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任悟闭目而视
任悟闭目而视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700
  • 关注人气:41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多元媒体对青少年语言发展的影响

(2012-08-07 14:07:34)
标签:

论语说文

杂谈

分类: 杂谈

   多元媒体对青少年语言发展的影响

 

 

20世纪中叶以来,人类社会开始跨入一个由报刊、广播、影视、网络、手机等多元媒体并存的信息时代。这些媒体所传播的各种信息覆盖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认知途径、思维习惯学习方式和价值观念。

势下,青少年语言发展也必然出现一系列新的变化,就全球范围来看,目前人们初步在以下三个方面达成了共识:首先,语言形态现已拓展为“口头语言”、“书面语言”、“视像语言”三类;其次,文本形式也已拓展为“口头文本”、“书面文本”、“媒介文本”三种;第三,“视像浏览与发表能力”被看做是继“听、说、读、写”之后第五种语言能力,并强调它们之间的有机整合。

与之相适应,许多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在中小学语文课程中渗透媒介素养教育,以促进信息时代青少年语言发展所谓媒介素养,是指人们面对现代媒体时具有的对其信息进行选择、理解、质疑、评估、创造和生产的思辨、反应能力。其中,多元媒体对青少年语言发展的影响是其首当其冲研究的内容。加拿大安大略省语文课程标准以阅读、写作、口语与视听三个维度设计课程目标。在加拿大,语文交际技能包括三项内容:语言交际技能、非语言交际技能和媒体交际技能。2002年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中提到“(学生)要有目的、有信心、有效地听、说、读、写、视,并从中获得乐趣”,其中“视”指的就是“媒介素养”。澳洲语文课标将“文本”分为文学作品、日常文本、媒体文本和工作文本四类。英国2008年实施新修订的《中学国家课程·英语》提到:“学生应成为小说、诗歌、戏剧以及非小说文本和媒介文本的热诚的、批判性的读者”,也将“媒介文本”和传统文本并称。1996年由国际阅读协会和美国英语教师联合会制订的美国国家《英语语言艺术标准》,是各州制订语文标准的参照和依据,其中关于“语言”、“文本”、 “阅读”等概念的具体界定是:“语言”——除了指口头与书面形式的表达之外,还包括电影、电视、电脑屏幕等视觉交流形式;“文本”——不仅指纸质的印刷品,而且指口头语言形式、书面作品以及信息交流媒介;“阅读”——除了对印刷品的阅读之外,还涉及聆听和观看。

而就我国来看,近年国家语委成立了“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 利用现代化信息处理手段,对现代汉语进行动态定量分析和统计,对大众传媒中所出现的外语词、流行语、新词语以及现代汉语中出现的新变异、新现象进行监测、分析与研究,依笔者之见,下一步还应对青少年这个特殊群体在信息时代的语言发展予以特别关注,并将其成果应用于中小学语文教育活动之中;上世纪末媒介素养教育这一概念引进我国后,至今却依然大多停留在理论研究层面,在我看来,同样应将其纳入中小学语文课程体系,切实提升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部所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虽然提到要“培养学生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但只是强调“信息技术教育”在语文学科中的延伸、整合和应用,与媒介素养教育的理念、内容等都有很大差异。这种现状,与多元媒体对青少年语言发展的巨大影响很不匹配,亟待引起教育部和国家语委的高度重视,也迫切需要语言学家和语文教育工作者进行共同探索。

其理由在于:1.就个人来说,青少年阶段,是一个人语言发展的奠基阶段;就整个社会来说,青少年作为未来社会的主体,其语言发展,关乎未来社会语言生态的形成和国家语言安全的建构。2.信息时代,多元媒体对青少年语言发展的影响,已经在语言形态、文本形式、语言能力等方面引起了一系列新的变化,也造成了一系列新的问题。这种新的形势,呼唤着语言教育和语文教学进行相应的整体改革,否则就会严重制约青少年语言生态和语言能力的健康发展。3.由于语言教育是媒介素养教育的核心组成部分,又是语文教学中的主要任务,这就需要广泛吸收媒介素养教育研究优秀成果,并科学借鉴国外语文教育改革先进经验,从理论上研究信息时代青少年语言发展的规律、走向、问题和应对措施,研究语文学科媒介素养的定义、特征、发展序列、教学方法,以期对青少年语言教育和语文教育进行理论上和策略上的指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