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响“80后”批评家的集结号
(2014-02-06 08:57:34)
标签:
80后批评家文丛集结文化 |
分类: 文学评论 |
吹响“80后”批评家的集结号
——读《“80后”批评家文丛》
宋家宏
这套名为“80后批评家文丛”的文学评论丛书,汇聚了八位出生于“80后”的文学批评家在这个领域驰骋的才华。毫无疑问,这是国内第一套“80后”文学批评家的批评文丛。此前,这一代人的文学批评文章大多散见于各种报刊,或者以个人著作的方式见诸于书店。稍一琢磨,他们进入文学批评领域已经十多年了,有的已经在这个领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是,他们还没有以群体的方式登场,他们那些富有新锐特色的批评文字大多隐藏在前辈批评家们的文字后面,人们不知道,这些以散兵游勇方式存在的青年批评家们,已经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在可以预见的明天,中国的文学批评将由他们来担岗。云南人民出版社为这个群体吹响了集结号。
文学批评家的成长很难,要成为著名的批评家更难。文学史上出现过许多少年作家,天才诗人,有的十多岁就已经成名了,可是你听说过二十岁以前就成名的批评家吗?恕我寡陋,还真没听说过。丰厚的学养,理论的穿透力,敏锐的艺术感觉,必要的学术训练,皆非朝夕可得。在今天要跃升为著名的文学批评家,差不多就是一个奢望。文学批评早已失去了李健吾们“精神漫游”的超然境界,也失去了周扬们依托权力的显赫声势,还错过了80年代几乎全民对文学的关注热情。这批80年代才出生而又从事文学批评的青年才俊,他们还有机会吗?
从事文学批评的艰辛,非道中人不能明了。阅读数以万计,写下来寥寥数语,环顾四周还没有合适的报刊可以投寄。夜阑人静,字斟句酌之后,我有时难免会想到:有才华的人还会进入这个领域吗?这投入与产出不等值的苦差事还会有人干么?尤其“80后”的,一睁开眼看世界,汹涌的世俗主义大潮已经卷走了理想主义的大旗。在高校里,不少人的“学问”,不过是博取功名与利益的手段,多的是世俗主义的操作,少的是灵魂与生命的颤动。文学,无论是创作还是评论,是出自生命的激情,还是世俗主义的操作,那文字形同霄壤,骗不了人的。
翻阅这套丛书,我却感觉到了自己的杞人之忧。在今天,仍然有极富才华的“80后”把自己的生命激情抛洒在文学批评领域。杨庆祥边写诗边写批评文章,已经出版了两部诗集,三部评论,他已经进入了对批评本身的思考,收入本丛书的《现场的角力》辑一的六篇文章,五篇是思考文学批评自身建设的,他已经具有自己的批评理念,或者就是批评观,认为“好的批评应该内涵三维空间:过去的、现在的、和未来的,这是一种批评的‘共时性原则’,没有这个原则,批评就会变得浅薄、轻飘,批评就无法完成其遴选与建构的使命。”(《什么是好的批评?》)周明全在短短的一两年内写出并发表了二十多万字的批评文章,没有对文学内在的生命激情,没有更为长期的阅读与思考,不可能迸发出批评文字的写作高潮。《隐藏的锋芒》这书名似乎正印证了他这些年及此时的状态,这锋芒在这一两年里已经无法隐藏而原形毕露!他既关注名满天下的大作家,也关注默默无闻的初出道者,更为可贵的是他特别关注同时代的文学批评家们,以同时代的同道者身份,对他们作了明晰的相对完整的个案分析,在前辈批评家中,诸多忌讳以及担心拉不开距离容易造成的偏颇,使得很少有人做这样的事。从这些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80后”们有更为开阔的胸怀,他们甚至不避讳评说自己。
金理的《一眼集》在整体面貌上也许更为典型地代表了这批“80后”从事文学批评的现实状态。收在辑一的是六篇记叙、评说前辈学者的文章,有的具有艺术散文的特征。用金理自己的话说是:“这是我对最亲近的师友的观察、理解和感受。”是一组“致敬”的文字。这里有老前辈贾植芳先生,还有他的导师陈思和先生,以及张新颖、郜元宝、周立民等,他在“记人”,更多的是在“论文”,论文时多以突出其学术贡献为主,想来前辈的不足也必在其思考范围之内,文中未呈现而已,如此深入的思考是不可能不发现前辈的不足的。这让我想起了创作界的“80后”,他们在十来年前刚出道时,以青春写作的面目横扫文坛,以否定前辈作家为荣,以何等的目中无人而吸引了读者。批评界的“80后”出道则全然是另一番景象,他们接轨传统,尊重前辈,低调务实。这是两种不同思维方式、两种情感表达方式不同而显示的特征。辑二则是对现代文学名篇名家研习的心得,在现、当代文学学科已经贯通的今天,一个从事文学批评的批评家若不对现代文学部分有更深入一些的理解,是难以做好当代批评的。辑三方为当代文学批评,辑四、辑五则是文学史、思潮与现象的探索。从《一眼集》里管中窥豹,我们可以约略看到金理这一代批评家这些年读书与思考的轨迹,他们登场之时已经具备了相当深厚的学养积累。《“80后”批评家文丛》所收八位批评家,绝大多数完成了博士学业。
