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那会儿易中天躲我的镜头(组图)

(2007-05-08 13:46:59)
    古人说得好,无独有偶。午餐时我翻阅今天的《都市快报》,看到文娱新闻版有转载《南方都市报》的一条简讯,标题是《易中天,一年挣了2000万?》,根据是上海文艺出版社一位负责人透露,去年下半年他们为《品三国》(上)支付了800万稿费,今年预计要为《品三国》(下)再支付800万,等等。回到电脑前,无意中打开一个文件,忽然看到2004年6月在宁波拍的四张照片,那是〈新周刊〉和宁波市文化局合作举办的一个论坛,为宁波外滩开张制造舆论。

    那时候国内最红的人文学者是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顾晓鸣,他因为为IBM公司做形象代言人广为人知,我则因为头一年出版了〈数字和玫瑰〉和周游世界被〈新周刊〉推举为年度新锐人物“飘一代”代言人候选(本人的头像曾挂在新浪网一个月余,最后与孙燕姿一样输给了周杰伦)被邀请。我对自己落选并不介意,可是对IBM公司来说就遗憾了,他们没有选择易中天而选择顾晓鸣显然缺乏眼光和远见,大概他们认为复旦大学比厦门大学更有名,上海也比厦门更有影响力。怪不得,两年以后,IBM公司的全球PC业务就被联想集团收购了。

    论坛的形式是两位佳宾一组上台,接受凤凰名嘴胡一虎提问。我记得,本人曾两次被点名上台,一次是和朱大可,另一位搭档则忘了,完全可能是易中天。哈哈,仔细辨认,博主不经意拍摄的照片中也惟独遗漏下当今书界的大红人。虽然博主不记得在宁波的那两天和易教授说过什么话,但印象里他是个朴实、厚道、容易接近的人。

那会儿易中天躲我的镜头(组图)

凤凰名嘴胡一虎(左)主持论坛,右边戴眼镜的复旦历史系教授顾晓鸣,他右边藏在摄像师后面、只露出两条裤腿的便是易中天。

那会儿易中天躲我的镜头(组图)

穿花格衬衫的博主与〈三联生活周刊〉执行主编苗炜(左)、同济大学教授朱大可(右),最右边是宁波市文化局长。

那会儿易中天躲我的镜头(组图)

宁波外滩的设计总监马清运在讲话

那会儿易中天躲我的镜头(组图)

(自左至右)〈新周刊〉主编封新成、社长孙冕、环境艺术家(米丘).

 

附:从网上翻得的旧新闻

 

“外滩和它倡导的生活”论坛举行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6月25日 7:15
    宁波日报讯(通讯员马良)由《新周刊》发起的“外滩和它倡导的生活”主题论坛,近日在宁波老外滩一座古雅的中式茶楼内举行。城市文化学者顾晓鸣、易中天、朱大可,建筑设计师马清运,环境艺术家米丘,以及诗人、数学家兼旅行家蔡天新等数十位颇具影响力的文化名人和城市文化研究专家出席,论坛由凤凰卫视胡一虎主持。
    与会专家围绕“外滩和它倡导的生活”这一中心论题,从“发现外滩、解构外滩、设计外滩”三大方面,对“城市生活方式的演变”、“消费主义、时尚工业与城市生活”等八大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作为宁波外滩改造项目的设计总监、马达思班建筑师事务所合伙人的马清运既为自己的设计成为现实而感到欣慰,同时也在接受着每一位到访者对该项目整体形态的评判。对马清运来说,宁波外滩的规划及设计工作从一开始就是一个矛盾体———历史风貌区的保护、建筑表现手法的创新、商业形态的选择……设计师在努力为这个城市的文化寻找一种新的建筑载体和解读方式。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顾晓鸣认为,此类项目的关键并不在于建多少房子,或是房子建成什么样,更重要的是为这里书写故事,从而让人们获得一种宝贵的记忆和体验。
    论坛上,专家学者们的另一个共识是:“外滩”所代表的“西化、品质、格调、细节”的生活方式正在中国的许多城市蔓延,可这种现象的背后却反映了年轻人对本土文化认知的茫然。虽然我们的城市无法回避外来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影响,但一种追溯文化根源的态度是应该被大力倡导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