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2012年银行业全年贷款需求分析

标签:
转载 |
分类: 银行证券 |
2012年信贷需求能够达到8万多亿。整体而言,信贷需求有所弱化。在最差的情况下,全年一般性贷款需求能够达到6.6万亿,而目前通过各种方式被隐藏的票据贴现约有3.1万亿元,完全能够填补剩余额度(8万亿减去6.6万亿,即1.4万亿)。
一、最差情况下,全年一般性贷款增量仍将达到6.6万亿,较2011年低0.8万亿。
在最差情况下,即贷款增长的驱动因素增速(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等)和贷款需求满足率(如新增基建类贷款占基建类固定资产投资额的比例)均取过去五年最低水平下,全年一般性贷款增量依然有6.6万亿,较2011年低0.8万亿:
1.新增中长期公司贷款将达2.3万亿,较2011年高0.2—0.3万亿,其中:
1)基建类中长期贷款将达0.9万亿,与2011年基本持平。假定基建类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过去五年最低水平(2.5%),新增基建类贷款占基建类固定资产投资额的比例也是过去五年最低水平(13.4%)。
2)房地产中长期贷款将达0.4万亿,较去年略有增长。假定房地产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14%,
过去五年最低水平为2009年的20%),新增房地产贷款占房地产固定资产投资额的比例为过
去五年最低水平(4.4%)。
3)其他中长期对公贷款将达1.0万亿,较去年增加0.2万亿。假定其他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过去五年最低水平(23.8%),新增其他行业中长期贷款占相应固定资产投资额的比例也是过去五年最低水平(4.9%)。
2.新增短期公司贷款将达2.6万亿,较2011年低0.2—0.3万亿。假定新增对公短期贷款增速为-8%,为过去五年最低水平。
3.新增居民中长期消费贷款将达0.7万亿,较2011年下降0.4万亿。假定商品住宅销售额增速为过去五年最低水平(-19%),新增居民中长期消费贷款占商品房销售额的比例也是过去五年最低水平(17%)。
4.新增居民短期消费贷款和个人经营性贷款合计将达1.1万亿,较2011年低0.3万亿。假定其增速均为过去五年最低水平。
二、而目前通过各种方式被隐藏的票据贴现约有3.1万亿元,完全能够填补剩余额度(8万亿减去6.6万亿,即1.4万亿)。
贴现余额显著低于正常水平使得短期内银行有足够空间用足贷款额度,如果信贷需求出现萎缩,银行可以逐步将这些事实上的“贴现”逐步转回表内,以填补贷款额度的空缺。
截止2011年年末,仍有相当于有约3.1万亿的资产没有体现在银行的表内贷款科目,而是反映在银行的同业资产(特别是买入返售)和表外资产(如将其出售给理财资金池),即使在最差情况下,银行依然有足够能力通过将票据贴现转回表内,以用足贷款额度(8万亿减去一般性贷款的6.6万亿,即1.4万亿)。
三、目前,信贷供给是限制贷款投放的主要原因。虽然信贷需求弱化,但弱化程度尚未影响到信贷增长。
主要商业银行2012年以来新增公司贷款议价能力仍然保持平稳:
1.票据直贴利率明显下降既受信贷供需影响,也受货币市场利率变化趋势的影响。统计表明,票据直贴利率与同业市场拆借利率的相关系数(0.828)明显高于票据直贴利率与贷款收益率的相关系数(0.675)。在上一轮货币政策周期中,票据直贴利率见顶发生在2007年四季度,而贷款收益率见顶发生在2008年二、三季度。
2.近期票据贴现利率出现较大幅度下跌也和2011年下半年票据贴现利率受监管影响过快上涨有关。2011年下半年,农信社因为违规票据业务被查,其收票因此骤减,票据市场供需明显失衡,票据贴现利率因而急剧上升。而近期,监管机构对票据业务的监管有所松动。
3.按揭贷款利率下降和银行信贷计划分配有关。商业银行年初预算时一般会把信贷计划分配给公司业务、零售业务等条线,而房地产市场低迷使按揭需求明显下滑,从而使得按揭贷款议价能力出现下滑。
四、短期内,信贷供给的瓶颈仍在,但会逐渐好转。
1.由于2012年净息差下降幅度不大,大型银行没有以量补价的经营压力。
2.贷存比监管的放松还需要监管部门之间的协调。
3.银行风险偏好下降,审批门槛提高。
4.往前看,央行货币政策的调整力度会增强,目前已经发行和准备发行的小微企业金融债高达3400亿,将有助于提升银行,尤其是中小银行的放贷能力。
五、货币政策向实体经济的传导出现阻滞,关键在于脱媒化加速,贷存比监管指标未能与时俱进。
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降低了银行创造货币的能力,而贷存比监管不能适应目前金融体系脱媒发展的进程。因此,改进M2统计指标(比如引入M2+,将银行表外理财产品纳入货币供应量)、改进贷存比定义(比如将同业存款净额纳入贷存比监管的分母)以及增加流动性监管指标的科学性对于理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迫在眉睫。
往前看,监管指标出现修正的可能性较大,信贷供给能力会有所提升。测算表明,如果将同业存款净额纳入分母,股份制银行的贷存比(贷款余额/存款余额,和监管口径贷存比略有不同)将从75.2%下降至64.6%。
六、2012年一季度息差基本平稳,但未来信贷供需状况会发生改变,净息差将逐渐下降,尤其是股份制银行净息差有低于预期的风险。而贷款利率的可能单边下调增加了净息差加速下降的风险。
1.一季度净息差基本平稳:一季度信贷需求小幅弱化,但信贷供给受限,新增一般性贷款议价能力未出现明显变化,而存量贷款仍在重订价,整体贷款收益率仍在不断提升。
2.未来净息差会逐渐回落:但未来伴随贷款供给改善和需求继续下降,贷款议价能力会逐渐下行,而存款仍在不断重订价,存贷利差将会逐渐收窄,带动净息差逐渐回落。从上一轮货币政策周期来看,最后一次加息发生在2007年四季度,净息差在2008年一季度见顶,之后回落。
3.股份制银行净息差存在低于预期的风险:一方面,中小银行的资产方重定价周期普遍较短,生息资产收益率很难继续大幅提升。而另一方面,除了存款重定价之外,中小银行仍将受制于较弱的存款吸收能力,高成本存款(如协议存款等)占比和同业负债占付息负债的比重仍将上升,存款定期化也将快于大银行,使得付息负债成本继续较快提升。
4.贷款利率的可能单边下调增加了净息差加速下降的风险:贷款利率单边下降以降低企业负担,支持经济增长的可能性不能排除,增加了净息差加速下降的风险。
图1: 2012年新增贷款结构预测
图2: 贴现余额显著低于正常水平使得短期内银行有足够空间用足贷款额度
图3:将同业存款净额纳入贷存比分母后对贷存比的影响
图4: 季度净息差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