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23新课标II卷语文试题分析暨2024年高考备考策略

(2023-08-25 08:44:37)
标签:

教育

分类: 培养任务

 

2023新课标II卷语文试题分析暨24届备考策略

                                       葛满玲     2023年8月25

   

一、2023高考语文新课标II卷试题分析

 (一)试卷结构

本试卷满分150分,由现代微阅读(35分)、古诗文阅读(35分)、语言文字运用(20分)和作文(60分)四个部分组成。其中客观题有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主观题13小题,共120分。

(二)试卷结构细目一览表

试卷类别

试卷题型

文体种类体裁

小题分

设问内容

主客观题

考查知识与技能

   2023年新高考II卷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社科类双篇文本阅读(摘自习近平《谈谈调查研究》和费孝通《亦谈社会调查》)

1题3分

相关内容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

客观

 对文中信息的筛选和整合。能力层级为B级。

 

2题3分

 根据材料二内容,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客观

整合材料二的内容信息,精准判断,能力层级为B级。

 

3题3分

  对材料一、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客观

 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考查对核心观点的把握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4题4分

 材料二最后两段使用“敲诈”“斗智”“拷问”等词语,简析其作用

主观

考查分析文中重要词语的表达效果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5题6分

 材料一、二都谈到了调查研究中的“客观”,二者的侧重点有何不同

主观

 考查理解文本内容,探究文本中某些问题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文学作品

《社戏》(节选)

 沈从文小说

6题3分

文本相关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客观

考查理解文章内容,比较思考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7题3分

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

客观

考查分析文本艺术特色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

8题4分

 本社是如何描写社戏仪式感的?结合文本简要说明。

主观

考查筛选并整合文章信息、分析概括文本内容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

9题6分

 文中多处使用“依照往年惯例”“照习惯”“照例”等,含有哪些意味?结合文章谈自己的理解

 

 考查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体会作者表达的观点和情感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双文本阅读

(分别节选自《百战奇略》和《唐太宗李卫公问对》)

10题3分

文本一波浪线断句,限制不超过三处《左传》

客观

考查文言文断句停顿能力。 能力层级为B级。

11题3分

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客观

考查“平易”“金”“片善”及“果”等词语含义,能力层级为B级

12题3分

有关内容概述不正确的项

客观

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13题8分

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主观

文言文翻译能力,重点考查“却”“仆”“缓辔”“奇”“意”“斯”“相变之法”词语,能力层级为B级

14题3分

  材料二中李靖认为淝水之战苻坚失败的原因

主观

考查筛选、整合文本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林逋《湖上晚归》

15题3分

理解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客观

 考查理解作品内容,分析鉴赏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

 

16题6分

  简要分析“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这一观点在本诗中是如何得到印证的

主观

 考查诗歌的表达技巧及评价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题6分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五代史伶官传序》《临安春雨初霁》以及描写江边壮阔之景的诗文名句

主观

 考查默写古代诗文中常见名篇名句的能力。能力层级为A级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2小题,7分)

18题2分

 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主观

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

19题5分

文中画波浪线部分,写成“正优雅地跳舞、踱步、鸣叫、顾盼、寻觅”,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主观

 考查鉴赏语言表达效果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

(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3小题,13分)

20题3分

  选出和“耳机一戴,谁也不爱”中“谁”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客观

 考查分析代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一项,能力层级为B级

21题6分

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句不超过10个字

主观

 考查语言的简明、连贯和准确的能力,因文补境,能力层级为C级

22题4分

  修改画波浪线有语病的句子,可以改变语序,增删少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主观

 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本句中出现了成分残缺、语意矛盾、搭配不当的错误。能力层级为E级

四、写作(60分)

 

23题60分

本题材料与语用题材料相关联,“安静一下不被打扰的想法” “青少年在学习、生活中,有时希望有一个自己的空间,放松、沉淀、成长”,阐发自己的认知

主观

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和F级

 

