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粗放中的谨细

(2008-11-14 14:30:26)
标签:

中原文化

审美精神

粗放

谨细

文化

分类: 历史文化

粗放中的谨细                     

                              粗放中的谨细

                     ——中原文化美丽精神的基本特点之五

    一般而言,中原地区虽属古代农业文明的核心区,但其艰苦的生存环境也培育了中原人刚健有为的奋斗精神。自众多中原先帝的艰苦创业开始,类似欲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的进取精神已深深扎根于中原文化和中原人民的血脉之中,并因此而培育了中原人粗放豪爽的性格。但是,中原文化也有其柔性的气质,也有其谨细委婉的一面。这种文化特质对中原人的审美意识、审美理想和艺术创造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所以,在中原人的艺术实践中,既有像岳飞、荆浩、王铎那样粗放豪放、充满阳刚之美的艺术风格,也有像潘安(潘岳)、张说、赵佶(宋徽宗)那样谨细委婉、充满阴柔之美的艺术风格。如潘安“善为哀谏之文”,其作品《寡妇赋》、《袁永逝文》、《悼亡诗》,铺陈工整,形式华美。长期徙家洛阳的张说,方东树《昭昧詹言》)称其“情词流转极圆美”。《画史会要》称其书法“师卫夫人,婉美有象”。宋徽宗赵佶吹拉弹唱、书画词赋无不精湛。他在创办和改造画院的过程中,大力提倡工谨细丽、柔媚端秀的画风。不过,他本人的创作却在谨细中更偏于粗犷洒脱。更何况他在书法上还创造了“屈铁断金”的“瘦金体”。蔡文姬创作的琴曲《胡笳十八拍》,哀怨惆怅,令人断肠;其创作的《悲愤诗》,哀婉动人,被认为是中国第一首自传体的五言长篇叙事诗。

粗放中的谨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