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5/middle/4c23f7b9hc6e3fca7c664&690
(此图来自淘宝网)
享有一把躺椅,是我多年来的的夙愿,可是每每都阴差阳错未能实现。前几天和女儿到宜家家居闲逛,看到一把躺椅十分适意,女儿见我坐在那里恋恋不舍不愿离去,像见到久别重逢的亲友一样,就极力鼓动我把它买回家,我思虑良久,最终还是放弃了。
不肯轻易地请它回家,是怕慢待了它,更怕屈就了它。我觉得
躺椅一定要放在适合它的地方才能物尽其用,若随意摆放在客厅或者卧室恐怕不能发挥其独特的效用。我曾经多次设想过,有一间安静的书房,书房里阳光充足,临窗的那面墙边就放一把舒适、柔软的躺椅,且不论其材质,或藤条或皮质或布艺,颜色切不可太艳丽也不宜太深重,只需淡雅清新即可。闲暇时,就可以懒散地在躺椅上度过一段自在惬意的时光,读书是躺椅与我最适宜的地方,既不想躺在床上昏昏欲睡,又不想在写字台前正襟危坐,在躺椅上读书,边读还可以边摇动着胡思乱想,神思飞扬的时刻,恰好有夕阳在窗外挥手告别,光的迷离、暗淡又恰好契合了书中某一情节的意境,此刻的我会怎样的满足而叹息呢?我的躺椅一定要这样才会像我一样欣慰而高兴的。
希望过舒适的生活,并不是什么过错吧?这应该是人之常情。可是对一把躺椅的狂想使我对一所大房子充满了期待。这很像是喜欢了一个纽扣,就要买一件衣服一样,有些离谱,用我们东北话说就是“太不着调”。人对物质方面的需求,没有穷尽的,有了这个,又想要那个,家里总是有许多扔了可惜、留着没用的鸡肋物品,越来越多的积累在家中,成了负担。
为物所累,是现在人紧张忙碌的根源,每日的奔波劳碌无非是为了满足越来越多的物质需求。很少有人去想值不值得。有这样一个“晒太阳”的故事:“一个人,躺在海边沙滩上晒太阳。另一个人,急着要下海打鱼,匆忙中与躺着的人相遇。前者问:你那么急干啥?答:去驾船打鱼。又问:打那么多鱼干啥?答:拿去卖,赚钱。再问:赚那么多钱干啥?答:去买更大的船,打更多的鱼,赚更多的钱。还问:然后呢?答:然后,老了,我躺在沙滩上晒太阳。走吧,跟我一起去打鱼。答:不去!我这不是已经躺在沙滩上晒太阳了吗?”初读这个故事,觉得躺着晒太阳的那个人很有意思,有些高深莫测,似乎他的生活态度很有禅机。仔细一想,不对呀,他不去打鱼,不劳动,他吃什么?穿什么?总不能天天只晒太阳啊。我想啊,这俩人都有点走极端,鱼还是要打嘀,只不过不能一味地只想着打鱼、赚钱,而忘了晒太阳。钱赚的差不多够吃够喝就行了,更何况打鱼太多,也不利于生态平衡,还是给子孙后代留点吧。
于是我把买躺椅的想法暂且收藏起来,等有朝一日我搬进大房子的时候再去迎娶它。我虽然不会为了它去拼命赚钱而放弃了自由自在地享受生活,但是也不会轻易地放弃这个梦想,置它于不顾的。不是说有梦想就会有期待吗?只要机缘成熟,我还是想要一把躺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