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金融行业的“品德”问题

(2008-02-15 13:49:58)
   最近几年国内金融行业迅猛发展,银行、证券、保险等你追我赶、竞相媲美。但与此同时,有关对金融企业的非议也从未停止过,并屡见于媒体和网络,引起了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
  仔细想想,金融行业里确实存在某些“品德”问题。我们抛开诸如ATM取款获罪、证券开户难、保险难落实等等具体的争议问题,金融行业各类企业存在的“品德”问题可以概括为:银行的“锦上添花”和“落井下石”———银行总是在你好的时候希望你借贷,而在你困难时迅速抽回自己的资金;证券行业的“嫌贫爱富”———证券公司对有钱人总是尽可能提供各种服务,对穷人则是爱理不理;保险行业的“喜新厌旧”———保险公司想着法子针对年轻人设计和提供各种险种,但对老年人却置之不理。
  实际上,金融企业的这些“品德”问题是与生俱来的,要理解它,还得从它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去看。金融行业的本义是资金融通,是“资本”的中介,它萌芽于民间借贷,兴起于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推动了技术进步和社会分工,进而推动了规模化生产的需求,大量的企业迫切需要资金。这时候银行应运而生,“汇集社会资金”,借贷给大量新兴的企业;之后由于这种间接融资成本较高,证券公司作为“借贷者”和资金拥有者的中介而出现,帮助资金拥有者把资金直接“贷”给“借贷者”;而保险公司则以时间为纬度,“集合平时资金以备将来之需”,也在此过程中开始发展起来。
  工业革命以后,一方面随着社会财富的不断积累,资金拥有者拥有的资本越来越多,另一方面,随着技术和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需要资金,作为“资金融通”的金融行业,在这种大背景下得以蓬勃发展,近一个世纪以来更是发展成为社会和经济的血液,其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已然“傲视群雄”了。
  金融企业作为自负盈亏的经济主体,和其它企业一样,追求利益最大化是它的根本,而其利益与资金量直接相关,所以有钱人自然会受到金融企业普遍的重视,“嫌贫爱富”成为金融行业普遍的“信条”;另一方面,金融行业又是一个风险很高的行业,出于防范风险的需要,所谓“不立危墙之下”,对困难企业、年老多病的人等敬而远之,也在情理之中了。
  如果要认真追究起来,各种企业都有这样那样的“道义”问题,但不同于其它企业,金融行业的这些“品德”问题总是会受到社会的关注,主要在于金融企业连接着社会大众,与社会大众的生活、财富等息息相关。
  需求是发展的推动力,金融行业能够发展壮大,说明了它具有广泛和普遍的社会需求。“道义”问题瑕不掩瑜,金融行业为社会和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且随着社会发展和财富的不断创造,金融行业未来的发展空间还将更为广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研究的阶梯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