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三川玲
三川玲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770
  • 关注人气:2,41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妈妈开小会之“我家这样学外语!”

(2013-08-17 07:35:08)
标签:

教育

外语

学习

育儿

快乐

 

“几岁学外语”发布之后,两天收到500多条反馈信息;大家的参与热情之高,态度之真诚,内容之珍贵,令人感动和惊叹;我想,不如咱们就召集妈妈们开个小会,大家畅所欲言,分享经验和感受吧!

 http://s9/mw690/4c23fcb8tx6BURZwoIMe8&690

 这是童书出版妈妈三川玲的互动分享。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加入童书妈妈!

 

这几天,分享了《几岁学英语》的内容,没想到,大家对这些话题有那么多的共鸣——也提供了很多好的思路,推荐了很多好的图书,分享了自己亲身的经历,以及各种学习的方法

 

我查看了下,有500多条的信息!这里面,有的,我能详细解答,有的,则只能简要回复……但是,我真的是非常开心,有这么多热心于教育的爱心家长,我也很享受这种“累并快乐着”的状态。

 

特别是,还有的家长,根据自己的思考、经历,提出了不同的意见。这是我最想看到的,我不想这里变成我一个人的地方,而应该是各位家长、朋友的交流平台

 

所以,我会邀请新加坡的瑞琪妈妈小艺术家工作室的侯伟来和大家分享。以后,还会有更多领域内的朋友,来自世界各地的家长,和大家做更多的交流。

 

这里的每一篇文章,都是原创,都是为这里的家长撰写的,我都会亲自写选题要求、对文章进行编辑;在这里,也欢迎有自己见解、经历、体验的家长朋友,跟我联系,可以发到我的邮箱:sanchuanling@gmail.com

 

好了,说到咱们的“妈妈开小会”了(用“妈妈开小会”是否会得罪很多的“奶爸”,呵呵,或者,你们贡献些主意,建议下名字?),我想,对于大家比较集中的、感兴趣的话题,我来根据大家的反馈,综合编辑出来,供大家分享。

 

期望每个家长都能从别人的经验教训,心得体会中学到有用的东西,少走弯路

 

———————————————————

http://mmsns.qpic.cn/mmsns/5F0bd3z6E5rOKHJHyNhicE6jYlCRUnnibQ2UKTY5dtjFnsW1Ht5hXA6Q/0

 

童书妈妈:首先,聊下外语学习的“早和晚”的话题孩子到底什么时候学好呢?我们听听ppdmm的经历:

 

我的观点还是要尽早学习,形成英文思维,事实上这一点在我女儿身上效果非常明显。面试时,美国面试官告诉她,她是面试官这么多年招生中见到的英文最棒的中国孩子

 

童书妈妈:关于这一点,小老鼠阿佛也有话说

 

童书妈妈,谢谢你关于学英语的分享!我家宝宝两岁半,我也常常想让他从小学英语却不得法。特别想趁孩子的语言敏感期让他“轻松”学英语,有一种“错过不再来”的紧张。

 

正巧,最近我在看《不能错过的语言启蒙》,不知道你有没有看过哦,我觉得很棒。你提到的情况书里也有深入分析。

 

另外,我不赞成你所说的“从小学两门语言影响思维深度”的说法,人类的大脑很复杂,就你提到的事例根本无法证明,因为他们首先都没有从小学两门语言。

童书妈妈:让我们来听听专业人士,是如何看待的,穆宏:

 


关于学外语,我有几点看法:

 

一是语言的学习是唯一不受年龄和文化水平限制的学科,任何人都可以学;

 

二是外语学习的水平最终受智力和文化水平的制约,所谓三岁的孩子也掌握外语,但只能到三岁的智力和文化水平,绝不可能超越;

 

三是,对孩子来说,持续的外语环境最理想,但是如果无法提供,也不必紧张和遗憾,任何时候开始,只要有正确的方法和足够的时间投入,都能掌握外语,这都是有理论支持的。

 

最后为了证明我有资格指手划脚,我得说我是外语系毕业的,曾经做过八年专业翻译,对外语学习有一点点心得。

 

 

童书妈妈:恩,早学,还是晚学,每个家长都有自己的观点。我想,只要孩子学习的过程,是接受的、开心的、不抗拒的,具体的时间,根据每个孩子情况来定吧。乖妈也分享了她自己宝宝学习英语的经历:

 

女儿也是6岁了,因为之前在一些育儿书上看到12岁以前学习外语是最好时期,因此给女儿报了新东方英语。在学习过程中,她的确很有兴趣,我也仅仅是想让她接触一下,并没有学习要求。

 

这次出国旅行中,她很自豪的事就是告诉了我厨房的单词。想必再学习英语的时候会更用心。哈哈?因为她想去更多的地方!

 

童书妈妈:大家其实都很希望孩子有一个学习外语的环境,看看chelly 庆怡自己的感想:

 

学外语关键是环境!我们家小金去年三岁回韩国住了半年,就完全掌握了韩语。但是汉语也全忘了

 

今年回国,我们从头和他说汉语,因为有了环境,所以三个月后汉语也全部捡起来,同时韩语也没忘记,现在两种语言都可以。和爸爸自然说韩语,妈妈自然讲汉语,像个小开关那么自如,好好玩。

 

给孩子一个环境,我觉得是最有效果的,也是学习到最道地的语言。

 

童书妈妈:孩子学习,心态很重要,妍妍妈说,她有一个快乐、平和的心态:

 

我家小盆友两岁多,平时就听听英文歌什么的,不准备报什么班专门学习。可能是我脑子里一直有个观点,孩子主要是玩,要快乐,在玩的时候尽量提供条件,让她在玩中学习

 

