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华与华书房#孙子兵法学习笔记:孙子兵法的价值观

(2014-02-14 22:38:19)
标签:

华与华方法

军事

财经


 <wbr>#华与华书房#孙子兵法学习笔记:孙子兵法的价值观

    孙子兵法第一篇,是《计篇》。今天只读一个字,就是这计篇的“计”字。
    绝大多数人从这第一个字就读错了,错得很深刻,是价值观的错。
    人们总是把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并列,甚至并为一本书,就是咱们国防部长送给西点军校的,叫《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
    这就错了,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不是一回事,孙子兵法的计,不是奇谋巧计,而是计算的计,是讲数学,不是讲计谋。所以有西方军事家评论说孙子兵法有一种数学的美。其实孙子兵法还有物理的美,咱们中学物理学势能转换为动能,E=mgh,为什么翻译成“势能”,就是从孙子兵法第五篇《势篇》来的。
    为什么说把计理解为计谋是价值观问题,因为那是人性的弱点,想取巧求速,设个奇谋巧计就搞定了。这恰恰是孙子反对的。孙子兵法不是讲奇袭得胜的书,是讲实力决胜的书。
    孙子的计,是计算实力对比,对比的科目有五项,叫五事七计,这五项,是道、天、地、将、法,就是比较敌我双方的政治,天时,地利,人才和法制。所以孙子的计,是标准的SWOT分析,比较敌我双方的优势,劣势,机会,问题。
    计的目的是什么呢?是为了知胜。唐代杜牧注解说:
计,算也。曰:计算何事?曰:下之五事,所谓道、天、地、将、法也。于庙堂之上,先以彼我之五事计算优劣,然后定胜负。胜负既定,然后兴师动众。用兵之道,莫先此五事,故为篇首耳。
    杜牧此注,高屋建瓴,精准明白,比曹操还说得透。通过计算定胜负,胜了才打,这就叫胜算。沒有胜算,那就不要兴师动众。这就是孙子的核心思想:先胜后战,华与华方法称之为赢了再打。
    中国历史上谁最会用计呢?似乎是诸葛亮。不过用孙子的计去衡量,诸葛亮就不及格了。道、天、地、将、法,他哪一条SWOT分折能胜过魏国?但他为了一个梦想,兴师动众,六出祁山,九伐中原,尸横遍野,落得个身死国灭,子孙绝后,他哪有智慧。若以孙子之计,他当保境安民,修明政治,以待天时,天命在我则取之,天命在魏则降之,岂非中国之幸!
    认识到诸葛亮的“计”不是孙子的“计”,战略的三观就正了,就可以开始正式读孙子兵法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