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成为一个人(二)

(2011-04-17 11:04:02)
标签:

杂谈

分类: 杂谈
从存在主义临床的观点来看,此时此刻的感受,是最重要的。因而,一位倾向于存在主义观点的医生,会更关注在病人无法现场尽情表达的那一刻,到底发生了什么--更甚于去探索病人本来想表达的会是什么--这个也重要,却可能会让治疗陷入一个无法突破的怪圈,如果现场即时的关系和情绪不被及时探讨的话。
病人其实在用整个身心状态告诉医生:我们的过往的探索该停顿一下了......有更重要的东西在发生。而一个敏感的医生,也应察觉到,某种重要的移情发生在此时此刻了。这种移情的产生是如此沉重,以至于无意识地压制了病人意识层面的表达。
同时擅长于心理动力学治疗的医生,此时会去询问病人,现在的这种感觉,着急,或者焦虑,或者愤怒,或者失落,等等,会让他联想起什么?可曾有过似曾相识的感觉?如果有,那又是什么样的事情?通常随着这类的探索,治疗会被打开一扇新的门--病人会发现,原来,潜意识里对医生产生了如当年对父亲般的感觉:压抑,拒绝沟通,这必然将造成表达的堵塞(那位女病人);又或者,原来潜意识里把医生当作了当年冷漠不关心自己的母亲,这必然造成难以满足于有限的咨询时间里的交流(那位男病人)。
要留意的是,这个进程如果走得太快,会产生一个风险--病人现场出现的情绪还未被好好地体验感受,就被分析引导给压制了!而这将造成一个严重的后果:病人无意识中会感到这些情绪是不被接受的,否则医生也不会如此之快地要去分解这些情绪了......同时,病人的自主性也被压制:自己是无力的,医生才是有力量去解决的那个人--这种对医生的权威依赖感的不良后果,将会在咨询的中后期显现出来。
而当病人在现场,正着急焦虑于思想的无法表达,正失落愤怒于关系的无法满足,而让之前的探索停滞不前时,医生用理解的眼神看着他,平静,也略带着类似于病人的焦虑和不安(一个能共情的医生,必然也会体会到病人的情绪),就那么安静地,轻轻地看着他,不说任何言语,让这个焦灼的空间暂时停顿,凝结在这一刻,让双方就这么相互陪伴,共同承受那份心灵的煎熬--不逃避,不害怕,不恐惧......
此刻的治疗,将甚于千言万语!冥冥中仿佛有个声音在说:不用怕!此刻,我相信,此刻,我们相信,这些艰难,终将度过--那是真正的心灵的陪伴所在!那是真正的坚定的信念所在!
于是,在勇敢面对的那一刻,自由与命运在交会。成为一个“人”的所有存在的意义,便真实地显现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