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孩子:挑战》第一批书评集

(2015-02-02 17:33:12)
标签:

杂谈


年妈
这本德雷克斯的经典,在美国,估计是做父母的必读书,因为好几次国际学校的二手书特卖会都能发现这本书二手书的身影,曾经送了一本给某妈,读完了没?检查作业啦!
《孩子:挑战》终于揭开面纱,走入大家的家庭啦。我的诚恳建议是,这是个和爸爸共读书的好机会,如果说爸爸们过去觉得《正面管教》是祖母们写的书,逻辑性和思路不搭而不读,这本就没的挑了,德雷克斯的严谨、逻辑性和缜密中的丰富有趣案例,绝对会让爸爸们爱上它!
http://ww2/large/4c23fcb8jw1eov51mjipij20dw0990sw.jpg

晗妈这是一本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的书,一本好读但信息量很大的一本书,一本继《斯波克育儿经》之后我非常认真读的书,每读一句都不想进行下句,珍惜每一句。每一句都让我有好多话想说的书,好高兴好庆幸它就这么在我手里……

张碧英:半夜失眠,爬起来看书,终于在窗外微微发白的时候读完了整本,郑重地推荐给身边的孩儿爹孩儿妈。我很欣赏作者的写作态度,不摆谱,不起范儿,不把一堆大道理扔给读者让读者自己去理解和消化,他在写作风格上带给我的感觉正如他在亲子关系的问题上给父母的建议:温柔而坚定。虽然是本心理学背景的书,但几乎看不到任何的专业术语。阅读的过程中,我不时的会在心里发出感叹:这本书怎么可以这么全面,它几乎包括了我们和孩子相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剧透结束,感兴趣的赶紧去下单吧![偷笑]


王青:之前知道三川要出版德雷克斯的著作《孩子:挑战》,就赶紧把这个好消息分享给学习正面管教的家长了,大家一直在盼着出版,还要把此书放到读书会研读。现在终于来啦[太阳][拥抱]
书中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正是基于著名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的生活哲学理念及人类生活观。他既不建议家长纵容孩子,也不建议家长严惩孩子,家长要学习的是如何成为孩子的合作者,有方法了解他们,有能力引导他们,不让他们成了没人管的“野孩子”,也不让他们在家里感到压抑和窒息。《孩子:挑战》是一面镜子,帮助父母们一步步跳脱出来反观自己的育儿方式。

王倩:印象深刻的三个心得:教育的最高境界势必会关乎哲学命题(三川玲老师)。再好的教育理念都需要我们自己活出那个样子(安燕玲老师)。一本好书的作用,不是叫我们拿来当作衡量家人、教训家人的武器,而是教我们学会爱,懂得宽容与感恩(甄颖老师)。

《父母世界》主编朱正欧:下午参加《孩子:挑战》的新书发布活动,挺让人惊喜的一本书,从专业背景(现场征询了月眉老师意见)到整本书三十八章内容的安排,应该可以当作亲子关系和家庭教育的必修教材。说惊喜,还因为它该算是教养类书籍里颜值很高的一本了。三川说,她在策划这本书的时候希望,它要够好(精装)、够份量(橙色封口)、拿起来够舒适(没腰封没护封小开本)、爸爸能拿在公众场所看(外观不婆妈不腻歪)。这些想法确实不错,而且都实现了。



张燕:我们在外面吃饭呢,娃爹就捧上这本书看起来了,虽然书脊处被娃爹又提咖啡(因不让带杯装饮料提进去保管好又提出来了)又提书又抱娃回来路上不小心浸染了点咖啡,他还小心的心疼的擦擦,哈哈。娃爹去之前很抵触的,抵触我对育儿的各种学习,包括以前要求他去小巫的讲座,讲座卡着时间匆忙讲完就签售书给他留下的印象很不好。今天他完全由抵触变成一种对你们的微笑和赞同!然后积极主动的捧着书看,真不容易呀!并且说翻译的文字很好,不是一种生硬的完全读外国人书的翻译。娃在拼起来的椅子睡觉,娃爹吃完饭站在那看書,他坐了几个小时腰疼。谢谢参加了您这场活动。  


留英教育学者周岚:终于有中文版了,最早是好友在我万分焦虑俩娃的时候送了我一本,这是本直观易懂的书,实用性可操作性很强,好东西推荐大家都看看。

黄晓琳:阿德勒和德雷克斯是《正面管教》的心理学鼻祖,德雷克斯的《孩子:挑战》也已有50多年的历史,它的中文版现在终于要揭开面纱,走进更多家庭,期待已久,推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