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八旗姓氏系列·辉和氏

(2016-12-08 15:07:33)

【名称】

辉和氏在《八旗满洲氏族通谱》的满文本中,写作“hoiho”。在清代的汉文史料中,又写作“辉赫”、“惠和”等。

八旗姓氏系列·辉和氏
(图为辉和氏满文)

 

【来源】

目前有学者通过转音,认为辉和氏即是金代女真白号姓氏中的之“回特氏”,不过在《八旗满洲氏族通谱辑要》中,清代官方并没有承认这种延续关系。

 

【部署】

清代有记载的辉和氏共有20支,其中8支世居长白山尼马察村,7支世居尼马察地方,目前尚不确定“长白山尼马察村”是否与“尼马察地方”是否是同一地点。一般认为,长白山部属于建州女真,而尼马察地方则应该是在东海女真的窝集部,但是长白山尼马察村的辉和氏,在谱书中称祖先为“尼马察路长”。总之,目前认为,辉和氏应该有两个主要支系,分别位于建州女真和东海女真。

 

【清前历史】

清代辉和氏主要聚居于长白山尼马察村和窝集部尼马察地方,其中尼马察村似乎是以辉和氏叶克书大系作为首领的村落,而在窝集部尼马察地方的琥球大系辉和氏,似乎也是窝集部或尼马察小部的首领。故而,辉和氏的两个大系,均有着原地方首领的身份。

 

【姓氏概况】

清代《八旗满洲氏族通谱》共收录了辉和氏20支。从整体来看,满洲正白旗、正红旗、镶白旗、镶红旗四旗,均有辉和氏分布,另外正蓝旗包衣也有1支辉和氏。从旗分来看,辉和氏主要分布于正红旗(13支)和镶红旗(4支)。

 

【姓氏派系】

清代辉和氏有记载的共20支,其中有2个大系,其余则为杂系。各系之间,以及杂系内部,均没有共祖关系。

 

【各派系简介】

叶克书大系:共8支,均世居长白山尼马察村,且均隶属于正红旗满洲。国初,其村首领叶克书率全村同族归入八旗,封三等男爵,官至都统、兵部尚书。其后裔袭封轻车都尉爵位,并且传承4个世管佐领。其同族后裔中著名者有明德,由监生考取笔帖式入仕,在乾隆朝历任道员、按察使、布政使等职,仕至云贵总督。

琥球大系:共3支,均世居尼马察地方,且均隶属于镶红旗满洲。国初,琥球率领同族归入八旗,封骑都尉。其侄伊勒穆袭爵,晋位轻车都尉,由后代承袭,且有1个世管佐领。

杂系:共9支。其后裔知名者有正红旗世居尼马察的色尔机勒,其孙吴达理,仕至盛京工部侍郎。

 

【八旗地位】

辉和氏是满洲中型的姓氏之一,在东海尼马察一路有着相当的地位。故而在辉和氏入旗之后,拥有5个世管佐领,与其20支的人口相比,应该说其在八旗内的实力还算可以。不过辉和氏在清中叶之后,几乎没有再出过重臣、名臣,体现出了原部长、路长入旗之后逐渐衰落的情况。

 

【谱书】

辉和氏谱书目前可见者只有《辉和氏籍图源流考》。

《辉和氏籍图源流考》,北京图书馆藏,乾隆年间初修,嘉庆年间续修。此谱为辉和氏叶克书大系的谱书,满汉合璧,记载较为详细。

 

【所改汉姓】

辉和氏在关内和关外后裔的改姓情况比较相似,大多是以谐音,取“何”或“惠”为汉姓。

 

 

 

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