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预防猪流感,看三精双黄连广告

(2009-05-03 20:02:54)
标签:

预防猪流感

三精双黄连广告

板蓝根

预防流感

华与华

财经

作者:华杉

 

4月29日,卫生部办公厅印发了《人感染猪流感诊疗方案(2009版)》,将双黄连口服制剂列入诊疗方案。而在此之前,三精牌双黄连口服液已经脱销,三精制药并调整了五一假期,全力以赴加班加点生产双黄连口服液。

预防猪流感,看三精双黄连广告

自2003年非典,双黄连口服液被列入《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诊疗方案》以来,三精双黄连正在成为最主流的中药抗病毒制剂,不仅针对普通的感冒、发烧、咳嗽、咽痛,也对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

流感带来的,不仅是病毒,影响更大的是恐慌,人们迫切需要预防流感的知识,为此,三精双黄连在2005年推出了有关预防流感注意事项的公益广告,这条广告片已经使用了4年,每当流感季节的时候,就播出提醒大家。我想她还可以使用10年,因为她既是公益广告,又是非常有销售力的品牌形象广告:

冬春到,

流感闹!

三精教您防感冒。

发烧、咳嗽、肌肉酸,

流感症状先知道!

您勤洗手,

您多通风,

人多不去凑热闹!

多喝水,

睡眠足,

瓜果菠菜牛奶好!

常备三精双黄连,

流感季节别感冒!

 

这条片子背后的《华与华方法》:

1、  替代板蓝根。

四年前,我们设定了一个战略,就是让双黄连能够替代板蓝根。

在瘟症来临的时候储备板蓝根,已成为中国人的文化遗产,背后蕴藏着巨大的市场。但中国市场却没有一个居于绝对领导地位的板蓝根品牌,这是一个很奇怪的事情。(很可能是因为没碰上华与华)另一方面,可以替代板蓝根的中药品种却很多,双黄连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

营销战略,就是你可替代谁,谁可替代你。

三精双黄连在传统感冒药市场基础上,增加替代板蓝根这一战略目标市场,可以说一下子将三精双黄连可能的销售规模放大了几倍。四年后的今天,三精双黄连正在这条道路上获得越来越大的成功。

2、  品牌要为消费者代言

我们常习惯于请明星做品牌代言人,却没有想过我们是谁的代言人。

你为谁代言比谁为你代言重要得多。

品牌要成为消费者的代言人,代表消费者的需要和心声。你替人们做得越多,人们回报你越多。三精双黄连的预防流感公益广告,达到了公益和销售力的完美统一。这条广告片花了30秒告诉大家一个相对完整的预防流感注意事项。要知道我们几乎所有的产品广告都只有15秒,从来舍不得花30秒的钱。

最后,再提醒您熟背三精双黄连广告,了解流感预防知识,并要求全家人按广告上说的要求去做。

 

本博文版权属华与华营销咨询公司所有。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华与华营销博客。  

 

转贴《证券时报》报道:

 

三精制药:双黄连应急增产

 

 

  证券时报讯 面对日益扩散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国内最大的双黄连口服液生产企业三精制药(行情 论坛 资讯)(600829,股吧)(600829)目前正在应急增产,加大药品储备,以满足市场对治疗和预防甲型流感疫情的需要。

  今年3月爆发于墨西哥的新型流感疫情病原为变异后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该毒株包含有猪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可以在人际传播,对此,中国政府给予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力量全力抗击。日前,国家卫生部办公厅发布了能够有效治疗甲型H1N1流感的诊疗方案,其中包括达菲、扎那米韦和双黄连口服制剂等。

  作为目前全国最大的双黄连口服液生产企业,三精制药(行情 论坛 资讯)积极响应国家对提高抗流感药物储备的要求,采取了对其主导产品双黄连实施增产等应急手段。自今年4月末起,公司抵住了双黄连原料价格上涨的压力,及时调整生产能力,加班加点,全线增员满负荷运行,开始了双黄连口服液的应急生产和储备工作。截至2009年5月26日,累计生产销售三精双黄连口服液近12万件,市场欠货仍有3万件之多。

  据了解,卫生部之所以将双黄连口服制剂作为治疗和预防甲型H1N1流感的常用中药制剂,是因为双黄连口服液是由黄芩、连翘、金银花3味中药组成,文献指出,黄芩中的黄芩苷等、连翘中的连翘酚等、金银花中的绿原酸等均具有明显的清热解毒和抗菌抗病毒作用。三精制药(行情 论坛 资讯)自1992年投产双黄连口服液以来,迅速成为国内双黄连市场的排头兵,共生产双黄连口服液近28亿支,年产量约6亿支。

  三精制药(行情 论坛 资讯)表示,为了确保双黄连口服液大量增产期间的产品质量,公司还专门制定了《扩产期间质量管理规程》,通过强化全员质量意识,加强对原辅料购进,原辅料、包材、半成品、成品的取样化验和生产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加大自检、互检、专检的频次,在关键岗位增设质量检查员,加强现场巡视检查及抽检频次和力度,进一步确保产品的质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