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段完整的邮件咨询个案

(2007-05-26 16:00:17)
标签:

个案

分类: 个案探讨

 

小玉来信㈠


    你好!
    我活到现在一点都不开心,因为我的压力很大,是这样的:
    我生在一个农村里,有5个兄妹,最大的是哥,还有两个姐姐和一个妹妹,我在读小心的时候二姐和哥因为学习不好没考上初中就没读了,我读小学的时候成绩在班上前3名,可是到我考上初中家里没钱给我读书,我心理真的好难过,因为我很喜欢读书,但是没办法我不想看到我爸妈那么辛苦,就是我们穿的衣服都别人送的,从1岁到14岁没买过一件衣服,那时我妹妹在读小学,三姐在读初,她们两的成绩都很好,所以我放弃了一气之下都出来打工了。
    在外面吃了不少的苦,刚出来的时候我很想家,没多久就回去了,但是回去又想出来,我爸妈也催我出来打工,说在家里找不到钱用,还不入出去,之后我又出来了,不管再苦再累我也要忍住,不要想到回家,在这几年里什么酸甜苦辣都尝到了,后来我去了成都我哥那里,那时我哥已经结婚了,我想去那里找事做,在成都我也不熟,是第一次去,在我哥那里住了几天我嫂子的脸色很不好看,但是我哥也找不到熟人帮我,因为他们在成都几年了除在公司的同事没有其他的朋友,我就自己去找,被人骗过三次叫我去做鸡。还好我逃出来了。前面两次还好我没同我哥说,最后那次是经过警察我才可以得救的,我打电话告诉我哥,他没说什么只叫我快点回去,当我回去告诉他事情的经过时,他对我说了一句话活该,被骗了那么次,好不能吸取教训
    我当时多么都没有说,回来的时候我的手上还缠着纱布,那是我自杀的,如果我不那么做,可能早就被............他也没问怎么了,我是一直哭着离开那里的,我不会在他面前哭的,后来我花了50元找到一份工作,是在做服务员,只要有工作做我很高兴,亲哥会对我这样,我做梦都没想到,有一次我在他那里住了半个月硬要我叫12块的水电费,我怎会有这样的亲人,还有很多我也不想说那么多了,这几年来我挣的钱全部给了家里,两个姐姐和哥已经结婚了,这些负担就自然落在我身上,我还有个妹妹读高三了,看到家里那样子我真的不忍心,我是个很有孝心的人,其他没有一个像我一样为家里付出这么多,我也想为自己考虑啊,但是每当我发工资要存钱的时候,家里又要钱了。
    我真的活得好累,最近我感觉自己得了忧郁症,我想要用死来解脱自己,现在24岁为家里付出了那么多,从出来到现在我回去过三次加起来不会超过2个月,我真的不想回家,连续5个春节没回家过了,也习惯了,只要死了什么都解脱了,真的好累啊! 
                                                                                  

回复㈠:

 

    小玉,你好!  

    你还这么年轻,24岁,却已经好像尝遍了人间的辛酸和世态的炎凉。我相信,在外再多的苦、再多的累你都能承受,但是至亲的家人对你的打击应该是最令人难以承受的,也是最令人悲伤的,对吗?

 

    我愿意帮助你来分析你自己,因为只有靠你自己的努力和觉悟,才能够改变目前的现状,而不是奢望仅仅通过外界和家人的改变来得到帮助!看得出来,你一直以来对家庭都背负着沉重的责任感,为了体谅爸妈的辛苦,你宁愿自己辍学出来打工,把读书的机会让给了姐妹,但这让你心里很压抑。后来你的哥哥姐姐们结婚了,供养妹妹读书的沉重的担子落在了你一个人的身上。似乎你的哥哥姐姐借了婚就不需再负担这些了,是这样吗?是他们自己不愿意负担,还是你自己也觉得他们不再负担是很正常的事情?我的感觉是,无论如何,没有理由把这个沉重的担子让你一个人来承担,凭什么?你对家庭的付出已经够多了,而且你的经济承受力也有限,你又不是家里最大的那个。如果结婚可以作为逃避家庭责任的借口的话,那你也赶快结婚好了(开个玩笑)。这样说并不是想让你设法去逃避责任,而是希望你能明白人的容忍是有限度的,能力也是有限的,勉强支撑的话只会导致崩溃的结局。同时我也希望你能通过一些实际的行动去激起其他人的家庭责任感,而不是一味的忍让和付出。这样做只会变本加厉的纵容了哥哥和姐姐们逃避责任的行为。

 

    现在,你感觉很压抑,很忧郁,很累,那就停一停吧。暂时把不胜负荷的重担放下,好好的喘口气,告诉家人,你的能力已经超负荷了,让他们不要再逼你,同时你也不要再逼自己了。好好的打算一下自己今后的生活。不再对家庭承担过度的责任,也意味着不要再期望从家庭得到所有的帮助,期望越大,失望自然就越大。过度一厢情愿的良好愿望通常是不合实际的。

 

    我能看到你在外拼搏的万般艰辛和不懈努力,这点令我欣慰;同时我也看到你一惯以来对家庭的忍辱负重却又极度渴望得到关爱之情,这些令我唏嘘。人必爱己而后人爱之,从今天起,你要学会爱自己。其实最需要疼的那个人,是你自己啊!当你开始爱自己、疼自己的时候,生活的阳光就会向你微笑了,相信我,试一试,好吗?


