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彦斌:韩国年轻人学韩医多过学西医,中医药如何发展

(2010-03-22 10:40:45)
标签:

两会

人大代表提案

关彦斌

财经

 (转)关彦斌:中医药发展,应有法律保障

全国人大代表关彦斌向十一届全国人大提交四个建议(摘要)关彦斌:韩国年轻人学韩医多过学西医,中医药如何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葵花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总裁关彦斌

 

2009年4月21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家就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出台如此高层次的文件,新中国成立以来尚属首次。6月,首届“国医大师”评审结果揭晓,30名国医大师受到表彰。由政府在全国范围内评选国家级中医大师,新中国以来亦属首次。多年来,中医药事业在国际上的影响日益扩大,但在国内的发展却不尽人意。

先说“医”。建国以来,全国医疗卫生事业得到长足发展,但中医医生仅仅增加6.1万人,占医生总数的比重由当年的76.03%下降到16.5%。刚刚获得“国医大师”称号的93岁邓铁涛先生统计过,解放初期,广东有中医3万人,但到了1980年初,只剩下一半,而且还在继续减少。

再说“药”。目前我国共有中成药品种5000多个,但绝大多数是传统配方、工艺和剂型,科技含量很低。中药的配方和加工技术已成为全世界的免费大餐,无知识产权保护,竞争优势无从谈起。

近二十年来,全世界中药国际贸易额一直保持着10%以上的增长速度,其中日本垄断了80%的份额,韩国占据了10%,泱泱中药大国的中国却只抢到了不足4%。而且绝大部分还是原药、药材、提取物等初级产品和蜂王浆之类的保健品。

上述事实告诉我们,在世界中医药发源地的中国,中医药事业的现状不仅与其辉煌历史极不相称,而且还与世界潮流极不协调。其原因究其根本在于体制层面。

中医药是我国独有的知识体系,其特点和情况都决定了需要有专门的法律明确、调节和保护其地位和关系。遗憾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除在1982年宪法第二十一条中有关于“国家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现代医药和我国传统医药”的一般性说法外,尚无关于保护和发展中医药事业的综合性专门法律。

鉴于此,从立法入手,营造有利于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社会环境,是振兴中医药事业的根本。首先,当务之急是制定《中医药法》,明确中医药事业的法律地位,与中医药事业和活动有关的部门、单位和个人的权利、责任、义务及相互关系,明确政府和社会各界的责任,规范与中医药事业和活动有关的行为。

其次,在《中医药法》的指导下,国务院、国家有关部门和地方还应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或法规、规章。如制定独立的《执业中医师法》、《中医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中医医疗事故处理办法》等,将关于中医药的内容从综合性法律规章中拆分出来,以体现中医药的特殊性质。

除法律有力保障外,还必须有全社会世代相传的努力。在韩国,由于社会地位高,经济收入好,受人尊重,韩医成了年轻人竞相追逐的职业,想学韩医的人比想学西医的还多。我国也应将中医药基本知识纳入基础教育,将“中西医并重”的理念从小就植入国民心中。

 

人大代表关彦斌:民族医药应真正成为民族瑰宝

“虽然国家一直强调中西医并重,但无论从数量和质量上,中西医从来就没有并重过。多年来,中医药事业在国际上的影响日益扩大,而在国内的发展却相差甚远。‘医’没有,‘药’也没有。”

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我省代表团全团会上,葵花药业集团总裁关彦斌代表话语一出,即刻吸引来与会者关注的目光。

关彦斌先说“医”。新中国成立60年间,全国卫生机构增加84.7倍,床位总数增长37.2倍,卫生机构人员增长8.8倍。令人难以理解的是,中医医生由当年的27.6万人增加到33.7万人,仅仅增加6.1万人。中医医生占医生总数的比重由当年的76.03%下降到16.5%。

数字,让代表们感到沉重。许多代表发出叹息。

关彦斌继续说“药”。目前我国共有中成药品种5000多个,我们的药典公开向世界发行,药典把中药品种的组方清清楚楚告诉所有人,没有知识产权保护,竞争优势根本无从谈起。

关彦斌说,一个事例是现时国家推进的医疗体制改革,在全国推行的基本药物基层版目录中共有药品307个,其中西药205个,占目录的67%;中药102个,占目录的33%,而儿童专用药物仅有1个,比例不足1%。儿童用药最大的特点是安全,而中药的优势正在于此。

关彦斌激动地说,“以安全为优势特征的中药儿药在基本药物307个品种目录中仅有1个,这恐怕不是单纯的疏忽,我认为这是国家在政策上对中药的偏见和歧视。为了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状况,建议国家应该从立法入手,出台中医中药的相关法律,保护、调节、促进祖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关彦斌话音刚落,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宋法棠说道,“我赞成关彦斌代表关于中医药的建议。我还建议你不仅要在会上发言,最好再写一个议案,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以促进问题的解决。”

 

 

全国人大代表关彦斌向十一届全国人大提交四个建议(摘要)

 

一、关于优化中药国家标准,以促进中药产业发展的建议

 

中药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积淀的文化瑰宝,也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伟大贡献。是事关我国经济实现长期的、可持续的又好又快发展,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大事,也是世界人民对我们的期待和我们对全世界义不容辞的责任。

与此相距甚远的是,目前,我国的中成药标准尚处模糊状态,很不精确,不利于中药产业的创新发展和国际化。

建议:

1、优化现有标准。2、鼓励提高标准。3、取消限价政策。

 

二、关于鼓励民营医疗机构发展、促进医疗卫生服务事业公平竞争的建议

“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已经成为当今中国头等民生大事,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现有医疗卫生体制的不合理。因此,改革现有医疗卫生体制已是刻不容缓。

建议:

1、市场准入问题

2、建立公平的竞争环境

3、统一“营利”和“非营利”的界定标准

4、医保定点一视同仁

5、鼓励民营医疗机构承担社会职能

6、推进“管办分离”

7、探索公共部门与民营机构的合作伙伴关系

 

三、关于实行“四个分开”打破“四个垄断”、加快医疗改革的建议

中央为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目前基本没有实质性的推进。主要问题是:

1、医药不分,垄断患者购药自由选择权

2、医院营利与非营利不分,垄断患者就医选择权

3、管办不分,行政干预市场,加剧竞争不公平

4,政事不分,有效医疗市场无法形成

为解决上述问题,加快医疗体制改革,建议:

1、尽快实行医药分开,扩大患者购药选择权;

2、加快营利与非营利医疗机构的分离,扩大患者就医的选择权;

3、实行管办分离,放开市场,公平竞争;

4、政事分开,加快医院产权改革

 

四、关于尽快推进医药分业的建议

实施医药分业,是当前理顺药品流通秩序根本性措施。

第一,医药分业是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第二,医药分业是医疗服务向专业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第三,医药分业是深化药品流通体制改革的催化剂

建议:

1、尽快实行医药分离,从源头上切断医院、医生与药品经营之间的经济利益联系,保证医生因病施治、对症开药。

2、积极推进“医药分开”的试点改革。

3、合理调整医疗技术服务价格,以弥补医疗机构因降低医药费用而减少的合理收入,并体现医疗服务的技术价值。

4、在稳步推进医药分业,建立以零售药店为主体的药品供给体系保证药品市场的有序运行和管理,形成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机制和良好的医药市场流通秩序,从而使药品流通体制更加合理与有效。

 

转发自葵花药业网站及相关报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