试探,与耐心,方可逐渐前进,获得积极的疗效。否则,双方的代价都是巨大的。
前一篇:谁是谁的“镜子”
后一篇:6月16日案例讨论会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