 (三)试卷突出特点

2023年高考语文考试刚一结束,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就在第一时间发布了《2023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试题评析》。《试题评析》明确指出:“试题积极体现《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新理念,主动呼应国家统编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新增内容,增强试题的创新性和开放性,引导一线教学扭转功利化倾向,将功夫下在提高课堂质量、夯实知识基础、培养能力素养上。2023年高考语文试题充分体现了平稳布局、开拓新局,在考教衔接中以考促教的命题思想。”具体到2023届安徽考生采用的新课标II卷试题,呈现以下突出特点。

1.落实“立德树人”,注重教考衔接。

2023年新高考II卷选材贴近现实生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能够敞亮考生的阅读视界,厚植考生的家国情怀和人文情怀。本试卷以“立德树人、服务选才、 引导教学"为核心功能,实现了由考试评价工具到全面育人载体的转变,由“解题"到“解决问题"的转变,由“以纲定考"到“考教衔接”的转变。

本套试卷的材料、试题与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相关联,引导学生重视教材的学习。如现代文阅读I的材料内容“调查研究”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四单元“家乡文化生活”、第五单元“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内容相关联。现代文阅读II为沈从文小说《社戏》(节选),与沈从文在《边城》中描写端午节的盛况一样,都是通过对民俗的铺写描绘富有世外桃源意味的乡土社会。

2.命题“稳中求变”,强调语文实践

本试卷“稳中求变”,使用了新题型。相较于以往试卷,2023年新高考II卷的客观题减少,主观题增多,对知识和技能的考查覆盖面广。语言文字运用部分的成语题和病句题由原来的客观题变为了主观题,难度有所提高。

文言文阅读的两则材料分别选自《百战奇略》和《唐太宗李卫公对问》,前者是对淝水之战的史事及战略的记述,后者是基于史事及战略的评论。文言文断句题要求考生从8个断句点中选择三处,避免单纯利用排除、猜测等技巧作答的可能,有效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作文的命题形式有新变化,是一道读写结合类的作文题,主题从语言文字运用II材料中衍生而来,命题贴切学生生活,与青少年的成长息息相关,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我——作文命题呈现出语文学科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点。不只是作文试题体现了本试卷强调语文实践的特点,第17题名句名篇默写的第(3)题,设置真实生活情境考查对古代名句的应用,答案不是唯一,填入的内容只要符合设定场景即可。

 

二、2024届高考语文备考策略

2023年高考已经过去两个多月,但凡是过往皆为序章,留给一线教师的是思考和借鉴。聚焦核心素养,强化思辨能力考查,在选材上下功夫,在情境上做文章,在教考衔接处花力气——2023年高考语文新课标II试卷呈现出的以上特点,为我们备战2024年高考提供了备考思路。下面,笔者就2024年高考语文复习工作提出以下备考策略。

2023新课标II卷语文试题分析暨2024年高考备考策略 1.认真研读“三新”,探明命题方向。

“三新”背景下,高三语文老师要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高考评价体系》《中国高考报告丛书之高考政策与命题解读》《中国高考报告蓝皮书之高考试题分析》,把握立德树人的大方向和国家大政方针,精选好题,让学生不做无用功;要从国家高考题改革的整体规划和布局入手,分析至少近三年高考试题,研究全国卷的四套语文真题。如果我们只分析2023年新高考II卷,抑或认为2024年的模拟题只按新高考II卷来出题,那绝对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高考试题一直是“稳中求变”,我们要跟上高考出题的步伐。俗话说,独木不成林,高考试题远远不是栽几棵树就能解决问题的;语文老师要“胸中有丘壑”,要着眼整个森林。