这一学历背景也给《“80后”批评家文丛》带来了明显的特征,丛书以论文集为主,也有学术专著,其中置身于创作现场的当代文学批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当然也占了很重的分量,具有突出特征的却是更具学术性研究性质的评论文章。从这些文章中可以看出这批年轻的批评家们开阔的理论视野,以及他们打通经典的努力。黄平的《贾平凹小说论稿》就是一部学术专著,这是他的博士论文的修订版。他也关注当下的创作,写过关于当下创作的批评文章。黄平愿意把自己的博士论文交给这套丛书,交给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可见他对这对套丛书的看重。我始终认为,一个置身身于当下创作的批评家,如果没有对中国以至世界一流作家进行过有深度的研究,有超越于别人的理解,很难在自己的内心建立起批评的座标系,他的价值判断有可能经常处于漂移状态,这是不可能做好当下的文学批评的。黄平对贾平凹的研究,有自己的许多新见,这是做好文学批评的必须。
这套文丛的批评家们在他们更具学术研究性质的文章中,有一些“重读”作家作品的文章,刘涛此次列入这套丛书的《通三统——一种文学史的实验》近一半的文章是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重点作家的研究与重读,而且他所选择的皆为文学史上必须占据相当重要位置的作家作品,从鲁迅到苏童,近二十位作家的作品经过了刘涛的“重读”,从文学史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新见,如认为鲁迅《狂人日记》中有三个狂人,以往的评论“选择了狂人的一个层面,取缔了狂人的其他两层面”,“消弭了狂人的哲人之光,让狂人成为狂热之人,成为宣传家”,将鲁迅置于思想史中,对这部经典读出了富有启发的新意。他对王小波的重读,则认为王小波是个“被制造出来的偶像”。还有徐刚对“十七年文学”的一系列评论都具有重读的性质,他对张洁《沉重的翅膀》、莫言《天堂蒜薹之歌》的也在重读;何同彬对鲁迅、艾青、北岛等作品的重读,展现了新一代评论家们在新的价值体系观照下对既往作家作品、文学现象新的认知,这也是当他们置身于当前创作环境中进行批评时必须具备的历史眼光。傅逸尘的《叙事的嬗变》是一部专题论文集,专论新时期军旅小说,“重读”的色彩也较为明显。当代文学中军旅文学份量不轻,可是来自军队的评论却相对薄弱,部队的评论家较少。傅逸尘来自军队,给“80后”批评家带来了别样的色彩。正是这些富有新意的“重读”,才真正让我们感到新的一代批评家成长起来了,他们群体性地与过去的评论拉开了距离,形成了自己一代人的色彩。
八位年轻的批评家大多完成博士学业后,从业于高等院校,这一经历和所处位置也决定了他们所写文章的特征,即很难做一个纯粹的文学批评家,而在“批评”与“研究”之间游走。固然,写作更具学术性质的研究文章是提升理论视野和学术品格,具备历史眼光的必须,这是成为一个好的文学批评家的前提,但文学批评有自身的学术运行规则,文体呈现方式,有置身于文学创作现场的特殊要求,文学批评家也有自己的读者期待,总之,文学批评有自己的独立价值。置身于高校的批评家们却很难追求文学批评的独立价值,他们必须与高校的评价体系相吻合,学院体系的“课题”要求、科学研究规范与文学批评的某些本质属性是不相吻合的。这种“游走”于批评与研究之间的现象,使他们的批评文字也处于模糊状态,而当前的文学创作界,多么需要李健吾那样纯粹的文学批评家,作家与读者又是多么需要《咀华集》那样的文学批评文字!
也许,在学院以外的作协、文联、出版社等文化机构能成长起置身于文学现场的纯粹的文学批评家,八位批评家中也有周明全这位供职于出版社的批评家。期待更多的纯粹的文学批评家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