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财经 |
分类: 资本市场 |
继上次说,上证指数可能跌到2608点之后,最近,不断有朋友问我:底部出现了吗?
8月22日,笔者在知钱俱乐部讲课时说过,抄底应该抄双底,底部是一个时间段而不是一个点,所以,抄底,其实是一件比耐心的事情,匆忙抄底的人,很可能成为下一波杀跌的主力军。
现在是底部吗?我不这么认为,一个底部还没出现呢,何况双底。
附知钱俱乐部讲座摘要
下一个底部和投资机会在哪里
【主持人】请大家就坐,我们今天的讲座马上开始。首先欢迎大家来到知钱俱乐部参加我们今天下午的活动,名字可能生疏,如果说到财经三国大家应该比较熟悉了。
过去一周,机构纷纷上演资金大出逃,两市累计流出资金近千亿元,短短七个交易日,沪指从3400点上方跌至3000点附近,一周跌幅高达6.55%。面对瞬息万变的股市风云,投资者如何抓住最好的底部投资机会实现收益最大化?周斌:笔名“财经三国”,财经专栏作家,现任《21世纪经济报道》财经基金版块主编。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基金周评”嘉宾主持。
2007年3月“首届中国私募基金高峰会”策划主办人。2008年3月撰写《伟大的出货》,提出大小非问题和解决方法并被中国证监会采纳。被誉为“大小非制度第一人”。曾被新浪、和讯等网络媒体广为报道。
2008年11月份,提出《抄底中国》,2009年7月25日,提出《有一种胜利叫撤退》,如果大家按照周老师的说法去做的话,应该可以避免20%的损失了,多次准确预见市场拐点,并且均提前在专栏中发出警示。
2009年8月8日,再次重申,股市调整的底部可能是2600点。
我们下一轮的机会在哪里,有请周老师对下一个底部和投资机会在哪里进行演讲。
周斌:和知钱的朋友进行交流感到非常高兴,感谢各位朋友从外地赶过来,这份情意我紧记在心。把投资作为一种游戏,财经三国是一群人,包括做媒体的,做投资的朋友,做私募基金,公募还有向总等一些投资的人,我们对一些观点进行交流,向总也是我们群里的群员,他建议我把观点放到网上的帖子里面,于是我和向总成为了被告,这样也是有好处的,出名的机会会比较大。
我们先谈从08年以来对市场大的判断,我们在08年大家进行交流之后,有一个一致的看法,大小非问题会成为一个焦点,08年3月份我写了一篇文章叫做《伟大的出货》,专门提及大小非的减持问题,我不知道有多少朋友看过。我当时提出这些观点市场会跌到千点左右,在下跌的过程中,大小非有套现的冲动,但当时证监会不同意这种看法。在4月份的时候,让中登公司出了一个报告,否认大小非在卖,08年6月份的时候证监会承认了这件事情。 08年3月份之后公募基金已经基本上调仓完毕。等到6月份的时候,基本上从3月份到6月份的杀跌,大小非拼命出来造成的。08年6月份的时候,证监会出了一个文件,叫做大小非减持的预批露,2008年3月份的时候我们给过这样的建议,到6月份的时间才采纳。最终造成整个大盘出现了高达70%的跌幅,如果及早的采纳建议,可以挽回很多损失。
08年10月份的时候,在美国我有一个朋友,在美国能源公司理查德华生(音)和美国第一证券的董事长过来,希望可以见到中国一些朋友,我们进行了内部交流,美方人士对我说:“现在美国不行了,都在看中国”。我没有办法理解:美国是世界经济的发动机,为什么看中国?他们说:“美国的债务通过通货膨胀的方式来解决这些问题,一来是通过增强流动性,造成通货膨胀;另一方面是通过国债赖帐的方式。后来金融危机爆发后,伯南克采取的措施比我们预期的措施要好,伯南克采取的措施是注入流动性,没有发生国债赖帐事件。
伯南克是研究1929年大萧条闻名的,当时他得出的结论在1929—1933年是大萧条,胡佛政府想维持财政的平衡,他们不肯用货币扩张的方式来解决危机,最后导致经济危机没有新的资金的注入,新鲜血液的注入,最后造成世界危机。
伯南克得出结论是:在经济危机期间,谁先去采取拯救措施,注入新的资金,促进流动性,采取的措施越快,谁就获得最大的利益。在08年6月份我们呼吁,央行放松货币政策。当时国家统计局做了一个调研,浙江有6万多中小企业倒闭,中国官员们看不到这一点,我们在6月份的时候呼吁,如果他们及早采纳的话,就不会有这么严重的后果。我有一个朋友在银行中小企业信贷部工作,他说如果有一周不上班,就会有几百家的中小企业要倒闭,中小企业需要流动资金循环,如果银行不提供资金链就会断裂,他们的资金链是非常脆弱的。
在错误的政策的情况下,中国出现了很严重的危机。9月份中国政府醒悟过来。当时美国在讨论通过一些经济刺激政策,美国有自己的程序,像国会表决。而中国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直接几个人开会决定,政策可以及时调整,中国可以走出来。伯南克的理论是正确的,在经济危机当中谁先动手,谁就获得主动权。
在9月份看到中国采取行动之后,和美国的朋友交流,其中中国的基本面不错,需求还存在。我们提出一个抄底的概念,我记得08年11、12月份的时候,我写过两篇文章,被骂的很惨。(在21世纪经济报)往往我对的时候是骂的很惨的,很多人捧的时候就是我错的时候。这是一个反向指标,这是有参考价值的。
上个月底,大概是在 7月25日,我是给国内3个基金公司的投资总监打了电话,那天我电话的原因:中石油、中石化是在涨停的趋势,我感到很恐慌,我和朋友交流了一下,想听一听基金的观点,这三个投资总监是我敬佩的人,当然我认为他们不可能不犯错。一个说,没有系统性风险;一个说是现在泡沫刚刚开始;还有一个是没有问题。他们比较惊人的一致,我就认为你这样说,没有看盘,看盘的话感觉会不一样。我相信他们会调整他们的判断,我当时提出来一个观点,有一种胜利叫撤退。
从我们的逻辑来讲,抄底是建立在08年政府货币宽松的政策的基础上,有一个实证研究表明:经济不行的话,如果货币放松,银行放贷的话,流动性比较好,股市会是比较热的。实体经济不好的话谁去投资,都去炒股了,做经营多难,炒股两个涨停板就可以了,银行放贷有一个好处,企业容易获得资金,又是低利率,又是国家提倡的,何乐不为。
回到这种情况来看,我们看到6月份,6月份非常疯狂,放贷量达到1.53万亿,到7月份的时候,我们问了一圈,像光大、民生银行,他们从6月份底,7月初开始卖贷款规模了,他们资本充足率可能低于8%。货币的流动性不足的信号出现了,判断的基础上,市场疯狂的前提下。在财经三国里面,有一个好处是大家会讲身边的事情,说有一个朋友毕业了才几年,别人拿了几百万给他做理财,我认为是07年顶峰要重演,从几个角度看这这些局面之后,我们写文章是比较谨慎的,还是看个人的品牌。建议:逐步撤退,这个事情比较郁闷。星期五写的文章,星期六发的,下周一的时候市场开始暴涨,他们都幸灾乐祸给我打电话,说你空仓了没有。但到两周之后没有给我打电话,我当时想给他们打电话,问空仓了没有。