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g114.pp.sohu.com/images/blog/2007/3/8/9/2/111c5dbe168.jpg
我的午餐。自拍于加利福尼亚圣迭戈
关于于丹的火暴和图书销量直线上升之类的新闻向来与我
无关,因为她不是近年来涌现的第一个学术明星了,虽然可能
因此减少本人的经济收入。(咱的两本新书《南方的博尔赫斯》
和《与伊丽莎白同行》适才上市,而购书人的款项总和有可能
是恒定的。)近日有十博士联合抵制并发表宣言,于丹才引起
我的注意,其目的主要也是想看看这十位来自不同高校的签名
人中有没有我任教的浙江大学。果然空缺,浙大不仅远离京城,
且向来在人文领域不爱领风骚。同时,这也让我冷静下来思考,
于丹为何火暴?更确切地说,于丹的图书为何火暴?
坦率地承认,我没读过于丹的书,如同各位行家所分析的,
关键的因素是CCTV 10的《百家讲坛》火暴,可我还是没看过
她的节目。但央视另一个节目却更为人所知,那就是CCTV 3的
“同一首歌”,这个节目我不仅在电视里看到过,且亲身参加
过一次,那是在绍兴某县,某家企业为了庆祝生日,就把这个
剧组邀请来了。友人做东,我乘机驱车去那里优游了一番。很
快,我便发现“同一首歌”成功的商业奥妙,原来是那些萤火
棍在作崇,数万名听众坐在塑料椅子上,手持闪烁的灯火左右
晃动,陶醉于其中。
可以想象,如果把这个节目搬到另外一个国度,它都不会
成功,因为但凡流行乐的大型音乐会听众没有椅子可坐,人们
更喜欢站着那里手舞足蹈,这也是摇滚乐时代以来的必然。可
是中国人天性里有一种害羞的成分,似乎不到老年是不好意思
在大庭广众面前跳舞,因此虽然有崔健那样的先驱,喜爱摇滚
的人始终占不了多数,这注定“同一首歌”节目的持续火暴。
同样,我也发现麦当劳、肯德基里经常人头蹿动,其受欢迎程
度远超过发明这些快餐的美国。究其原因,我想也非常简单,
那就是孩子们享受自己点菜和购买的乐趣,而中国菜的复杂性
让他们不知所措,每家菜馆又都不一样。即便家长们,偶尔陪
孩子吃一顿,也难得享受一份安逸,让他们自己乐去。
至于于丹,她的书为何火暴不用我多言,孔子和庄子是大
名人,于丹既在CCTV露面,自然也是名人,名人和名人搭在一
起(又是男女搭配,她自然比几位前任更火),其中一个又是
在电视上或书店里亲眼见到的,自然会引起读者的购买欲望,
这也许是亚里士多德摹仿说的最好印证。当然,于丹的稿酬和
出版商的所获只是麦当劳的美国老板利润的一个零头而已。我
只是遗憾,国人把(并不富裕的)业余时间和想象力的一大部
分全用在这方面了。最后我想说一点,学术明星本身并没有什
么不好,17世纪的德国人莱布尼兹也是学术明星,曾同时被欧
洲五个皇室雇佣,但他本人却是“一个千古绝伦的大智者”
(罗素语),一名全才的大科学家、哲学家、外交家和社会活
动家,他的出现给大器晚成的德意志民族以智力上的自信。
前一篇:欧洲⑤ 马耳他:骑士和浪子
后一篇:读诗日2:红色手推车(多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