                                                            
刘莹         

 

小玉来信㈡

 

    谢谢你!

    能对我说这些话,你知道吗?我真的受够了,我无能为力,因为现在我工资才700块,怎么够呢?有时我真的没钱给我妹妹的学费,给我哥打电话我嫂子就是泼妇那种,从来不会把我们当一家人对待的,因为从和我哥拍拖到结婚就在外面住,没在我家里住过,觉得我家里太穷了,把我哥管得很严的,我恨哥好懦弱,没用,从小到大我都很恨他,有时我爸和我妈好象在求他们一样,没办法因为我爸妈没有经济来源。

    因为他都结婚了还好意思叫他们给吗?我为了节约钱寄回家,过春节我舍不得回家,因为回家的车费来回要花1000块,我家里的人根本不了解我在外面的辛苦,打工的辛酸与无赖他们是不会懂的,如果我现在不管的话我妹妹可能面临着缀学,姐姐也有他们的家庭啊,我现在真的好痛苦,睡不着也吃不下,前几天就是因为这样想所以导致心脏缺水到医院住了几天,加上全身抽筋,我以为我活不成了,是朋友及时把我送进医院的,现在没什么事了。

    如果我不管会不会说我不孝呢?
                                                                      

 

回复㈡


    小玉,你好。

 

    你还那么年轻,好好保重身体。没有健康的身体,一切都无从谈起。要知道,如果你垮了,对家人会是雪上加霜!那样的情形相信你也更加不愿意看到。你是如此的关爱着你的家人啊!怎么忍心让他们为你而难过?

 

    你觉得家人不了解你在外的艰辛无奈,你有否并且是如何去尝试让他们来了解?你可有把自己的身体状况告诉他们?好好想一想自己与家人沟通的方式好吗?

 

    你是否认为哥哥和姐姐结了婚就不需要再承担己方家庭的责任了?告诉我为什么你会这样想?结婚是标志着一个人成熟并开始独立,但并不意味着他(她)从此就跟父母家人完全无关了,而是意味着他要学会如何去承担家庭的责任,一如父母所曾付出过的。而且应承担的是三方的家庭责任:自己的、对方的、大家的。对任何一方视若无睹,都是不负责任的行为。是的,大家的经济能力都有限,所以有必要分轻重缓急,而完全的置之不理,是不道德的行为。

 

    如果他们没有意识到这点,你有责任让他们知道。想办法好好的跟哥哥和姐姐谈一谈,大家商量个共同供妹妹读书的出钱方式出来。必要时可以由父母出面。

 

    至于你自己,也不必走极端完全对妹妹置之不理。你可在自己的能力承受范围出一份力,但不要奢望可以凭一己之力就能够完全帮助得到妹妹,至少在现阶段不要抱此期望。你的期望应是想办法合上哥哥和姐姐的力量,共同来帮助父母和妹妹。

 

    当你所能做和应做的都做了之后,结果如何就已经不是你能够控制的了。但起码,你已对人对己无怨无悔了。

 

    让我们退一步想想最坏的结果,就是万一妹妹真的辍学了,会怎样?也许她会出来打工赚钱,然后结婚生子,也许她会对读书孜孜不忘,工作一段时间赚足学费后重新读书,不管是那种结局,辍学都不会意味着世界末日。

 

    好好的想想我说的话,然后采取行动。我相信你一定能够重新坚强的站起来。

 

                                                               刘莹       

 

小玉来信㈢

 

To:刘莹姐姐

    谢谢你!

    看了你给我回信,明白了很多,你说得我还那么年轻不应该去选择死,还有很多我都没试过,怎么可以死呢,以后的路还长呢,爸妈把我辛苦养大,我还没来得及孝敬他们老人家,我还不可以死,现在我在外面跑业务,对工作也很信心,他们都说我变了一个人,那还真的要感谢你,我以后不会在这样了,我会好好活下去的,我不会在那样想不开.

    刘莹姐姐祝你天天开心!

年年快乐!

    真的很谢谢你..........谢谢............谢谢...............
                                                                           

回复㈢


    也谢谢你让我感觉到助人的快乐!

    其实,真正帮助你的是你自己内心感觉到的对人和对己的那份爱,以及那份坚定执著的信心。  

    所有这一切会一直在你人生的旅途上帮助你,呵护你,保护你,直至永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