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实性消解了作家的想象力——与马原对话发言要点
(2014-06-20 09:32:41)
标签:
马原对话先锋精神先锋文学 |
分类: 文学评论 |
博主按:昨晚,《大家》杂志与《都市时报·读书》在文林街光宗巷三号咖啡馆组织了一次与作家马原的对话,我作为嘉宾出席,马原的两次发言皆有亮点,尤其他用天上的北斗七星比喻《冈底斯诱惑》的结构,范稳、姚菲也在对话中发了言。现将我的发言要点发表于后。
写实性消解了作家的想象力
——与马原对话发言要点
一、先锋文学与先锋精神
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中国的“先锋文学”特指80年代中期开始到90年代初终结的当代文学一种小说创作潮流,他们的小说创作具有先锋精神,特别在叙事文体、语言试验方面作出了重要的推进。
先锋精神,以前卫的姿态探索艺术的可能性,人的存在的可能性,具有鲜明的反叛性,总是以不避极端的态度对固有的传统潮流形成强烈的冲击。
我们的研究对“先锋文学”在叙事文体、语言试验方面说得多,而对他们对人的存在探索的可能性说得少,甚至可以说几乎没有说,被忽略了,强调他们在文学的精神品质上与“现代小说”的区别。
先锋精神是任何时代都有可能存在、出现的,文学艺术领域始终有一部分文学艺术家保持先锋精神,是文艺发展繁荣的重要标志。
(简单的回顾,80年代到90年代初的文学艺术进程,朦胧诗是先锋,第三代诗是先锋,新写实主义也具有先锋精神,之后即没有探索的浪潮出现了。)
今天的小说之所以比80年代以前的小说好读,在叙事、语言方面更有文学的意味,更高一些的品质,这与先锋文学的探索有密切的关系,是他们的探索作出了重要贡献,积淀并渗透到了今天的小说中。
二、当前,写实性消解了作家的想象力。
当前的文学创作,缺乏的是先锋精神,写实性的作品覆盖了整个文学领域,写实性、“非虚构”消解了作家的想象力。
中国读者对写实性作品的偏爱,数千年传统形成的审美心理。作家要赢得市场,争取读者,内心无力强大到保持“先锋”的孤独。
写实、非虚构,曾经是一种先锋现象。
但是,20来年了,它已经不再具备先锋的精神品质,而且,在某种程度上还潜在地影响着当下的创作,消解了作家的想象力。
小说家们说自己的小说是想象的结果,是虚构的结果时,他们没有想过,这种想象只是在现实生活的可能性中去想象,这种想象力遵循的往往是现实生活的逻辑性;而先锋所需要的是探索超越现实的可能性,寻求艺术逻辑更广大空间的可能性。
什么是超越现实可能性的想象力?格里高尔一夜之间发现自己变成了大甲虫,这是现实之中不可能的;两个马丁在火车上聊天,最后才发现彼此可能是夫妻,这也是现实生活中不可能的。这是文学的想象力。
但是今天的中国作家对现实生活中已经非常荒诞的事件都难以理解,想象力还跟不上现实生活,更不要说超越现实生活了。
前一篇:邀小说家陈鹏到云大座谈
后一篇:理想主义的大旗高高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