长袜子田田,则表达了她对侯伟的认可:

 

非常认同侯伟的观点。其实,无论是语言学习还是艺术学习,学习的前提都该是孩子要么觉得好玩、要么觉得有用,而不是为了完成学习任务。

 

无论是学习语言还是学习艺术,都不该仅仅是掌握技术。触摸到其背后的广阔世界,并由此为自己打开新世界才是关键。

 

 http://mmsns.qpic.cn/mmsns/5F0bd3z6E5rOKHJHyNhicE6jYlCRUnnibQkiaaJSgFlqkA4D1N0yHlXXg/0

童书妈妈:还有很多家长分享了学习方法的书,应该很多朋友会感兴趣,谢谢官懿衡:

 

《磨出孩子的英文耳朵》里作者推荐通过阅读帮助孩子提高英文能力。挺有收获。尤其有音频的绘本故事更棒了,很好。

 

另外,学英文就像中文一样,歌曲,小儿歌,游戏,绘本,电影,都很好,就是家长要花时间花心思找一些资料。也可以找一些好的教材。

 

童书妈妈上海祯妈检验了很多书籍,供大家参考:

 

绘本的话,可以按汪培珽的英文书单买,从0级开始;《英文绘本创意教学》里,则有很多互动的小游戏;还有美国学乐集团的书,像大红狗系列,等等。

 

还推荐一套《跟小小孩说英文》,里面按照衣食住行等方面给出了很多场景,还是很有趣味的。

 

童书妈妈:那么,关于怎么听,上海祯妈有她的经验:

 

可以让孩子学习泛听和精听

 

泛听的内容可以多样,比如英文经典莎士比亚,BBC(http://www.bbc.co.uk/podcasts/series/cr这里有给小朋友的频道),儿歌等,尽量找母语为英语人录制的原版音频。目的是让小朋友熟悉并且接受这种语言,同时也能习惯各种口音

 

精听则主要是孩子看过的绘本、视频的配套音频,小朋友在听到自己熟悉的句子会格外留心。反复听这些句子,孩子会记住进而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童书妈妈:另外,官懿衡还分享了一个特别的、成功的案例,方法很独特哦,很有借鉴价值哦!

 

我见过我认为最成功双语教育的孩子,到幼儿园大班除了不会写,听说读交流完全没有问题。而且孩子学的很轻松很开心。他们的方法是这样的:

 

1、从孩子3岁左右在家里请了一位英文老师。孩子也上幼儿园,放学后生活各方面都由英文老师陪孩子玩。

2英文老师不会说中文

3、父母虽然很忙,但很花心思。这位老师是经过较长时间,从20多位里选出来的。综合考虑语音,性格,是否喜欢孩子等各个方面,签了三年合同

4、中班起也教孩子上课,有教材自然拼读法

5、他们家也非常重视中文学习,中英双语基本同步,孩子中英阅读能力很强。而且非常有兴趣。

6、最后的结果也证明他们的选择是对的,老师非常好。

http://mmsns.qpic.cn/mmsns/5F0bd3z6E5rOKHJHyNhicE6jYlCRUnnibQToMogAsQvRIXTNBNKwVqlA/0

 

童书妈妈:如果自己在家里教呢,有什么诀窍呢,上海祯妈

 

家长要提前做功课,讲的时候连比划带表演最好,尽量让小朋友有兴趣并且能理解内容。

 

这里有一点要注意,不要翻译!不要拿着一个苹果教宝宝“苹果苹果apple”。这就容易形成chinglish中式英文。只要小朋友没反对,亲子阅读就只用英文,不要翻译。

 

童书妈妈:然后,由陈陈Anny来总结总结,大家听一听她的感想:

 

这期关于学外语和画画,是最震撼我的一期,童年只有一次,没有重来的机会。

 

我希望在遵循孩子天性的前提下,让孩子快乐地接触各种音乐,乐器,绘画,舞蹈,外语等等才艺,希望我的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开花。

 

如我这般贪心的父母应该是比比皆是,但是一不小心我们就会落入浮躁功利的泥潭,会茫然得无所适从,所以很需要这类专业的文章对我们进行指引。

 

分享癖的丸妈,让这些不同主题的分享再来得更多更具体些吧

 

童书妈妈:最后呢,童书妈妈我还是要表示感谢:有这么多的家长奉献了那么多的想法、经历、感悟,这些都是无比珍贵的信息

 

再次感谢大家参加“妈妈开小会”,我也承诺,会真诚地带给大家更多的话题和更好的内容!

 

大家周末愉快!

 

感谢封面和插图,是才华横溢的淡然才女杜芳的作品。这是她为一个还未出版绘本所创作的。杜芳或将成为中国特别有风格、特别有个性、特别有成就的一个插画师。在她成长过程中,请大家多多支持她吧!

------------------------------------------------------------

(本公众号所有文章,皆是原创,如需转载,务必与我联系。没有取得授权而刊登的任何媒体,我们将追求其法律责任。)

 

  如果上述文章让你觉得具有价值,请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叫朋友也来看。

  请关注童书出版妈妈三川玲 :百万级图书出版人,6岁女孩妈妈,分享癖。每月过眼近50本教育书、100本童书。在此分享触动内心的儿童教育新知。微信号tongshuchubanmama。请各位朋友添加,决不出现口水段子和伪心灵鸡汤。


http://mmsns.qpic.cn/mmsns/5F0bd3z6E5p894sian08KLaKnzMg93PaBNMdGaxLQ0kNgrmr4icnn6Eg/0

  如何关注我?

  1、点击右上角——查看公众账号——加关注

  2、扫描二维码

  3、微信通讯录——点右上角带加号的小人——查找微信公众号——输入tongshuchubanmama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