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无效的沟通(一)--你根本就不笨

(2007-02-24 14:58:16)
分类: 家庭与教育
     难得有一次,几乎所有家长都会听到他的儿子或女儿说:“我是个笨蛋。”家长们知道自己的孩子不可能是笨蛋,于是,就试图说服他相信自己很聪明。
儿子:我是个笨蛋。
父亲:你不笨。
儿子:我就是个笨蛋。
父亲:你不笨。记得你在参加夏令营的时候有多聪明吗?辅导员觉得你是最聪明的营员之一。
儿子:你怎么知道他是怎么想的?
父亲:是他告诉我的。
儿子:是吗?那他怎么老是管我叫“笨蛋”呢?
父亲:他是开玩笑的。
儿子:我就是笨蛋。我知道。看看我在学校的成绩。
父亲:你只要多用功就行了。
儿子:我已经够用功了,但没用。我根本就没脑子。
父亲:我知道你很聪明。
儿子:我知道自己是笨蛋。
父亲:(大声说)你不笨。
儿子:我就是笨。
父亲:笨蛋。你根本就不笨!
 
     这个例子让我们看到,父亲的努力却带来了适得其反的效果。所以,这是个典型的无效的沟通。
     第一,父亲的反应没有做到“共情”,也就是没有真正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和接纳他的感受。这种沟通方式在心理咨询当中可谓是大忌;
     第二,父亲的做法表面热情,实质却拉开了彼此的感情距离,显示了内心真正情感的疏离。这是很多乐于提供劝说和保证的人的共同特征。这样的人,通常即乐于助人,又不愿承担感情的压力。
     第三,一个像儿子那样为自己打上了“标签”的人,是没有那么容易改变自己的看法的。正如他的看法是日积月累而形成的一样,改变也需要时间和对方“共情”的积累。
在上面的例子中,儿子的内心可能在想:我虽然并不聪明,但还不至于笨到相信你说我聪明的话。
     好了,看到这里,也许有人会问:那到底要怎么说才合适呢?难道要对儿子附和说,“对,你就是个笨蛋”吗?觉得只能这么说的人倒不妨试试看!
     实际上,任何问题都没有唯一的绝对答案,在心理学里尤其如此。人生不也是如此吗。
     你去思考了,你去分析了,你去体会了、、、、、、答案是什么还有那么重要吗?
 
 
附注:上面的例子取自外国的书籍,好像比较符合西方的传统文化观。在中国,我见到更多的是父母主动说孩子笨的情况!虽然是个无效的沟通,我倒好像觉得希望见到更多中国的父母对孩子说“你不笨”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