2.注重教考衔接,严抓积累与背诵

新课标高考语文试题不仅材料呼应教材,题干设问、答案设计更是注重与教材中的重点内容建立知识连接,增强了和教材的关联度。高三复习特别是一轮复习时一定要重点回扣教材,对教材的复习一定要覆盖全面——不仅要重点复习古诗文,更应该充分挖掘教材每个单元的语文要素,一定要关注单元导语、选文注释、学习提示和单元学习任务。另外,教师要带着学生一起回归教材,严抓背诵与积累,不能有半点懈怠。在强化基础落实、强化书写工整方面拟采取以下措施进行跟踪式督促:其一,定期举办年级书写大赛,将书写工整的优秀学生作品放入橱窗进行展示;其二,向早读课要质量,将月考中出现的默写篇目作为接下来一月的必背篇目,并组10道默写题,于早读课上发给学生,进行背诵专项检测;其三,年级部统一要求,牵头举行默写大赛和古诗文基础知识记忆大赛等。

 

3.精选阅读好题,“共性”“个性”突破

新课标高考阅读理解试题一共有四大板块——信息类文本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文言文阅读和古诗词鉴赏。在进行阅读板块的专题复习时,老师要精选阅读好题,反对机械刷题;拓展文本阅读面,强调读懂文本。不管是哪个阅读板块,“读懂”文本是第一要著。不同文体涉及到“共性”的东西,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架构知识网络,探究解题规律,培养学生的文本语境意识、规范答题步骤的意识、多角度多层面探究问题并解答问题意识、采点得分意识等等。精选阅读好题进行对点训练时,需要老师精心批改,及时查找不足,及时补缺补差。同时,在讲评练的过程中要着力培养学生准确的概括能力、灵活的迁移能力、良好的思维品质和严谨的逻辑思路。不同文体有不同的特点,即所说的“个性”。遇到“个性”重点处,要引导学生去“各个击破”,力争让学生吃透、消化。总之,阅读理解板块的复习,要引导学生练速度、练规范、练准确率。掌握阅读方法,探究命题规律,注重能力培养,引导规范答题,最终夺得阅读板块的高分。

4. 科学作文备考,培养高阶思维

 如何科学进行作文备考?首先,作文备考要有序。针对不同文体、不同题目类型进行序列化复习,,打好写作基础。其次,要深入研读高考阅卷要求和评分细则,掌握阅卷者给高分的规律。另外,要避免思维和模式的僵化,不要死记作文模式、背诵写作套路,要引导学生在不同类型的作文题型训练中提高应对力,永葆创造力。

什么是高阶思维?所谓高阶思维,是指发生在较高认知水平层次上的心智活动或认知能力。在进行写作专题指导时,老师要重点培养学生对比思维、发散思维、批判性思维、辩证思维等具有高阶水平的思维。近几年的高考作文试题加大了对批判性思维和辩证思维能力的考查力度。教师在进行写作指导或作文评讲时,要引导学生从多元、辩证、差异的角度去看问题,要多多引导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为抽象命题找到与现实映衬的具象落点。每一道作文题目都强调“角度自选”,但有竞争力的好角度、巧角度不是考场临时想出来的,而是训练有素并且从长期养成审辩式思维的好习惯中得来的。在作文备考环节,高三语文老师要群策群力、齐心协力做好以下工作:

1)精选高三月考班级优秀作文,统一印发,师生共赏,调动学生写作积极性。一班一篇,收录成集。

2)年级部开展时事热点共享课、时评课,提高学生对于热点素材的掌握度与运用水平。建议各班语文老师在自己的语文课堂上去多多开设积累热点素材课、提升思辨能力的时事评论课,跟踪时事报道,紧跟时代潮流,进而为学生拥有鲜活的写作素材添力。

3)备课组定期或不定期编辑引发“满分作文”类佳作范例,让学生在借鉴美文中悟出章法。比如说,学习满分作文的文体样式,借鉴满分作文的写作素材,学习满分作文的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学习满分作文拟题、点题、开头和结尾的技巧,借鉴满分作文的立意角度和情感趋向……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结语:明确方向变思维,教考结合重积累;真抓落实提素养,探究规律巧迁移;阅读写作两手硬,一路领先夺高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