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随笔/感悟分享杂谈 |
分类: 杂谈 |
这个周末,我带着父母和孩子们,观看了电影《长江七号》。真不愧是一部老少咸宜的片子。几乎所有的观众,都在投入地随着情节的变幻时而欢笑,时而落泪。至少我自己便是如此。
充满童真的东西,总是特别的能够打动人。
我想,周星驰在借助这部电影,诠释和体验着他内心深处的某些梦想世界,以及,对自己早年的某种夸张程度的重温与补偿。电影是一项作品,而作品,包括作品本身和作品里面的构成部分,都是作者内心复杂心理世界的象征。所以,电影里面那个贫困潦倒,但是仍然对生活充满执著希望的父亲是作者,那个顽皮倔强,苦中作乐的孩子,同样也是作者。正因为都充满着作者自身的影子,他才能创作出打动人心的作品。
可以说,这部作品正贯穿了周星驰一贯的个人风格,包括他的一些八卦新闻,都鲜明地表达着他的内心世界。我对一些有关他的报道记忆犹新:身价过亿的星爷爱便服乔装骑单车出行;对扮演这部片子里他儿子的小演员宠爱有加,视如亲子...等等。
当然,拥有如今地位的周星驰,到了如今年龄的周星驰,有许多的早年梦想,已经无法回溯体验了;有许多的生活现状,也不需要去改变什么了。可是,我知道,他的内心深处依然保留着当年的时光与憧憬,而这些,都与他现今的生活有着天渊之别:
那是一个,穷困潦倒的父亲,
那是一个,顽皮倔强的孩子!
那是一段,历尽磨练的亲情,
那是一份,永不言弃的爱,童真,与未来......
前一篇:生女儿不是你的错
后一篇:电影《阿虎》的心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